教你怎样选用护肤品(转载)
2018年07月26日 735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合理使用护肤品不仅能够发挥修复皮肤屏障、缓解炎症等作用,还能减轻皮肤干燥、灼热、瘙痒等症状,减少药物用量、预防皮肤病复发,提高生活质量。[1-2]鉴于国情及化妆品管理政策,为了更好地规范并指导皮肤科临床医师使用化妆品,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皮肤美容事业工作委员会经过长期、充分的酝酿和讨论,就临床使用护肤品达成初步共识。
一、概念
1.我国化妆品的定义:以涂搽、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品。新的法规将牙膏、漱口水等口腔清洁和保健用品也划入了化妆品的范畴。[3]
2.护肤品的概念:按照上述定义,“护肤品”是用于皮肤及其附属器的化妆品,是化妆品中的主要类别。在本文中,下面涉及的各类化妆品统称为护肤品。
3. 医学护肤品:随着化妆品科学的进步、相关技术的发展,化妆品的功效性既是化妆品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最大诉求。故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著名皮肤科教授AlbertKligman将兼有化妆品特点和某些功效的产品,用cosmeceutcal来表示,系化妆品“cosmetic”与药品“pharmaceutical”两个字叠加而成[1-2][4]。国内学者将“cosmeceuticals”翻译为“药妆”、“功能性化妆品”、“活性化妆品”等。我国大多数皮肤科医师将用于临床的产品更多地称为“医学护肤品”。[5-6]尽管理解和翻译有一定的差别,近20年来,一些有功效的护肤品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积累了丰富的循证医学资料。本共识即是建立在众多临床应用基础上,并强调临床用护肤品应该具有以下的特性:[1-2]
1)更高的安全性:尽管化妆品在上市前已经有严格的安全性要求,但临床用的护肤品更强调配方精简,原料严格筛选,不含或尽量少含易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过敏的物质,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刺激性大的表面活性剂等。产品包装更注意防范污染。尽可能对原料、成品等作临床安全性评估。
2) 明确的功效性:依据不同类型皮肤生理特点及皮肤病的发病机制进行研发,其产品成分作用机制明确,经过试验证实,对一些皮肤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3) 临床验证:上市前通过人体试验,验证产品的临床功效和安全性,以保证产品刺激性更小、过敏反应发生率更低等。
二、临床常用护肤品类别
依据产品宣称的功效,可将皮肤科临床使用的护肤品大致归为以下几类:
1.清洁类[6-8]
临床用清洁产品一般选用性质温和的表面活性剂,对皮肤刺激性小。关注产品的理化性状如pH值。添加了如洋甘菊、马齿苋、天然活泉水、保湿因子等,兼有清洁和舒缓作用,可达到缓解皮肤干燥、紧绷等效果。
2.保湿、皮肤屏障修复类
护肤品通过以下多个途径对皮肤发挥保湿、滋润作用:①吸湿剂原料,包括甘油、丁二醇、乳酸钠、尿素等一些小分子物质,能够从环境中吸收水,使角质层由内而外形成水浓度梯度,补充从角质层散发丢失的水分。②封闭剂原料,如脂肪酸、凡士林,芦荟、牛油果油等,能在皮肤表面形成疏水性的薄层油膜,有加固皮肤屏障的作用。③添加与表皮、真皮成分相同或相似的“仿生”原料,补充皮肤天然成分的不足,增强自身保湿,具有修复皮肤屏障的作用,如天然保湿因子;脂质屏障剂,如青刺果油、神经酰胺;生物大分子,如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9-10]
3.舒缓类
含有一定抗炎、抗刺激、抗氧化等作用的成分,如芦荟、马齿苋、洋甘菊、甘草提取物、α-红没药醇等,具有较好的辅助抗炎和抗过敏作用。[7-8][11]
4. 控油、抗粉刺类
添加元素锌、维生素B族、月见草、丹参酮、榆绣线菊、重楼提取物等具有抑制皮脂腺功能,减少油脂分泌的作用;含有低浓度的水杨酸、果酸、视黄醛等具有一定的溶解角栓、粉刺作用等,使油性皮肤得到改善。【12-13】
