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流感,这些方法真的靠谱吗?
2019年01月04日 41790人阅读
随着气温的降低,流感病毒活动能力会逐渐增强,专家预测,2019年1月份左右,将进入流感高发期……
看到这,很多人坐不住了,赶紧使出各种网传的预防流感的“妙招”。不过,你们用的这些方法,真的靠谱吗?
普通感冒VS流行性感冒
1、普通感冒
一般由鼻腔病毒和冠状病毒引起。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打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
一般没有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如无并发细菌感染,一般在5~7天可痊愈。
2、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传染性较强。主要在冬春季节发病,一般从12月份开始一直到次年的3~5月份。
通常起病较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症状明显,体温可达到39~40℃,一般持续2~3天后减退。部分小儿会有打喷嚏、流涕、鼻塞、干咳、胸痛等症状。
全身症状好转后,原先较轻的鼻咽部症状却可能表现得更显著,有时还伴随胃肠道症状,如呕吐、腹泻等。在所有症状消失后,孩子可能仍会感到软弱无力,精神较差,体力恢复缓慢。
流感的症状比普通感冒的症状要严重得多,并且会引起并发症,例如肺炎。流感病毒本身可以引起病毒性肺炎,还可以是在流感的基础上继发细菌性肺炎。
流感肆虐,最先倒下的往往是孩子!孩子难受、家长着急,儿科门诊爆满,医护人员忙得连水都没时间喝,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那到底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护孩子呢?
得了流感,爸妈应该怎么做?
除了及时去医院进行抗病毒治疗缩短病程之外,为了帮孩子减轻症状,爸妈不妨试试以下几招:
1、鼻塞
保持室内环境湿润,在孩子旁边放台加湿器,能缓解鼻塞的状况。
用生理盐水或温水帮孩子清洗鼻腔,动作要轻柔,或将热水倒入杯中,缓缓深吸水蒸气,每次约十分钟,早晚各一次。
值得注意的是,连续使用抗鼻塞喷剂或滴剂,不要超过3~4天,以免刺激鼻黏膜。
2、发烧
只要精神状态良好,没有出现高烧、皮疹、呕吐、腹泻,通过正确护理,一般都会逐渐恢复。
当体温高于38.5℃,重咳频繁,孩子精神萎靡无力,应直接到医院就诊。如果在医院就诊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可以试着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比如:适宜温水擦浴的部位有耳前、耳后、颈部、腋窝下、腹股沟,反复擦拭可增加皮肤血流,促进散热。
另外,饮食和休息相当重要,多休息,能帮助孩子恢复体力,抵抗病毒。生病期间,孩子胃口不好,可以少量多餐,适当补充水分,可以进食些含维C含量丰富的水果,如橙子、柚子。
那些不靠谱的预防流感“妙招”,你中了哪个?
1、补充维生素C可以预防流感
目前仅有一些研究表明,长期服用维生素C补充剂,可能会缩短感冒的病程或减轻症状,但这些都只是针对普通感冒,而非流感。并且,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运动强度的不同都会影响效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日常饮食多吃点蔬菜和水果,就可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C,这对于提高机体免疫力还是有好处的,但这并不表示可以用来预防感冒或是流感。
2、房间内熏醋可消毒杀菌
尽管醋里面的「醋酸」对微球菌、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一定的杀菌与抑菌作用,但通常我们在家中熏醋时,因为空间过大,空气中的醋酸浓度根本达不到杀菌效果。
反而醋酸在空气中挥发时,会进入呼吸道,使呼吸道黏膜出现干、痒等不适症状,醋酸浓度过高还有可能灼伤呼吸道黏膜。对呼吸道敏感的儿童、老人以及有哮喘病史的人而言,熏醋很有可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微医君建议大家如果本着降低室内空气细菌病毒的想法,最直接的方法是通风。
3、接种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流感了
据以往数据显示,流感疫苗的有效性大约为40%~60%,所以,并不是说你接种了流感疫苗就不会得流感了!但即便如此,接种疫苗仍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而且接种后再患上流感可有助于减轻流感症状。
对于6月龄~6岁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看护人员、孕妇、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等人群,微医君的建议是每年都应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其他人群可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是否接种流感疫苗。
那么,流感可以预防吗?
1、预防接种流感疫苗
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
对宝宝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减少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并且需要每年接种。需要注意的是,注射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但不能防止普通感冒的发生。
2、保证睡眠
保证孩子9~10小时睡眠,作息安排要有规律。
3、 感冒多发或流行时少外出
与病人亲密接触,很可能因飞沫而被传染。而宝宝一般抵抗力弱,很容易被传染。因此,如果家里有人感冒了,最好戴口罩。当然了,也尽量不带儿童去人群聚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4、饭前、吃东西前一定洗手
孩子吃食物之前,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大人给孩子食物吃,也不要赤手拿,严防经食物传播感冒。
少吃煎、炸、烘、烤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奶制品和高蛋白的食物。
5、衣服切勿骤增或骤减
有些父母担心孩子冻着,给孩子穿戴过厚过多,孩子感觉热立马脱掉,结果常适得其反,更容易中招。
*本文为微医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图片来源:123RF正版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