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怎么缓解
2018年03月06日 779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痛经中药调理
1、化膜汤:生蒲黄10克(包煎)、血竭末6克、延胡索15克、炙甘草5克,经前2天煎服。用于实证痛经有瘀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等。:
2、生姜红糖:生姜、红糖各15克(或加山植12克),经前2天或痛时立即煎服。
3、嗅闻法:川乌、草乌、荜菝、良姜等量研末,搐入鼻孔则痛止。经前5-6天搐人鼻孔嗅闻,每日3次,痛止停药。
痛经偏方调理
1、调经草汤
乌鸡、调经草各60克,葱、八角茴香各5克,植物油、精盐,白糖、料酒各适量。
将乌鸡、调经草洗净,乌鸡切2厘米见方块。将调经草及八角茴香装入纱布袋。
炒锅内加植物油10毫升,油热后投入猪肉块,翻炒至水气散出时,加清水1000毫升,放人葱、精盐、白糖、料酒及纱布袋,汤开后改用文火再煮90分钟即可。佐餐食。此汤补气行气,调经止痛。适用于气滞血瘀型痛经症。
2、当归补血茶
当归、熟地各10克,红枣30克。
将上述药物放人砂锅内加水煎煮,取汁。不拘时,代茶饮用,每日1剂。
此茶能养血补血。适用于阴血亏虚所致的身体虚弱,面色萎黄,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3、黑豆蛋酒汤
黑豆50克,鸡蛋2个,米酒120毫升。
将黑豆、鸡蛋洗净放锅中,加水适量,用文火煮至鸡蛋熟后取出,去壳,放入锅中,再煮一会儿即成。服时加米酒。
痛经按摩调理
1、三阴交穴
(1)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2)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3)按揉三阴交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2、太冲穴
(1)穴位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2)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3)揉太冲功效: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3、子宫穴
(1)穴位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2)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3)点揉子宫穴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4、血海穴
(1)穴位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2)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3)揉按血海穴功效: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痛经泡脚调理
1、艾叶泡脚:本品芳香、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艾叶浴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安眠,温经的功效。取新鲜艾叶30~50g,在澡盆中用沸水冲泡5~10分钟,取出艾叶加水调至适宜水温即可。
2、红花泡脚:气香行散、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跌打损伤。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纱布包煮开可用一天两次泡脚,适用活血能经,祛瘀止痛,入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痛经、经闭、瘀滞腹痛。
3、花椒泡脚:能祛除里寒,扶助阳气。因而善散阴寒之气,助元阳之不足,利气行水。还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等作用。
4、中草药泡脚:中草药适合痛经的女性和脚干、皮肤干燥的人,具有活血化淤作用。如白芍、益母草、当归、艾叶等。
5、生姜泡脚:凉怕冷,用生姜一块(像枣大这么一块姜)用刀拍扁,红花、取一份用纱布包好放在水里一起烧开,再加一勺盐泡脚。
6、醋泡脚:在温热水中加些醋,每天睡前用其浸泡双脚,就能起到强身健体、治疗睡眠障碍、消除疲劳、舒缓心情的保健作用,对身体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