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留取尿液和读懂尿常规报告中的“+”号
2019年01月23日 961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尿,人之小便也,是机体新陈代谢的结果,经由泌尿系统及尿路排出体外。尿的生成有赖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分泌。尿常规是我们常称的“三大常规”之一,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代谢产物,尿液检查简便、无创、廉价,纵然是“常规”检查,却也能提供大量的身体信息,不仅反映泌尿系统的问题,更可以间接反映全身各系统的代谢情况。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泌尿外科陈善闻
各家医院的尿常规报告单不尽相同,却大同小异,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各个项目的意义所在。
临床诊断是医生在开检查单的时候初拟的,并不等同于您的真实情况或最终诊断,是可能更改的。所以您大可不必对着一张化验单上面的诊断名称而耿耿于怀。另外需要注意留取尿液标本的时候一般要取中段尿液,即先排出一小段尿液后再接尿送检,目的是排除污染的可能。最好留取晨尿:清晨第一次尿标本是最理想的,这是因为晨尿较为浓缩和偏酸性,有形成分相对多而且完整,无饮食干扰,不影响尿液化学测定。再者,女性在月经期间的尿检结果也不准确,需要避开。至于送检时间,1小时内送检是可以的,留置过长时间的尿,尿中的有形成分,如红、白细胞的破坏或皱缩变形;特别是做尿红细胞相差时,新鲜的尿标本才符合要求的。最后留取尿常规前一天应当避免同房、剧烈运动等;前一天晚上8点后避免大量进食、饮水。
总体来说,只要有(+)或者异常升高的数值就意味着存在不合常理的因素,需要进一步判断病因。至于每项是什么意义,这次只能作一个非常简要的介绍,要知道,任何一项异常的背后都存在着许多种可能,往往需要医生更精准的判断和进一步的检查。
酸碱浓度:pH值(酸碱度)一般情况下在6.0左右。正常尿为弱酸性。尿的酸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种类、服用的药物及疾病类型。正常参考值:5.5-8.0。临床意义:(1)生理因素对pH的影响:①饮食:摄食大量肉类及混合性食物,pH降低;摄食大量蔬菜、水果,pH升高。②剧烈运动、大汗、应激状态、饥饿时,pH降低。(2) 病理变化:① pH降低见于代谢性酸中毒、痛风、糖尿病、肾结石、坏血病等。② pH升高见于碱中毒,原发性醛固酮增多、膀胱炎等。
颜色:通常都应该是淡黄色,水喝多的时候更清亮,水喝少的时候会深一些,但是如果出现红色、茶色、乳白色等等,就请您高度重视了,许多疾病可以引起,像肿瘤、肝病、较重的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等都会引起尿色的变化。尤其是老年人如果出现肉眼血尿,必需要首先排除泌尿系统肿瘤,即使只有一次,也不可掉以轻心。乳白色为乳糜尿,有时与小血块并存,常见于丝虫病;灰白色云雾状浑浊为脓尿,常见于泌尿系化脓性感染;混浊多为无机盐结晶;红色云雾状浑浊为血尿,常见于肾脏肿瘤、急慢性肾炎、肾结石、肾结核等;暗褐色、黑色尿为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溶血性贫血、疟疾、蚕豆病等;深黄色尿为胆红素尿,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黄绿色为绿脓杆菌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绿脓杆菌感染。
浊度:不透明的话就是有问题,通常会伴有颜色的改变。
尿比重:正常参考值: 1.003-1.030;临床意义:尿比重减低:常见于慢性肾盂肾炎、尿崩症、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多尿期等。尿比重增高:见于高热脱水、急性肾小球肾炎、心功能不全。蛋白尿及糖尿病人尿比重亦增高。个体变化程度较大,是反映肾脏浓缩功能的。
亚硝酸盐: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提示有泌尿道结石或感染的可能。如标本放置时间过久也可呈假阳性。 “+”意味着感染,多数是大肠埃希菌相关。尿亚硝酸盐特异性可达 80%,其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亚硝酸盐为阳性基本可以初步判断为泌尿系感染。若尿路感染细菌(如阳性菌)不能使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或尿在膀胱中存留较短,或尿中缺乏硝酸盐,也会产生阴性结果,需注意。
尿蛋白: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正常尿常规检查一般无蛋白,或仅有微量。尿蛋白增多并持续出现多见于肾脏疾病。但发热、剧烈运动、妊娠期也会出现一过性蛋白尿。故尿中有蛋白时需追踪观察,明确原因。有一些是生理性的蛋白尿,但是出现“+”多数意味着肾脏或者全身疾病引起的异常,您需要做两件事:第一,做24小时蛋白定量检查;第二,找肾脏内科大夫。
尿酮体: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病一般尿酮的升高先于血酮,故尿酮检查对诊断重症糖尿病极为重要。(2) 非糖尿性疾病:严重饥饿、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子痫、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全身麻醉、肾小管功能不全等病人,因碱质丢失过多、有机酸相对增多,可大量缩合成酮体,由尿中排出,使酮体呈阳性。所以标本不新鲜会出现“+”,肚子饿久了会出现“+”,严重的糖尿病也会出现“+”,找内分泌科大夫。
