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病,也被称之为渐冻症,我国通常将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病混用。它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之后,导致包括球部(所谓球部,就是指的是延髓支配的这部分肌肉)、四肢、躯干、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并会随着时间症状不断加重,影响生活。
运动神经元的早期症状主要包括:行走困难、容易跌倒,腿、脚或脚踝无力、手无力,言语不清或吞咽困难,肌肉痉挛,手臂、肩膀和舌头抽搐,难以抬头或保持良好姿势。所以,如果日常生活中,无意间发现突然拧不开矿泉水瓶、拿筷子不灵活、剪指甲不方便等现象,一定要重视,及时进行控制治疗。
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神经功能退行类疾病,其症状表现会随着时间逐渐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造成肌肉萎缩、无力、肌张力增高,晚期出现呼吸肌麻痹和吞咽功能丧失。运动神经元病根据发病缓慢隐袭,逐渐进展加重,运动神经元具有双侧基本对称的上或下、或上下运动神经元混合损害症状,而无客观感觉障碍等临床特征,因此,运动神经病多是症状结合相关检查进行进一步确诊。
什么人容易得运动神经元病?
运动神经元病(渐冻症)的起病年龄是四十到六十岁之间,渐冻人一般和遗传、基因缺陷、重金属中毒有一定关系,如果有这些因素,容易得渐冻人。其中四十岁以后的成年男人多发,男性多于女性,生活中也可以进行鉴别。
虽然运动神经元发展较快,症状严重,但运动神经元病也有良性病程,通过应对治疗,部分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可以得到稳定控制,甚至存活很多年。甚至有患者通过合理的治疗后,症状表现基本消失,恢复正常人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