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手术健康指导

2017年09月18日 1057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心脏瓣膜手术基本知识

一、    心脏瓣膜的基本知识

人类的心脏内有四组瓣膜: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每组瓣膜均由二至三个瓣叶组成,正常的瓣膜菲薄光滑而有弹性,具有单向阀门作用,随着心跳交替开放关闭,保证血液在循环系统内正常的方向运动,充分发挥,维护心脏的泵功能。


二、关于心脏瓣膜疾病及手术治疗

心脏瓣膜疾病的原因:风湿性改变,退行性改变,外伤,先天发育异常,细菌感染等。这些原因均可导致瓣膜损坏。如增厚,钙化,粘连,脱垂,致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使其失去单向阀门功能,影响心脏的正常排血,最终影响心脏的功能致心功能不全。当心脏瓣膜出现病变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瓣膜病变情况决定治疗措施;需要手术治疗时及时行瓣膜成形术或瓣膜置换术,以保护和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瓣膜成形术主要是瓣膜结构虽然有病变但可通过外科术修复,使其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时需植入瓣膜成形环;瓣膜置换术适用于瓣膜结构病变严重,不能修复的患者,手术切除病变瓣膜,植入人工心脏瓣膜。


人工心脏瓣膜分生物瓣和机械瓣两种:生物瓣系应用生物组织材料制成,取材于同种或异种心脏瓣膜。生物瓣血栓栓塞率低,无需终生抗凝,避免了服用抗凝药物所致的出血等并发症,但其耐久性较机械瓣差,平均工作寿命在15年左右,因此对于年轻患者可能面临二次换瓣手术的可能。机械瓣是由钛合金钢及高级复合材料制成,使用耐久性强,需终生接受抗凝治疗;每日需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化验抗凝指标,保证抗凝治疗在一个安全的范围;抗凝治疗不当可发生栓塞或出血等危险。应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给予选择不同瓣膜:年轻有抗凝治疗条件者可选用机械瓣,老年,需生育子女的妇女,有抗凝禁忌症(如消化道溃疡及其他出血倾向者)的患者可选用生物瓣。这两类瓣膜各具特点,不能相互替代。


三、患者术后三月内应注意的问题

1.       瓣膜手术的最终目的是尽量恢复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术后需要继续接受强心利尿治疗,强心利尿药物的减量应由专业医生根据病情给予调整;有些患者可能同时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


2.       抗凝治疗是瓣膜手术后带来的新问题。因瓣膜手术的不同(置换机械瓣,生物瓣及瓣膜形成)及个体差异,每位患者所需的抗凝药物剂量有所不同,出院时医生会基本调整出抗凝剂量,出院后患者应定期化验,进一步调整好自己的抗凝治疗。


3.       预防感染;瓣膜植入体内毕竟是异物,有可能被细菌侵蚀感染。术后患者如患呼吸道炎症,牙周炎,疖肿,泌尿系统感染,应及时就诊并应用抗生素。


4.       饮食方面无需忌食,注意加强营养,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对于心功能较差的患者还应注意控制液体的入量,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5.       患者术后可以保持适当的活动量,在心功能恢复的同时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但活动应注意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引起心慌气短等不适的感觉,不亦整日卧床休息。3----6月后,大部分患者可从事一般的体力活动和工作。


6.       术后三个月后应到医院进行一次详细的复查,体检,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用量,作出今后生活和工作的健康指导。


四、瓣膜手术后的抗凝治疗

瓣膜手术所植入的人工瓣膜及成形环毕竟是异物,血液容易在其周围凝固而形成血栓,从而影响瓣叶的开放及关闭,使瓣膜功能发生障碍。若血栓脱落可造成栓塞,影响周围器官功能,如脑栓塞,下肢动脉栓塞。因此换瓣书后必须进行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形成,以保证人工瓣膜的功能正常。换机械瓣需终生抗凝,换生物瓣或瓣膜成形植入瓣环需抗凝3---6个月。


五、常用抗凝药物

可以应用于换瓣术后抗凝治疗的药物有华法令,新抗凝片,肝素,阿司匹林也可用作辅助抗凝药物。最常用的是华法令口服片剂。因华法令半衰期长,用法为日服一次,每日用药时间可固定在上午或下午,一定记住每日按时服药。在用药期间如需作二次手术或心脏以外的其他手术时,应停用华法令而临时改为肝素静脉或皮下注射替代(如速必凝)。


