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侧索硬化科普资料

2021年01月23日 931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什么叫肌萎缩侧索硬化?

   答: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最为多见和典型的运动神经元病亚型。在美洲国家ALS也是运动神经元病的统称,也叫Lou Gehrig’s病,在中国,民间组织也称作渐冻症

    ALS是一组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常见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肌肉萎缩,随着病程的延长,肌无力和萎缩扩展至躯干和颈部,也可累及面肌和咽喉肌。少数病例肌无力和萎缩可从下肢、躯干或咽喉部开始。受累部位可伴有明显肌束颤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肉跳。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通常不受累。

   本病发病率约每年2-3/10万,患病率约为4/10-6/10万。 ALS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两种类型。散发性以男性多见,男女之比约为1.5-21。中年后起病,多数患者为50-7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5岁,40岁以下发病也有报告,20-30岁发病约占5% 家族性ALS约占5%-10%,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发病率相等,发病年龄相对于散发性较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2、肌萎缩侧索硬化怎么治疗?

   答:肌萎缩侧索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来说尚无办法完全治愈,但多种综合治疗措施能够延长ALS患者的生存时间。

原则上来说:“ALS的诊断和治疗越早越好。治疗手段包括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治疗(如利鲁唑,依达拉奉等),以及缓解疼痛,流涎等一系列症状的对症处理;同时结合其他非药物治疗,如经皮内镜胃造口术、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增加患者活动范围的辅助装置、使用计算机帮助患者交流等等。因此ALS的诊疗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管理和定期的病情评估。

此外,由于目前全球对于ALS的关注程度大大增加,各种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日益增多,其中有些治疗药物已在动物实验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技术日益成熟,虽然这些治疗手段尚未能进入临床应用,但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全世界研究人员的努力,新的、更高效的治疗手段必将涌现。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3、肌电图正常能排除渐冻症吗?

答:不能。

肌电图是发现临床及亚临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有效的检查方法,在渐冻症,也就是运动神经元病目前尚无有效生物学诊断标记物的情况下,电生理检查作为临床查体的延伸,对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典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往往在脑干段、颈段、胸段、腰骶段不同神经节段所支配的肌肉出现进行性失神经支配和慢性神经再生支配现象。

但是,肌电图无上述异常改变不能说明一定不是渐冻症。首先渐冻症的一些亚型如原发性侧索硬化、进行性延髓麻痹等肌电图可不出现上述典型改变,甚至表现为正常。

其次,肌电图检查对于进行操作的肌电图医师的技术水平、经验和细心程度都有较高的要求,检查前要详细了解患者目前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来选择需要做针极肌电图的部位。尤其是胸锁乳突肌和胸椎旁肌等关键部位不能遗漏。所以建议有渐冻症临床症状的患者,如果肌电图结果正常时有必要前往上级医院复查肌电图。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4、怎么排除自己是渐冻症

渐冻症又叫运动神经元病,目前渐冻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与神经电生理检查。排除自己是渐冻症,首先要知道渐冻症的临床表现。其临床上可表现为单侧或者双侧上肢或下肢的肢体受累导致的无力、萎缩和肌肉跳动。咽喉部肌肉受累导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言语含糊,咳嗽无力等,呼吸肌受累导致呼吸费力、缺氧等表现。

肌电图检查常发现脑干、颈、胸、腰骶段多个阶段的广泛慢性进行性神经源性改变。

同时需要体格检查来发现是否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体征。

另外,需要注意要和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如颈椎病、延髓空洞症、多灶性运动神经病、颈段脊髓肿瘤、肯尼迪病等。

综上可以看出,渐冻症的诊断还是比较麻烦的,因此需要非常有经验的神经内科专科医生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再结合肌电图和相关影像学及抽血的结果进行综合的判断分析才能诊断。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需要及时就诊,避免误诊从而延误了最佳的诊治时机。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5、多久可以排除渐冻症

渐冻症多中年发病,高发年龄段为50-75岁,病程2-6年不等。在临床上的表现是四肢肌肉进行性萎缩、无力,晚期会出现呼吸衰竭的症状。这种疾病相对来说预后较差,但该病也分很多亚型,有些亚型的患者的预后还是相对比较好的,比如连枷臂和连枷腿综合征,平均生存期约为75.9-87个月,而经典ALS平均生存期为45.2个月。 渐冻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电生理和相关影像资料,并且是排他性疾病,因此,渐冻症的确实是非常的困难的,需要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排除可以其它疾病解释的LMN/UMN改变的电生理或病理证据。

