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色诊病

2018年07月26日 759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望色诊病

 

中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这就是望、闻、问、切,简称四诊。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的神、色、形、态的变化;闻诊就是医生凭听觉和嗅觉辨别病人的声音和气味的变化;问诊即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目前症状及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包括切脉和按诊,是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手、腹部、四肢及其它部位以诊断疾病的方法。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肺病科陈宪海

中医学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认识到人体的外部表现可反映内在脏腑、经络、气血的变化。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五脏为中心,与六腑相表里,通过经络与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密切联系,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人体的外部表现,特别是精神、面色、舌像的变化,与内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关系密切。因而,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变化,可以诊察内在的病变。

望诊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列为四诊之首。通过“望而知之谓之神”的说法,我们可以想到历代医家对望诊的重视程度。

望诊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全身望诊(望、色、形体、姿态)、局部望诊(望头面、五官、躯体、四肢、二阴、皮肤)、望排出物(望痰涎、呕吐物、大便、小便等)、望小儿指纹、舌诊等五个部分。

我们今天主要讨论通过望面色诊断疾病。即望色。

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主要是面部皮肤)的颜色和光泽的变化,用以诊察病情的方法。可按此了解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病性的寒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

色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望色诊病的详细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五脏生成篇》中描述了五脏常色、病色、死色的具体表现,《灵枢·五色》则详细记述了面部分候脏腑的部位。由于色诊在临床诊病中有重要价值,故受到历代医家的普遍重视。

为什么望色主要观察面目呢?这是因为:1、由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面部的血脉丰盛,为脏腑气血之所荣;2、面部皮肤薄嫩,其位最高,其色泽变化易于外露;3、易于观察。

面色分为常色与病色。

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

表现为面部皮肤光明润泽,是有神气的表现,显示人体精充神旺、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正常。

中国人属于黄种人,其正常面色应是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这就是有胃气、有神气的常色。但是由于体质禀赋不同,有人可能偏红、偏黑或偏白;由于生理活动的变化,有时可能偏青、偏白、偏红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所以不论何色,只要有神气、有胃气,便是常色。所谓有神气,即光明润泽;所谓有胃气,即隐约微黄,含蓄不露。

常色可分为主色和客色。

主色是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个体素质,一生基本不变。故称为主色。

古人根据五行理论把人的体质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类型,并认为金形人肤色稍白,木形人肤色稍青,水形人肤色稍黑,火形人肤色稍红,土形人肤色稍黄,此即为主色。

客色是因季节、气候、饮食等不同而发生正常变化的面色。即《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说:“四时之色,随四时加临,推迁不常,故为客色也。”因人与自然相应,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面色也可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根据五行理论,春应稍青,夏应稍赤,长夏应黄,秋应稍白,冬应稍黑,四季皆黄。又,天热则脉络扩张,气血充盈,面色可稍赤,天寒则脉络收缩,血行减少而迟滞,面色可稍白或稍青。人的面色也可因情绪变化、剧烈运动、饮酒、水土影响等而发生变化,但只要明润含蓄,均非病色。

病色指疾病时的面部色泽。

一切反常的色泽都属病色。病色的出现,不论何色,或晦暗枯槁,或鲜明暴露,或虽明润含蓄,但不应时应位,或某色独见,皆为病色。

病色反映脏腑精气受损,胃气不能上荣。

病色又有恶善之分。

善色即面色光明润泽。说明虽病而脏腑精气未衰,胃气尚能上荣于面,称为“气至”。属新病、轻病、阳证,易于治疗,预后较好。

恶色即面色枯槁晦暗。说明脏腑精气已衰,胃气不能上荣于面,称为“气不至”。属久病、重病、阴证,不易治疗,预后较差,故称恶色。

五色主病。

病色可分为白、黄、赤、青、黑五种,故审察面部的色泽变化,又称“面部五色诊”。 不同病色分别见于不同脏腑和不同性质的疾病。具体表现和主病如下:

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

白色为气血虚弱不能荣养机体的表现。阳气不足,气血运行无力,或耗气失血,致使气血不充,血脉空虚,均可呈现白色。

如面色 白而虚浮,多为阳气不足;面色淡白而消瘦,多属营血亏损;面色苍白,多属阳气虚脱,或失血过多。

黄色主湿证、虚证。

黄色是脾虚湿蕴表现。因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或脾虚失运,水谷精微不得化生气血,致使肌肤失于充养,则见黄色。

如面色淡黄憔悴称为萎黄,多属脾胃气虚,营血不能上荣于面部所致;面色发黄而且虚浮,称为黄胖,多属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所致;黄而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为湿热熏蒸所致;黄而晦暗如烟熏者,属阴黄,为寒湿郁阻所致。

赤色主热证。

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而血脉充盈,血色上荣,故面色赤红。

热证有虚实之别。实热证,满面通红;虚热证,仅两颧嫩红。此外,若在病情危重之时,面红如妆者,多为戴阳证,是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

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证、惊风证、肝病。

青色为经脉经阻滞,气血不通之象。寒主收引主凝滞,寒盛而留于血脉,则气滞血瘀,故面色发青。经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故痛也可见青色。肝病气机失于疏泄,气滞血瘀,也常见青色。肝病血不养筋,则肝风内动,故惊风(或欲作惊风),其色亦青。

如面色青黑或苍白淡青,多属阴寒内盛;面色青灰,口唇青紫,多属心血瘀阻,血行不畅;小儿高热,面色青紫,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明显,是惊风先兆。

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痛证及瘀血证。

黑为阴寒水盛之色。由于肾阳虚衰,水饮不化,气化不行,阴寒内盛,血失温养,经脉拘急,气血不畅,故面色黛黑。

面黑而焦干,多为肾精久耗,虚火灼阴,目眶周围色黑,多见于肾虚水泛的水饮证;面色青黑,且剧痛者,多为寒凝瘀阻。

望色注意事项:

1.注意病色与常色的比较 目前,中医临床上尚无统一的望色客观标准,因此,望色时一定注意把病人的面色与其所处人群的常色比较来加以判断。如所诊病人属局部色泽改变,还应与其自身对应部位的正常肤色进行比较。如病情复杂、面色与病性不符时,应尽量全面观察病人体表色泽,并结合其他诊法综合分析判断。

2.注意整体色诊与分部色诊相结合 强调望诊应以病人的整体面色(或肤色)为主,以面色的荣润含蓄或晦暗枯槁作为诊断疾病、判断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的重要依据。《内经》中面部分部色诊理论和前人根据五行学说提出的五色生克顺逆理论可作为临床诊病的参考,但不可机械刻板,必须四诊合参,灵活应用。正如《望诊遵经》所言:“倘色夭不泽,虽相生亦难调治;色泽不夭,虽相克亦可救疗。”

3.注意面部色泽的动态变化 疾病是动态变化的,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病情的变化,病人的面部色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强调动态变化,就要求医生要用动态的观点认识问题,辨证识病。具体可参考《望诊遵经》“望色十法”。

4.注意非疾病因素对面色的影响 面部色泽除可因疾病发生异常变化外,还可因气候、季节、光线、饮食、情绪等非疾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故望色诊病时,应注意排除上述因素的干扰,以免造成误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