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手术的适应证

2020年05月19日 367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一、什么是鼻内窥镜手术?

       鼻内窥镜手术是一种于上世纪80年代 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鼻科手术方式,它借助电视监视下的鼻内窥镜,来达到清除鼻腔、鼻窦病灶,可以改善和重建鼻腔的通气引流功能,并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解剖结构和功能,在面部不留瘢痕,从而达到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目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王琪

二、鼻内窥镜手术的优势

       鼻内窥镜手术较经典鼻科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住院周期短等优点,可保持正常的鼻部外观,同时治疗效果较以往的传统手术提高,可有效缓解因鼻腔、鼻窦病变造成的鼻塞、脓涕、头痛、鼻出血等症状。另外,鼻内镜手术可根据病情及手术需要,灵活选择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手术。

三、鼻内窥镜手术的适应人群

       鼻腔、鼻窦病变引起相应症状,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有手术必要,同时全身良好,可承受手术刺激,并能积极配合手术的患者。12岁以下儿童因鼻腔、鼻窦尚未发育完善,多不予手术治疗。


四、鼻内窥镜手术的适应证

       随着鼻内窥镜手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延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鼻普通疾病

①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多继发于急性鼻窦炎而来。它与过敏反应、鼻窦开口引流堵塞、人体抵抗力弱或病菌毒力强都有密切关系,多数病人无明显的全身症状,一般有不同程度的头昏、精神不振、易疲倦、记忆力下降等,最常见的症状是鼻塞、流脓、流鼻涕、嗅觉不灵等。检查可发现鼻腔黏膜炎症表现,可有脓涕、鼻息肉,鼻窦CT检查可见一个或数个鼻窦内积脓、息肉等。经适当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或存在鼻窦口堵塞的复发急性鼻窦炎患者适宜接受鼻内窥镜手术。

②鼻息肉:鼻息肉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鼻腔和鼻窦黏膜极度肥厚水肿形成的,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等。查体可见鼻腔内多个苍白色或淡红色新生物,一般不出血。

③鼻中隔偏曲:系指鼻腔中间隔板向一侧或两侧凸起,引起鼻塞、头痛、鼻出血、耳鸣等症状。

④鼻窦真菌病: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鼻窦疾病,患者可有鼻塞、血性鼻涕或鼻涕中含泥沙样物质等表现,一般有异味。

⑤鼻窦囊肿:直接查体鼻腔无发现,一般须经鼻窦CT确诊,病人可有头痛及面部胀痛等表现。

2.鼻良性肿瘤:最常见为鼻腔及鼻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该病多由病毒感染诱发,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单侧鼻塞,流脓涕或血鼻涕,术后有复发和癌变可能。其他如骨瘤、骨化纤维病、血管内皮瘤、鼻咽血管纤维瘤等一般不常见。

3.鼻神经外科:现在我院已开展的有脑垂体瘤、脑脊液鼻漏等,原本须经脑外科开颅的手术现在可在内窥镜下经鼻完成,避免毁容及对脑部的损伤。

4.鼻眼相关外科:指原有眼科进行的一些手术现也可在内窥镜下完成。包括:

①泪囊鼻腔造孔术

②视神经管减压术

③眶尖综合征

④眶内异物等

5.其他

①外伤

②头颈肿瘤外科

③鼻窦异物

④先天性疾病(如鼻咽及后鼻孔闭锁)等。

五、鼻内窥镜手术后治疗

  住院期间的鼻内镜手术只是完成了一半,与其他手术所不同的是,术后需继续口服抗生素2周,辅以鼻喷治疗3个月,定期复查,术后4~6次的清理对疾病恢复及防止复发有重要的意义。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鼻内窥镜手术已经十分成熟,凭借疗效好、痛苦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获得了越来越多医生及患者的肯定。随着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鼻内窥镜手术的适应人群、病种仍在不断扩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