因此,诊断渐冻症和排除其他相关鉴别诊断的疾病所具体的时间要根据个人的病情来判定,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一般来讲如果2-3年病情仍比较平稳没有进展基本可以排除渐冻症,但最好是到医院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善检查之后,根据检查结果来进行最终的诊断。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6、渐冻症锻炼法

答:渐冻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肌无力、肌萎缩、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等。部分中晚期患者由于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常出现肌肉疼痛、僵硬及局部肿胀的症状。为了预防这些症状的发生,可给予适当的主动或被动的锻炼,以保持肌肉和关节的萎缩和功能退化。但锻炼要找到适合自身的方法,不要让自身出现疲劳感,如果锻炼过度,反而会对肌肉造成进一步伤害,因此建议根据自身状况制定适宜的运动方案。

行走、骑车、游泳及一些替代性锻炼方法如瑜伽、普拉提和太极都是比较适合渐冻症患者的运动方式。但是锻炼计划必须随着疾病的进展而进行调整,需要跟医护团队保持沟通接受指导以保持安全性。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气短、过度的肌肉抽筋、异常的大量出汗,应该停止锻炼活动;

要减少损害风险,需要避免以下情况,如负重锻炼、在极端温度下锻炼;在疲劳或不适状态下锻炼;超过疼痛点或者对抗过大阻力地移动四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7渐冻症会隔代遗传吗?

渐冻症又称运动神经元病或肌萎缩侧索硬化症,90%的渐冻症患者为散发,只有约10%的患者为家族性病例,具有遗传倾向,主要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X连锁遗传等方式。ALS已知的致病基因中绝大部分为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显性遗传模式下由于外显不全的原因,部分家系可出现类似隔代遗传的现象;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理论上会隔代遗传,但由于渐冻症是罕见病,隔代遗传的几率非常小,除非在一些近亲结婚的大家系里面可常见。

另外有一种遗传病叫肯尼迪病,临床表现和渐冻症非常相似,呈X连锁的隐性遗传,常出现隔代遗传的现象,该病患者均为男性,患者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女儿(也叫携带者),携带者的儿子就有可能遗传致病变异而发病。

然而,生物的遗传性状是极其复杂的问题,与遗传学、数量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环境因素等都有直接和间接关系,因此,经典的遗传学只能阐明大致的原理,而不能全面透彻地解释所有遗传现象。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8渐冻症可以治愈吗?

   答:渐冻症就是我们常说的运动神经元病,也叫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进行性加重的致死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于2018年被纳入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制定的《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目前来说,渐冻症仍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尚无该病的根治办法,这是因为其发病机制和进展机制尚不清楚,确诊ALS后大多数患者病程为3年~5年,相当大比例积极治疗的ALS患者病情进展比平均水平慢,20%患者存活超过5年,超过10%的患者存活达10年,5%患者存活达20年。

     目前,临床上,渐冻症患者的药物治疗多以服用利鲁唑片为主,利鲁唑片能透过血脑屏障,抑制谷氨酸释放,改善肌力,延缓病程,从而达到延长渐冻症患者生命的作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在一定条件下也可延缓ALS患者的疾病进程。

同时还有许多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除使用延缓病情发展的药物外,还应给予包括营养管理、呼吸支持、心理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此外,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新型治疗方法正在蓬勃发展,为ALS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9、渐冻症一年后的症状

多数研究显示渐冻症患者自发病至死亡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年,但渐冻症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部分患者进展非常迅速,病程小于12个月,部分患者进展则较为缓慢,病程可大于10年甚至大于20年;ALS患者的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为起病年龄、性别、起病部位、诊断延迟时间、诊断级别、治疗措施等。

渐冻症具有很强的临床异质性,主要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与锥体束征的不同组合,多数患者最终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渐冻症从发病到第二个区域受累的时间间隔是存活时间的重要预测指标,复合型起病(两个区域同时起病)者,其平均(中位数)存活期(18个月),比球部起病者(26个月)更短。研究发现,渐冻症的平均生存期为27.5个月,因此1年后多数渐冻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已经非常明显了,比如明显的肌肉无力、肌萎缩、吞咽困难、呼吸费力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10、渐冻症遗传的几率有多大?