六、抗凝标准

抗凝药物用量不足,容易形成血栓或栓塞,而抗凝过量又有导致出血的危险,所以掌握好抗凝药物的治疗剂量非常重要。手术后在住院期间需每日查一次血凝的指标,即三个血液化验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和国际标准化比值。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后者。

 

行瓣膜手术的种类

要求达到的抗凝标准

抗凝时限

单纯主动脉瓣(机械瓣)

INR1.8----2.0

终生

二尖瓣置换(机械瓣)

INR1.8----2.0

终生

三尖瓣置换(机械瓣)

INR2.0----2.5

终生

生物瓣置换

INR1.8

3个月

植入成形环

INR1.8

3个月

七、抗凝药物剂量的调整

由于患者有个体差异,换瓣术后抗凝药用量因人而异。临床观察有人需用华法令每日7毫克,也有人仅需0.5毫克。但大多数患者的华法令用到每日3毫克左右。就个体而言每人的华法令用量相对比较稳定,长期观察下来可能会有些波动,但波动范围不会太大,所以每个患者应尽快摸索出自己的抗凝剂量,并定期化验,适当调整。出院前医生已初步摸索出患者的抗凝剂量,出院后患者先按这个初步剂量用药,每隔3---5天化验一次,对照抗凝标准学会自己调整用量INR值大于3.0停服一次,INR值小于所需标准适当增加0.5----1.0毫克,待抗凝比较稳定后,大约一个月后,可每周化验一次,术后2---3个月会进一步稳定,可间隔2---4周化验一次,最长可三个月化验一次。换瓣术后的抗凝治疗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保证瓣膜功能良好的关键,换着一定要重视,并尽快学会看化验单,参照抗凝标准自己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抗凝不足或过量而导致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患者应从心理上接受它,把抗凝治疗看成吃饭一样,是自己日常生活所必需,不能将其视为负担或认为太复杂而产生畏难情绪。尤其是出院后第1---2个月,若对如何调整抗凝用药没有把握,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八、抗凝治疗中的常见问题

(一)   抗凝不足

抗凝不足是由于抗凝药用量不够所造成,应及时适当增加用量,2---3天后再化验,看是否需要调整。从化验指标来看抗凝不足表现为凝血酶元时间小于18秒,活动度大于40%,国际比值小于1.8.抗凝不足易导致血栓形成,尤其是三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因血流动力学原因更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形成,在心脏方面可导致瓣膜活动障碍,瓣膜音质可有改变,甚至出现新功能不足表现。神经系统方面可有脑血管栓塞表现,类似中风。


(二)   抗凝过量

抗凝过量是由于抗凝药物用量过多所致,导致各种出血并发症,应及时减少抗凝药用量,甚至暂停用药,及时到医院化验,根据化验结果调整用药剂量。根据化验指标,抗凝过量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大于22秒,活动度小于25%,国际标准比值大于3.0.出血主要表现为鼻,牙龈出血,皮下瘀斑或出血性紫癜,尿血,消化道出血,严重者颅内出血。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待出血控制后重新恢复抗凝治疗。


(三)   需要行其他手术时注意事项

抗凝治疗过程中如行其他手术治疗,有增加手术创面出血的可能;如行体表小手术可不必停药或减量,术后压迫止血时间应适当延长。实施较大的手术(开腹,开胸,开颅),应在手术前3天停用抗凝药,可皮下或静脉注射肝素至术前6小时停药。术后1---2天如无出血倾向再开始抗凝。如急诊手术可在术前注射维生素K对抗华法令。


(四)女性患者抗凝过程中月经过多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抗凝治疗对月经的影响不大,有时可能存在月经量稍多或时间稍长,可不必处理;如果月经量明显增多则应在月经期减少抗凝药物用量,或就诊妇产科应用其他药物治疗。育龄妇女在抗凝治疗中应注意避孕,避免人工流产增加出血的危险。


(五)换瓣术后的生育问题

置换生物瓣的妇女在半年后,如果心功能允许,可正常怀孕,生育。但应注意孕期保健,防止围产期心功能不全。


置换机械瓣的妇女需要终生服用华法令抗凝,应慎重考虑生育问题:有报道妊娠前三个月服用华法令对胎儿有致畸的可能,抗凝会导致妊娠分娩过程中出血的危险。当然也有置换机械瓣后顺利分娩的报道,但我们建议置换机械瓣后不要轻易妊娠分娩。

九、瓣膜术后的复查和随诊

患者出院后要与医生继续保持联系,使医生能对您的病情进一步了解,对您进行健康指导,最大限度提高您的生活质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