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缺血灶怎么回事
2022年08月07日 408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经常,做完头部MRI后,诊断报告会告诉我们:脑内多发缺血灶。
缺血灶是什么呢?是不是脑梗?或脑梗前兆?
说起来,脑缺血灶,并不是一个医学诊断,不是一个疾病名称,它是核磁检查后的一种发现,一个征象,或者说是核磁对一种病理改变的描述。所以,缺血灶,其实是核磁专用的一个诊断用语。
在病理上,是大脑深部白质中小的脱髓鞘、胶质细胞增生、微小腔隙等,是由于脑内深部的小血管狭窄,长期慢性缺血而形成的。
其病因,极大多数是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导致全身动脉粥样硬化,在脑血管的继发改变;脑内深部小血管急性狭窄,常引发小腔梗,而慢性狭窄,长期供血不足,则造成缺血灶,或叫白质疏松的改变。当然,也有少数是全身代谢或遗传性疾病所造成的小血管狭窄。
在核磁检查时,我们常可发现在大脑深部脑室体旁或皮层下白质内,在T2WI序列上或Flair序列上发现小点片状异常信号,没有达到腔梗那样高的程度。有时常常在T1WI上看不到,在DWI序列上也没问题。这种特殊的表现,核磁常诊断脑内缺血灶,或有人进一步称作脑内缺血性脱髓鞘改变。
在临床上,多见于老年人,由于是一个慢性过程,病人多数没有明确的、特异性的症状,大多数仅表现为基础疾病的症状,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长期存在会对神经系统造成损害。治疗上,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针对这些基础疾病用药。有一种情况,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需紧急就诊。
总结一下:脑内缺血灶,和脑梗病理基础是一样的,虽然病理改变不同,但应早发现,早治疗基础病变,早预防,可延缓进一步发展,避免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