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肌肉填进脸内 六旬老人笑容重现

2018年01月22日 858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4月20日凌晨,62岁的李钺钢(化名),醒来以后照了照镜子,惊喜地发现困扰自己数十年的嘴正过来了。而十二年来,口罩已经成了李钺钢不可或缺的“装饰”,只要出门就一定要带着。口罩下,是他歪斜的面容,以及被邻居家小孩儿嘲笑的“歪嘴”。


李钺钢不清楚的是,刚刚过去的十二小时,他的脸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医生、国内著名的面瘫重建外科专家王成元,先在李钺钢大腿内侧做一个10公分左右的切口,切取了一条16厘米长,1毫米厚,3.5厘米宽,15g重的股薄肌束。之后,李钺钢这张静默了12年的脸被打开。王成元找到一块叫口轮匝肌的肌肉,他将把股薄肌下端固定在那儿。同时,王成元将股薄肌的神经同咬肌神经吻合,并在最后给神经一个电刺激。


刷牙时发现

嘴巴“怎么都收不住水”

12年前的冬天,50岁的地质调查员李钺钢(化名)正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出差。外边天寒地冻,宾馆里面暖气十足。第二天一早,他起床洗漱、刷牙时发现嘴巴“怎么都收不住水”。李钺钢马上回北京到大医院治疗。在这家医院里,他足足治了一个月,吃药、输液、针灸都试遍了,但没任何效果。此后他跑遍了北京各大医院,拜访了各路“神医”,尝试了20多种“治疗”手段,但都没能治愈自己的疾病。严重的时候,感觉“嘴巴几乎都竖起来了”。


十二年里,李钺钢饮食备受煎熬,不敢吃干的东西,只能吃流食,有时候吃完东西还要用手抠,辅助清洁口腔。他的眼睛更加受罪。由于面部肌肉下垂,他的眼袋也下拉外翻,睡觉都合不了眼,总是流泪。晚上睡觉要拿块纱布盖着,白天要用胶带把下眼皮和脑门粘起来,这样才会感觉舒服点。也从那时起,李钺钢几乎不参加社交活动,也从亲友聚会酒桌边遁形。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他都没有办法露出快乐的微笑。脸一点都动不了,有时想笑,但却总是给人愁眉苦脸的感觉。“你总是生气的样子”,老婆常对他说,他体味到了什么是真的“哭笑不得”。


面瘫最严重后遗症

“永远失去了笑容”

正规医院无法恢复他的脸,李钺钢开始“神农尝百草”般的奔波,试遍稀奇古怪的民间偏方,足迹遍布了北京、山东、河北、河南、内蒙、安徽等地。在北京一家“面神经研究院”,他每天都去做按摩治疗:用一种粘稠绿液按照神经走向进行面部按摩。一次60元,一整年花了几万元。在安徽亳州他找到了所谓“神医”,进行点穴治疗。治了半年,又花了几万元。十二年里,在面瘫治疗上,累计花费了十七八万元以上。面瘫一点也没有恢复,他依然无法直视镜中的自己。


使李钺钢备受困扰的是他永远失去了笑容,这是面瘫最严重的后遗症。欢笑、愤怒、忧愁抑或悲伤,人脸的喜怒哀乐表情都是由面神经指挥面肌肉来完成的。当面神经或面肌肉出现疾病,面部表情不能正常表达,就表现为面瘫。一般来说,面瘫超过三年仍没恢复,面肌会出现萎缩、消失,面瘫就再也无法恢复,成为永久的后遗症。经过及时、专业的治疗,80%的面瘫患者可以恢复。但仍有20%-3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有一小部分患者,几乎没有任何恢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恢复100%的笑容

目前医学水平没法达到

今年3月5日,李钺钢十二年的心愿有了转机。他找到了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医生王成元。在详细了解病情之后,王成元决定为李钺钢实施“游离股薄肌移植面瘫动力重建”手术。简单地说,通过手术,移植腿上的一条薄薄的肌肉到面部,让这条肌肉在脸上运动起来,患者也就可以重新焕发笑容。但这种手术难度非常高,需要十几个人的医护团队协作,在患者面部和腿上同时进行,整台手术需要将近10多个小时。


在手术前一天准备中,王成元仔细地和李钺钢谈了手术如何进行,同时做了面部肌肉运动测量。他要根据李钺钢健康侧面部运动模式,来设计移植肌肉运动方向。患者常常会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希望完全治愈瘫痪的脸,恢复100%的笑容,但这是目前医学水平没法达到的。手术重建能够恢复主要表情,很难达到尽善尽美。患者有时候过高的要求,让王成元很无奈,有很多患者苛求一些医学水平无法达到的目的,而错过早期治疗的机会。如果和患者无法达成手术目的的一致,王成元会暂时推迟手术计划。


