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探讨

2019年01月15日 808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增加,近视人群比例越来越高。目前,据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我国人口近视发生率为33%,全国近视眼人数已近4亿,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而近视高发群体——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则高达50%至60%。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近视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近视眼人数世界第一。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谭英

近视按照程度不同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近视。通常3.00D(300度)以内者,称为轻度近视眼;3.00D~6.00D(300度~600度)者为中度近视眼;6.00D(600度)以上伴有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点的屈光不正为高度近视眼,又称病理性近视。高度近视易发生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盲,是成人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在我国高度近视占近视人数的10%~20%,同时位列致盲性疾病的第6位。

高度近视的常见症状与并发症

从临床表现上看,高度近视除了远视力差以外,通常会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眼前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眼轴延长、眼底视网膜和脉络膜萎缩性等退行性病变,与正常人相比,发生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和新生血管的危险性也要大很多。

高度近视主要的并发症有白内障、青光眼、后巩膜葡萄肿、视网膜萎缩变性、出血和裂孔、视网膜脱离等。

高度近视易并发白内障的原因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是早发性白内障的一个成因,也是一个高发病因。卫生部近视眼重点试验室查询拜访表明,原先统计因高度近视引起的白内障不到10%,而目前39%左右的白内障患者是由高度近视引发的,也就是说,平均每10个白内障患者中有4个都患有高度近视。这一数据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可见高度近视确实更易并发白内障。

高度近视易并发白内障主要是因为高度近视眼内营养代谢不正常,使晶状体的囊膜通透性改变,晶状体营养障碍和代谢失常而逐渐发生混浊,视力逐渐减退产生并发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的特点是发病早、发展缓慢,晶状体轻度至中度混浊,以核性混浊和后囊膜混浊为主,部分患者混浊非常显著晶状体呈棕色、棕褐色甚至黑色,可能伴有悬韧带松弛或伴有晶状体不全脱位。

手术是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最佳治疗方法

与其他白内障治疗一样,手术是高度近视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常通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但高度近视患者存在眼轴变长、晶状体悬韧带松弛脆弱等问题,术后发生后囊破裂、视网膜脱离的几率比正常眼轴患者要略微高一点,尤其多见于年龄大、眼轴过长者。因此,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手术诊疗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

(1)对于患者来说,务必要走出“高度近视眼底有问题,不宜手术治疗”的误区,做到并发白内障“早发现 早治疗”,这样不仅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能通过植入合适的晶体,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达到安全、便捷、低成本的治疗高度近视的目的,患者即可获得更好的预后视力,而且可以摘除佩戴多年、厚重的眼镜,给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2)对于医生来说,术前需精确测量患者眼轴、了解患者晶状体、玻璃体和眼底情况,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对术后效果有合理预期;术中要精细操作,减少对囊膜和悬韧带的损伤等;术后要建议患者进行定期的眼底检查,详细说明术后注意事项。

高度近视特别是超高度近视患者眼角膜比正常人的都要薄很多,已不适合通过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视力,因此通过人工晶体植入术植入带有一定度数的人工晶体将是目前治疗并矫正高度近视的唯一方式。进行调整,其原理是在患者的有晶体眼内前房(或是后房)植入人工晶体,以达到保持晶体的自然调节功能,同时调整屈光。

临床研究显示,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治疗中,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联合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角膜散光小、安全性高、预测性好、术后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可以在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的同时,治疗困扰患者多年的高度近视,因为植入的人工晶体已具有相当于眼镜作用的具体度数。这种一举两得的治疗方式,即减少了二次手术的痛苦,也节省一部分的治疗费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