答:渐冻症可分为家族性和散发性两种。约有5%~10%的渐冻症患者是家族性的,有90%~95%是散发性的,因此对于这个比例来讲,渐冻症遗传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对于家族性的渐冻症患者,其后代是否会发病以及是否携带致病基因,要看致病基因的遗传类型。家族性ALS可以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等遗传方式。对于有ALS家族史的患者,或者家族史不明确但是发病年龄比较年轻的患者,我们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相应的致病基因。ALS大部分致病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只有少部分如UBQLN2基因为X连锁遗传。

对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父母双方一人患病,则其子女有50%发病的可能性。而对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言,父母双方一人患病一人为正常人,那么其子女均为渐冻症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一般不会发病。对于X连锁显性遗传而言,女性患者既可将致病基因传给生子,又可以传给女儿,且机会均等;而男性患者只能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11、出现肉跳就是得了运动神经元病了吗?

肉跳医学上称之为肌束震颤,是运动神经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症状,然而当临床上许多患者发现自己有肉跳时,便焦虑不已,经常将肉跳与运动神经元病划为等号,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肉跳都是良性的,医学上亦称为良性肌束震颤综合症(BFS),其典型的症状表现为身体局部肌肉出现不自主的肌束颤动而无其他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

良性肌束震颤的肉跳会在运动后明显,休息后缓解,而且受情绪影响明显,尤其是伴焦虑状态时会明显加重,但肌力、肌张力与腱反射基本都正常,也不伴有肌肉萎缩,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除肉跳外通常会伴肌肉的萎缩与无力。

出现肉跳还可见于以下多种疾病和情况: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甲亢、低血钙,和感染性疾病如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甚至于某些毒物如蜘蛛、蝎子等的叮咬、不恰当的运动,饮用过量的咖啡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12、渐冻症早期会酸痛吗

 渐冻症患者疼痛症状主要在中晚期频繁出现,但也可出现在运动症状前,早期大多数为轻、中度疼痛为主,可能随病程逐渐加重,最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渐冻症患肢体痉挛与强直是直接引起疼痛较常见的原因;其次为疾病症状引起,如肌萎缩、肌无力、肢体活动障碍等,或病程中相关并发症如褥疮、无创通气等造成的非神经受累的继发性伤害性疼痛;以及与神经-精神因素相关的中枢性疼痛敏化等也会导致疼痛。

目前由于缺乏合适的指南,渐冻症疼痛药物的选择更多还是依赖经验治疗。除药物治疗外,物理治疗主要包括适度的瘫痪肢体的被动或主动活动、按摩、针灸、经皮神经电刺激等。物理治疗在延缓渐冻症患者运动功能损害具有一定帮助。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13、人到中年患渐冻症怎么回事:

: 渐冻症又叫运动神经元病,有研究报道欧美国家ALS的平均发病年龄是58-60岁,国内ALS平均发病年龄为52岁,据本研究团队统计,我们收集的病人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3.6±11.3岁,最小的10岁,最大的85岁,但大部分集中在45-65岁之间,大于70岁之后,其发病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ALS男性相对比较多见,文献报道男女患病比例1.2-2.51,我们收集的患者中男女患病比例约为2.21

从以上数据来看,渐冻症确实是集中在中年时期发病,但其具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老龄化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遗传背景之外,也有资料显示,老化,男性,外伤史,过度体力劳动有可能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他可能关联的因素还包括感染、免疫、重金属中毒、营养障碍等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14、卢伽雷氏症是渐冻症吗?

答:是,渐冻症又被称为Lou Gehrig病(卢伽雷病),Lou Gehrig,是因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棒球手,1939621日被确诊为ALS1个月后就在扬基体育场悲壮退役,1941年结束了年仅37岁的生命,因此为了纪念Lou Gehrig,在美国运动神经元病又称为Lou Gehrig病。

   在欧洲和澳洲等国家,渐冻症又统称为运动神经元病,1869年由让-马丁·沙可(Jean—Martin Charcot)首次确诊,是一组包括多个亚型的上下运动神经元都累及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见的亚型包括:肌萎缩侧索硬化,是最典型和最常见的亚型,上下运动神经元均受累;进行性肌萎缩,主要累及下运动神经元;进行性延髓麻痹,主要累及球部肌肉,表现为讲话不清,吞咽困难,舌肌萎缩等;原发性侧索硬化,主要累及上运动神经元;比较少见的类型包括连枷腿、连枷臂、锥体束征型ALS、呼吸性ALS。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进行性延髓麻痹和呼吸性ALS诊断比较困难,刚开始起病的时候往往就诊于耳鼻喉科或呼吸科,往往导致误诊从而延误病情和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在中国,民间组织称运动神经元病为渐冻症渐冻人症,是对该病比较形象的描述,一个人就像被冰块逐渐冰封住一样,四肢渐渐地不能活动,但意识往往很清楚。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王俊岭)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