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临床盘点:胰岛素可不仅降糖那么简单

2017年12月01日 919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胰岛素除了降糖外还有其他临床作用。你知道吗?

胰岛素基础知识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正常人每天约分泌25~50单位胰岛素入血。空腹时,血浆胰岛素浓度是5~15μU/ml。进食后,血浆胰岛素水平可增加5~10倍。

按照进食与否,正常人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由基础胰岛素分泌和餐时胰岛素分泌两部分组成,其分泌量分别约占全天分泌总量的50%。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发现,正常人的胰岛β细胞受到葡萄糖负荷刺激后呈双相式分泌,分别称为一相分泌和二相分泌。一相分泌和二相分泌特点如下: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脂肪代谢
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在脂肪细胞中,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使非酯化脂肪酸酯化为三酰甘油;在骨骼肌细胞中,胰岛素也有类似作用。胰岛素抵抗可引起骨骼肌细胞内三酰甘油堆积。

刺激蛋白合成并抑制其分解
胰岛素增加组织对氨基酸的摄取,可促进大多数氨基酸转运进入肌肉细胞,刺激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并可减少组织中氨基酸含量。在胰岛素绝对缺乏时,相关氨基酸浓度升高,蛋白质分解增加,合成减少,体内蛋白质不断消耗,导致消瘦。

调节血糖
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原异生,因此胰岛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岛素分泌过多时,血糖下降迅速,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引起胰岛素休克。相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受体缺乏,常导致血糖升高;若超过肾糖阈,则引起糖尿。


临床应用的胰岛素分类

刺激组织细胞增生
胰岛素除对机体物质代谢有明显影响外,还是一种生长刺激因子,可以刺激活化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道,促进DNA合成而引起某些细胞增生。高浓度胰岛素作用于皮肤角质细胞,引起增生,导致黑棘皮病。作用于心脏,导致血管平滑肌增生。

胰岛素对心血管的影响
胰岛素可以剂量依赖方式加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使其对血管的相应作用增强。胰岛素对动脉血管的影响主要影响动脉钙化。研究显示,胰岛素对钙化细胞由一定保护作用。糖尿病患者由于动脉组织钙盐沉积,进而导致血管功能的严重损伤。另外,胰岛素抵抗还与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相关。

胰岛素除降糖作用外的临床应用

胰岛素主要用于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治疗。近年来,其降糖外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体外研究发现,胰岛素可增加人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有改善作用。

胰岛素的抗炎作用
有研究显示,不论在动脉粥样硬化、肥胖、2型糖尿病还是脓毒血症、中重度烧伤中,高血糖-炎症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共同加速疾病进程。胰岛素可降低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等基因表达,上调人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此外,胰岛素还可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促进抗炎因子表达。

胰岛素增加体重
小剂量皮下注射胰岛素可改善患者食欲。胰岛素刺激脂肪和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胰岛素刺激组织细胞增生,使体重增加。

其他
胰岛素治疗可改善非糖尿病及糖尿病患者的血脂谱,降低三酰甘油和载脂蛋白B水平。胰岛素可降低肥胖及心肌梗死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水平。有研究显示,胰岛素与生理盐水配成溶液外用,可促进术后感染伤口及慢性溃疡或烧伤感染创面的愈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