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这样治疗,让孩子踏准青春步伐!
2021年07月23日 807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通俗地说,性早熟是指孩子的青春发育提前启动的现象,但这种过早发育并不是一件好事,青春发育如果不遵循正常节奏,势必会打破原本正常的生长发育计划,让机体感到“措手不及”。
那么,为了避免给孩子的身体添乱、心理添堵,性早熟到底应该如何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当如何随访?今天这篇科普文,我们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性早熟的精准治疗”。
性早熟的治疗方案根据性早熟的类型而异。但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性早熟,治疗原则都首先强调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一、中枢性性早熟(CPP)
中枢性性早熟大部分为病因不明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该类型的性早熟,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地缩小患儿与同龄儿的差距,包括抑制性发育过程,预防初潮早现,改善成年终身高和避免心理行为问题。
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首选的治疗方式是注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缓释剂(GnRHa),也就是打抑制针。GnRHa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被应用于治疗中枢性性早熟,有显著确切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较小,安全系数较高,不会对孩子以后的生殖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临床使用的GnRHa以曲普瑞林和亮丙瑞林最为常见,通常为每4周1次通过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目前国内临床也开始出现每3月注射一次的剂型,国外临床已逐步使用每6月注射一次的剂型以及每年皮下埋置一次的剂型。一般情况下,经过系统的诊断和评估后,如果医生觉得孩子过早发育的情况相对严重,比如可能会导致成人期身高严重受损时,就会建议应用GnRHa来进行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当中,还需进行定期随访,最好每3个月复诊一次,监测孩子身高、骨龄及性腺发育的进展速度,以便于评估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而对于病因明确的继发性中枢性性早熟,一定要及时进行对因治疗。比如,有些孩子之所以发生性早熟,是由于严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颅内肿瘤引起,那就需要首先通过手术、放化疗等方式去治疗原发肿瘤。而对于部分不能通过手术进行治疗的继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则按照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进行治疗,即采用GnRHa注射治疗的方法。
不过,并非所有的中枢性性早熟均需要治疗,比如一些性早熟进展缓慢的孩子,骨龄并没有显著提前,预测成年身高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一般也不需要药物干预,但是一定要注意定期随访。
此外,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性早熟的一种特殊类型——不完全性性早熟,这种类型的性早熟仅有单一性征发育,比如单纯性乳房发育、单纯性阴毛早现和单纯性早初潮,这类性早熟属于良性自限性疾病,暂时是不需要特殊治疗的,但同样需进行严密的随访观察。
二、外周性性早熟(PPP)
外周性性早熟一般是由于外源性性激素接触、或者内源性性激素异常合成和分泌引起,其治疗的核心也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对于因接触外源性性激素引起的性早熟,应及时查明原因、停止接触,包括雌激素药物(如避孕药)、含有雌激素活性的“类激素样物质”的某些滋补品(如甲鱼、蜂王浆等补品,或者人参、鹿茸、紫河车等滋补性中药)或者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如洗涤剂的降解产物-壬基酚、合成树脂原料-双酚A、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等。
对于内源性性激素异常合成和分泌引起的性早熟,应根据具体疾病选择治疗方式。比如睾丸、卵巢肿瘤,应当先通过手术和放化疗的方式进行原发性腺肿瘤的治疗。另外还有一些会引起性激素异常合成和分泌的内分泌疾病,比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家族性高睾酮血症、多发性骨纤维发育不良伴性早熟综合征(MAS)等,则需要选用抑制甾体激素合成的药物或拮抗其作用的药物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外周性性早熟不是由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提前启动所引起的,所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无效。但是随着病情进展,控制欠佳的外周性性早熟也可以转变为中枢性性早熟,此时也需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缓释剂(GnRHa)进行治疗。
写在最后
总之,性早熟的治疗应当首先明确病因,再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治疗过程中还应严格遵照医嘱,定期随访。
(本文图片来源:360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