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科学防治大肠癌
2022年07月11日 472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6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数据统计显示,大肠癌已经超过胃癌成为我国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四位的肿瘤致死性因素。
在我国,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饮食习惯的变化,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其总体发病率为29.51/105,在东部沿海地区或上海等经济发达城市其发病率更高。大肠癌也是与年龄相关的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逐渐升高。 02 危险因素可致癌
总体而言,大肠癌与饮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遗传因素等相关。如高脂、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油煎炸食品、食盐和腌制食品等会促进大肠癌的发生。缺少体力活动、梨形肥胖容易发生大肠癌,而有规律的体力活动可降低结肠癌发病危险。遗传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约20至30%的大肠癌有家族史,10至15%的大肠癌为遗传性大肠癌,家族中直系亲属罹患肠癌的人数和肠癌风险直接相关,如1名一级亲属患大肠癌增加3倍,如其发病年龄小于45岁则增加5倍,2名一级亲属患大肠癌增加9倍。
03 如何预防大肠癌
在所有的恶性肿瘤之中,第一个可防可治的就是大肠癌。绝大多数散发性结直肠癌(约占80至85%)来自腺瘤癌变。据估计,肠道息肉发展成为早期癌的时间大约为10年,这让大肠癌防治成为可能。三级预防在肿瘤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肠癌而言,I级预防就是减少大肠癌发生的可能性,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有可能发展为肠癌的病变,如肠息肉及早肠镜下切除,溃疡性结肠癌积极规范的治疗。II级预防就是警惕大肠癌的信号,如便血、排便习惯或排便规律的改变、大便变细等,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普通人群推荐45岁开始进行一次肠镜筛查,以后每3至5年复查一次肠镜。有家族史的人群筛查年龄要更早。III级预防就是肿瘤发生后进行积极的规范治疗、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04 规范治疗是关键
万一罹患了大肠癌也不要过度惊慌。大肠癌总体来讲是一个潜在可治愈的疾病,通过合理的运用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措施可以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治愈率。2019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癌的肿瘤学年鉴报道了2008至2017年该院治疗的18364例大肠癌患者数据,总体1年、3年、5年的生存率为89.99%、73.76%和64.55%。经过手术治疗的大肠癌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25%、82.76%、73.87%。对于发现已是局部晚期的患者采用新辅助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66.69%。这个应该是国内目前为止的最大单中心预后随访数据,与欧美等国际最好的肿瘤中心治疗效果基本一致。这是建立在严格的术前评估、规范化手术和合理使用放化疗基础上的。总而言之,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需要积极重视和预防大肠癌,及早阻断大肠癌的发生,如果万一罹患大肠癌需要积极规范化治疗争取获得长期生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