5.美白祛斑类
添加熊果苷、甘草黄酮、氨甲环酸、维生素C、绿茶、滇山茶提取物等活性美白成分,通过抑制酪氨酸酶等机制,达到美白、祛斑、减少色素沉着的作用。[14-15]
6. 防晒类
添加二氧化钛、二苯甲酮3等防晒剂,通过物理性遮盖、散射光线或化学性吸收紫外线,延缓皮肤光老化,预防光皮肤病的发生。[16]
7.促进创面愈合类
添加芦荟、多肽、氨基酸、透明质酸等成分,促进激光、微创术后创面的愈
合。[11][17]
8. 嫩肤、抗皱类
添加维生素E、绿茶提取物等抗氧化剂,维生素A类似物,或人参、黄芪、灵芝提取物等改善皮肤的新陈代谢,起到嫩肤,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18-20]
9. 遮瑕类
添加不透明的原料如滑石粉、高岭土等矿物粉,起到遮盖瑕疵,美化
肤质的作用。
10.其他
添加抑制汗液分泌和抗菌原料的护肤品可用于改善多汗症、腋臭;添加激活毛囊代谢的成分,达到促进毛发生长的作用。
随着化妆品科学技术的进展,今后将有更多护肤品应用于临床。
三、护肤品可作为辅助性治疗的常见病种
1. 皮肤屏障受损的皮肤病[9-10][21-23]
主要包括:①干燥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湿疹、皮肤瘙痒症等;[i],[ii]②红斑鳞屑性疾病:如银屑病、毛发红糠疹、红皮病等;③面部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玫瑰痤疮)、口周皮炎、慢性剥脱性唇炎等;④角化异常的皮肤病:如鱼鳞病、毛周角化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等;⑤药物导致的皮肤干燥脱屑:如维甲酸、过氧化苯甲酰等;⑥生理性皮肤干燥:主要见于老年人或季节气候变化造成的皮肤干燥。
产品选择:舒缓类清洁剂;保湿、皮肤屏障修复类护肤品。
2. 敏感性皮肤[8][23]
敏感性皮肤可见于①敏感性或不耐受性亚健康皮肤;②劣质化妆品或化妆品使用不当,皮肤屏障破坏;③医源性:激光等微创术后,各种药物治疗造成的皮肤不耐受:如激素依赖性皮炎等。
产品选择:舒缓类清洁剂,舒缓类护肤品、保湿或皮肤屏障修复类护肤。
3. 皮脂溢出性皮肤病[12-13][24-25]
主要包括:痤疮、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玫瑰痤疮)等皮肤病。
产品选择:控油类清洁剂,控油、抗粉刺类化妆品、舒缓类或皮肤屏障修复类。
4,色素性皮肤病[14-15]
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如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黑变病等。产品选择:美白祛斑类护肤品.配合保湿类、舒缓类进行基础护理,外涂防晒霜。
色素减退性皮肤病,如白癜风等。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选用遮瑕类护肤品掩盖皮损。
5. 光皮肤病
包括光敏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慢性光化性皮炎等;红斑狼疮、皮肌炎等;皮肤光老化。
产品选择:防晒剂。使用保湿剂改善皮肤干燥、脱屑的症状。嫩肤类产品用于延缓光老化。[26-28]
6. 激光等微创术后皮肤护理
产品选择:舒缓类清洁剂,舒缓类湿敷面膜、保湿类或皮肤屏障保护类产品进行基础护理。[11][17]促进创面愈合的护肤品加速皮肤修复[29],急性期后使用防晒产品。[30]
7. 其他
对腋臭和多汗症可使用抑臭止汗类护肤品。某些类型的脱发可使用育发类产品。
四、护肤品应用注意事项
1. 皮肤科医生必须了解护肤品,掌握主要功效原料的基本特性、各种剂型的使用方法。[31]熟悉批准文号和产品全成份标识。拒绝使用夸大功效宣传,或证件不齐的假冒伪劣产品;
2.根据皮肤的分类、皮肤病的性质、患者的年龄[32]等具体情况,合理地选用护肤品;
3. 加强科普教育,做好医患沟通,使之了解护肤品的功效和使用方法,提高依从性。
4.了解患者使用产品后的情况,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停用,并作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