患者超过55岁

会影响手术效果

“这种手术只有具备高水平显微外科技术的医生,才有可能完成”,王成元向南都记者介绍,国内能够完成这种手术的显微外科医生只有个位数。对于手术适应症来说,年龄并不是这台手术的决定性因素,但王成元把55岁定作一条分界线。“我们最早的时候觉得55岁以上的患者手术效果不好”,年龄大的患者血管会老化,加上一些人有抽烟喝酒的不良生活习惯,对手术成功和效果都有影响。


但李钺钢今年已经62岁了。“我计划为一位62岁的面瘫患者进行股薄肌移植手术,您有什么建议?”王成元给自己在美国的导师———哈佛大学眼耳鼻喉医院面部神经重建中心的H ardlock教授写了一封信。教授的回信坚定了他的信心:“面瘫对人生而言是灾难性的,笑容重建手术能够极大地改善他的生活,如果他还有超过10年以上的生命,手术对他来说是绝对值得尝试的。”


面孔

王成元是头颈显微重建外科医生,他擅长各类皮肤、骨骼、神经肌肉等移植手术。他曾在北京医科大学硕博连读5年,分别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安德森肿瘤医院和哈佛医学院深造访学。其间操作过至少400例小鼠肺移植,他才熟练掌握了显微外科技术。


微笑修复师背后:

操作至少400例小鼠肺移植才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


组织移植过来的填充物

不能帮助患者重建运动表情

实际上,面瘫治疗并不是王成元的原本专业。他的博士专业方向是头颈肿瘤外科。当他2005年博士毕业,中国头颈肿瘤外科切除手术已经达到一个高度,但切除后针对缺损的治疗水平还很落后。于是10年前,王成元开始利用显微外科移植的技术,将身体其他部位带有血管、神经的组织移植到头面部位,填塞肿瘤切除之后的缺损。


王成元的组织移植手术,让头面部肿瘤患者获得了满意的外形。但是,这些移植过来的填充物不能帮助患者重建运动表情。患者的脸安静时候看不出缺陷,但是笑的时候还是瘫痪。于是王成元开始阅读国外的医学文献,发现有一些手术,能够“既填塞面部的轮廓,也恢复笑容”。依着这条路,王成元的专业方向转向了面部功能动力重建,俗称笑容重建或面瘫重建。


不同的微笑类型

手术的方案也不一样

王成元介绍,67%的人的笑容,是口角上扬不露齿。有31%的人的笑容,是口角上扬微露齿。还有2%人的笑容是好莱坞式全口笑。不同的微笑类型,参与运动的面肌不一样,运动方向不一样,手术的方案也不一样。王成元介绍,手术要将“新来”的肌肉,占据萎缩肌肉的位置,与健康侧表情对称,恢复术后协调的面容。“首先看的是患者笑的类型,然后看患者笑的幅度”,王成元告诉南都记者,“想有大幅度表情,需要长肌肉,如果天生表情幅度不大,短肌肉移植就足够”。露齿笑的患者,手术需要增加向上的运动力量。“这要把肌肉展得比较平,或者把股薄肌分出一部分”,王成元说。


“肌肉移植技术的出现,把面瘫治疗推向一个新的里程,可能在未来五年内肌肉移植手术本身不会有太大飞跃,下一步需要精确地调控移植肌肉,实现表情更精细和灵活的控制”,王成元说,“人脸上有19块肌肉,而我们只是移植了一块肌肉,替代了一组运动。理想的治疗是能够重建多组肌肉协同运动,这才能实现表情的精准控制,让患者实现深度的社会交流。这需要再生医学研究取得突破,而不单单依靠外科技术”。


揭秘

十二小时手术时间面瘫患者脸部经历了什么

4月19日,是李钺钢的手术的日子。清晨7点,他被推进了手术室准备,10点手术开始。12个小时后,李钺钢回到病房。次日清晨醒来,他照了照镜子,惊喜地发现困扰自己数十年的嘴正过来了。他不清楚的是,在这12个小时中,王成元经历的是什么。


从大腿内侧切取

一条15g重的股薄肌束

手术过程中,王成元先要在李钺钢大腿内侧做一个10公分左右的切口,找到股薄肌,确认肌肉的血管和神经———鲜红色的是动脉、暗红的是静脉,包裹着一层白色胶冻一样的“微细金属丝”就是神经。王成元从李钺钢腿部,切取了一条16厘米长,1毫米厚,3.5厘米宽,15g重的股薄肌束。