尿胆红素(BIL):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尿胆红素检测主要用于黄疸的诊断和黄疸类型的鉴别诊断。尿胆红素阳性,常见于肝实质或阻塞性黄疸病。还是找消化科大夫。
尿胆原(UBG):结合性胆红素排入肠腔转化为尿胆原,从粪便排出为粪胆原。大部分尿胆原从肠道重吸收经肝转化为结合胆红素再排人肠腔,小部分尿胆原从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排出后即为尿胆原。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1) 尿胆原增多,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心力衰竭、肠梗阻、内出血、便秘等病症。(2 )尿胆原减少,多见于长期应用抗生素、阻塞性黄疸等。
尿葡萄糖:(1)生理性糖尿:生理性糖尿是由于肾小球滤过增加,肾小管相对吸收减少所致,见于一次摄人大量糖类,静脉注射葡萄糖、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激动、妊娠等。(2)病理性糖尿:①糖尿病。②肾性糖尿:见于家族性糖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新生儿糖尿等。③其他: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垂体瘤、急性心肌梗死等也可出现尿糖阳性。尿糖阳性要结合临床分析,可能是糖尿病,也可能是因肾糖阈降低所致的肾性糖尿,应结合血糖检测及其他检查结果明确诊断。由于尿中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能影响尿糖结果,故查尿糖前24小时要停服维生素C和阿斯匹林。出现“+”首先要检测糖尿病,赶紧去找内分泌大夫。
白细胞酯酶:是人体白细胞内含有的一种特异性酶类,临床常用这种酶类来检测标本中有无白细胞存在。但这种酶类只在中性粒细胞内存在,其它的细胞内则没有,所以不能检测其它类型的白细胞,只能检测中性粒细胞,也就是通过常说的炎性细胞。这个结果阳性说明所检测的标本中有白细胞存在,也就是中性粒细胞,表示有炎症存在,但不能说明是什么病原感染。
尿白细胞的检查:正常人离心尿白细胞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每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以上,称白细胞尿。大量白细胞时,称脓尿。正常参考值:0-5/HP;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泌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尿隐血试验(BLD):尿液分析仪检测的尿BLD是指尿液中红细胞和(或)红细胞变形裂解后溢出的血红蛋白,因此BLD报告的阳性程度往往高于显微镜检查的红细胞数。正常人尿液中可有极少量陈旧红细胞,偶尔引起BLD的微弱阳性,成年女性由于白带污染常引起BLD的弱阳性。【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尿BLD阳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血管畸形及出血性疾病等,以上疾病的显微镜检查多可查见数量不等的红细胞。而有些情况的BLD阳性,显微镜多查不到红细胞,称血红蛋白尿,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大面积烧伤、疟疾、病毒性感染、急性溶血性疾病等。临床上,对于一些临床无症状而BLD阳性者,应注意定期复查
尿红细胞的检查:离心尿镜检每高倍显微镜下超过3个红细胞,为镜下血尿。但今年近年来由于自动化的尿流式细胞仪检测,显微镜视野下红细胞数量的正常值各家医院就有所不同了。大量红细胞时,称“肉眼血尿”,可见于泌尿系统炎症、感染、结石、肿瘤等,应加重视,并立即到泌尿专科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血尿的部位和原因。出现“+”就是所谓的“血尿”了,其原因非常众多,也经常让泌尿外科医生抓耳挠腮不得其解。但是都要仔细寻求根源。前面说了,一定要排除肿瘤引起血尿的可能性,尤其是老年人。
上皮细胞: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尿液中有少量上皮细胞临床意义不大。大量出现时,如能排除阴道分泌物污染,就要考虑泌尿系统炎症存在。此时,如加做尿上皮细胞形态检查,可确定上皮细胞的来源。是指从肾脏到尿道外口脱落的细胞,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尿管型: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尿中出现管型,特别是颗粒管型、细胞管型都是肾脏实质性损害的标志。是尿蛋白形成的,出现了就不正常。由于各种肾炎、肾病综合症导致的,找肾内科大夫吧!
尿细菌:这不用说了吧?让泌尿外科医生帮你搞掂。
尿酵母菌:小心霉菌感染!要进一步做中段尿液细菌真菌培养。
尿结晶:生理性结晶,如草酸钙、尿酸、磷酸铵结晶;病理性结晶,如胆红素结晶、胱氨酸结晶、亮氨酸结晶、酪氨酸结晶、胆固醇结晶、放射性结晶、磺胺类药物结晶等。严重的痛风、黄疸、草酸结石的病人可以见到,具体原因具体分析。
这样看下来,貌似一张小小的尿常规检验单真的水很深呢!对于广大患友而言,您记住以下几条一定没错:选择恰当的标本送检,重视异常的检验结果,寻找合适的专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