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诊治-越早越好,再晚也不迟

2018年11月17日 474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专家门诊·专题(2018.11)2P
2018年11月21日是第17个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从来都不早,从来也不晚”。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来说,从来都不存在治疗时机过早或过晚的说法。治疗慢阻肺等呼吸道疾病任何时间都是恰当的。本期“专家门诊专题”就请呼吸科专家来聊一聊慢阻肺的治疗。(引言)
第17个世界慢阻肺日专题——
慢阻肺治疗,从来不早,从来不晚

文/周霄  指导专家/顾宇彤
专家简介
顾宇彤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肺功能室副主任,复旦中山厦门医院特需综合科主任兼呼吸科执行主任
医学专长:慢阻肺、哮喘、肺血管病、肺部肿瘤、肺部感染等常见病诊治,肺部疑难疾病诊断,急慢性呼吸衰竭抢救
门诊时间:星期一或五全天(特需)

慢阻肺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它具有高致病、高致残、高致死等特点,严重威胁着公众的健康,并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疾病的主要死因。2018年,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首项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上,这些研究首次明确了,我国目前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亿。
研究明确表明,吸烟者的慢阻肺患病风险显著高于不吸烟者。而且,低教育程度、高PM2.5浓度、幼年期慢性咳嗽、低体重、呼吸疾病家族史与慢阻肺患病率相关。

任何时间都不早:无症状患者治疗,或可逆转病情
40岁以上者,如果符合“长期吸烟、活动后气急、咳嗽咳痰三个月以上”三条中的任意一条,就应该去医院进行肺功能检测,确认是否已经患上慢阻肺。一旦确诊为慢阻肺,就必须进行规范化治疗。
还有一些慢阻肺患者,他的肺功能虽然已经下降,但是没有任何症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带领的科研团队完成的一项大型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发现,对于早期患者,如果能及时进行药物干预,将大大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延缓慢阻肺的进展。该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钟南山院士介绍说,这项最新研究发现,将改变医疗界和患者对慢阻肺早期无症状不需治疗的观念。“我希望今后防治慢阻肺就像防治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把肺功能检查作为深入基层的日常检查项目,实现早期干预。”

任何时间都不晚:任何时候戒烟都有成效
当患者出现气急、呼吸困难等明显症状时,往往已到了疾病的中晚期,使治疗陷入被动。再加上患者对此病的认识不够,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出现气急等症状时,往往认为是年龄老化、呼吸功能减退导致的。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慢阻肺病情已比较严重,肺功能损害已难以逆转。
而在慢阻肺患者当中,大部分是吸烟者,吸烟已经成为了慢阻肺的独立诱发因素。而戒烟则是慢阻肺治疗的积极手段之一。虽然中晚期慢阻肺患者不能根治,但是即便如此,此时通过戒烟并且配合各种治疗,依然能够延缓疾病的进一步进展。

任何时间都要治:千万别因症状缓解而停止治疗
慢阻肺病程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
在急性加重期,多数患者因症状急剧恶化不会错过治疗。然而,当病情进入症状轻微的稳定期,很多患者就会放松警惕,治疗也变得时断时续。这是治疗的误区:实际上慢阻肺进入稳定期,疾病仍在缓慢进展,肺功能仍会继续下降。所以既使病情稳定、现在没有急性加重,但也不能停止治疗。
规范慢阻肺稳定期治疗,是目前世界上各国慢阻肺诊治指南一再强调的原则。患者一定要明白治疗慢阻肺是长期的过程,如果不持续治疗,病情急性加重一次,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大一层。所以,医生和患者要达成一个共识:不仅要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而且对于慢阻肺稳定期的患者要给予更正规、更有效、更系统的治疗。


吸入药物治疗:吸入激素局部用药,全身副作用小
大部分用来治疗慢阻肺的药物都是通过吸入给药。吸入药物包括支气管扩张剂和激素。支气管扩张剂可扩张支气管,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炎症,对部分患者,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和吸入激素联合复方治疗比单用成份更有效,可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加重,延缓疾病进展。
有不少患者对吸入激素治疗有顾虑,认为吸入药物长期使用会成瘾,吸入激素副作用很大。实际上,吸入激素剂量小,而吸入药物绝大多数只经过呼吸系统,不经过全身血液循环,对身体不会产生大的副作用。对慢阻肺患者来说,长期使用不要有顾虑。
噻托溴铵为长效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在改善肺通气功能以及患者生活质量和运动耐力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并且可联合不同作用机制的支气管扩张剂增强疗效,因此已被广泛认可为慢阻肺一线维持治疗药物的选择。

家庭氧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COPD患者即使在临床缓解期,也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而长期家庭氧疗(LTOT)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增加组织氧供,改善重要脏器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缺氧引起的红细胞增多。国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家庭氧疗可以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预后。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在进行家庭氧疗前,患者需要经专科医生的充分评估,根据基础状态、症状体征、精神心理、肺功能以及静息、夜间睡眠与运动中动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来制订长期家庭氧疗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