肌肉部分完成之后,王成元将“转战”脸部。他在李钺钢的耳根下颌部打开李钺钢静默了12年的脸。这个位置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李钺钢的面孔,不至于留下明显的伤疤。接下来,王成元要确定移植的肌肉将安放在哪里,特别是股薄肌下端如何与嘴巴的周围固定,这是手术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因为无法在面部做手术切口,对于手术大夫来说,移植肌肉下端的固定视野相对差,精准地找到固定位置需要高度耐心。“如果肌肉固定位置有错误,恢复运动后李钺钢的嘴唇就会往外翻,很不美观”。王成元要找到一块叫口轮匝肌的肌肉,他将把股薄肌下端固定在那儿。


固定肌肉位置

在半小时内完成

2007年,当王成元刚开始做这种手术时,光是肌肉位置固定这个步骤就需要约三四个小时。一旦位置错了,修复微笑的努力也就都前功尽弃了。他唯有不断重来,先在内侧先缝上5根线,牵引线使肌肉形成一个自然的表情,以此确定固定位置。这迷之微笑出现在患者脸部,全靠外科大夫一双巧手。现在王成元已经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固定了。


完成肌肉内侧的固定,王成元将上侧稳稳固定在耳前或者颧弓附近颞肌筋膜上,并将股薄肌上的血管同面部血管吻合,有了血运,股薄肌才能保持鲜嫩如初;同时,王成元将股薄肌的神经同咬肌神经吻合,并在最后给神经一个电刺激,如果股薄肌出现了不同程度收缩,手术就几乎完成了。


现在,李钺钢每天都照照镜子,看着自己正过来的脸一天天笑意渐深。“患者自身的努力非常重要”,王成元说。3个月后,他将开始面部的恢复性训练。要等上1-2年,他“搬家”的大腿股薄肌才会适应新居,形成稳定、灵活的收缩,这时候李钺钢将更自由地控制自己的表情。


数据

每一年全国有30多万患面瘫病人发病

根据王成元估计,每一年全国有30多万患面瘫病人发病,其中适用于微笑重建手术的面瘫患者大约每年有3000-4000人。而一个重建外科医生整个职业生涯中,能够完成的各类手术量大概在五六千例。


对王成元而言,笑容重建手术只是他诸多临床手术中的一部分。“移植术后需要监测3-5天,万一吻合血管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每天的工作充满挑战和风险”,王成元说。他的手术患者一般都是得病2-3年以上,确定无法恢复后,再考虑肌肉移植手术。截至目前,他完成了八十多例肌肉移植手术,为患者修复了微笑,最久的已经30年“笑不动”了。


背景

合适移植的肌肉医学界找了几十年

实际上,重建笑容手术,在医学界已经探索了几十年。例如借用咬肌(咬牙时,能在腮部看到鼓起来的肌肉)的一部分缝在口角上。患者靠咬牙拉动咬肌,从而带动口角轻微运动。“这是早期借用局部肌肉重建面部运动的一次探索”,王成元说,但该手术让患者口角横向运动,并且运动幅度有限,术后患者满意程度不高。


后来,医学界又尝试了位于太阳穴附近额头两侧、咬牙会变硬的颞肌。颞肌属于咀嚼肌。早期的颞肌手术劈开颞肌一条,医生会将这一条肌肉从上对折翻过来,再缝在口角上。这种设计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笑容,但颞肌转位对折之后,原来的部位就形成一个凹陷,非常难看。另外,颞肌下翻之后,肌肉的长度损失了很多,术后面部力量也不够。“虽然此后颞肌手术出现改进,包括顺行的移动,但该类手术整体效果仍旧不尽人意”,王成元说。


采用人脸局部肌肉转移的手术局限很大,容易形成供区的凹陷,也影响了人脸其他肌肉功能发挥。1971年,一个名叫汤普森的医生提出一种设想,针对面部缺少运动肌肉部位,针对性进行肌肉移植恢复面瘫的表情。“这是现代的面瘫重建思想”,王成元说。日本东京大学整形重建外科海瑞教授几经探索,将目标锁定在了大腿内侧的一块条状肌肉上(股薄肌)。


股薄肌带有适合移植的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通过外科手术,将这个肌肉的血管和神经的吻合到面部,恢复了血运,肌肉就在面部成活了;神经和面部神经对接生长到一起,肌肉就可以受指挥运动,也就出现了表情。1976年,海瑞教授成功完成了世界第一例股薄肌移植面瘫重建手术,这是面瘫动力重建里程碑手术。


王成元要给李钺钢做的笑容重建手术就是对海瑞教授手术的进一步改进术式。“海瑞教授成功解决了面部的动力和表情重建的问题”,王成元说,“我设计的原理和海瑞教授的描述没根本变化,只是在肌肉形状和位置上有一定改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