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也会患腰椎间盘突出吗?

2018年07月25日 697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近些年来,中学生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也不少,年龄一般在13~18岁,以"豆芽菜"体型和"肥胖"体型者多见。患者常自述腰痛不适,上课久坐后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在体育活动后或摔伤后出现下肢放射痛,症状时轻时重,一般疼痛较轻,并发症较少,临床常误诊为腰肌纤维炎,常规治疗效果不佳。中学生在青春期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晏怡

        1.发育过快

        近2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广大青少年的青春期普遍提前,平均身高比20年前提高5厘米左右。具体看来,女孩子在11~14岁,男孩子在12~15岁左右,身高快速增加,软骨板骨化迅速,椎间盘发育不完全,髓核含水量较高,而胶原蛋白含量较少,椎间盘的柔韧性不足。腰部肌肉的力量也明显不足,在突然的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椎间盘突出。

        2.运动过少

        现在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除一日七八节课外,每日还留有大量作业,坐姿时间过长,而运动的时间相对减少,引起腰部肌肉劳损,也不利于钙质的吸收,影响骨骼的发育。

        3.婴儿时期爬行少

        人类的脊柱有4个正常的生理曲度,婴儿在正常爬行过程中抬头向前看,有利于颈椎前曲生理曲度的形成;同样,爬行中腹部下垂可帮助腰椎生理前屈的形成。现在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几个大人照看1个孩子,孩子爬行的机会很少,动不动就被家长抱起来,稍稍能站立时就放在学步车中走路,对孩子的正常生理曲度的形成非常不利,到十几岁时负重增加了就容易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

        而且,中学生处于好动时期,有很多腰椎间盘突出症学生患者是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腰部损伤而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这是因为椎间盘具有缓冲暴力,减轻振荡的作用,由于经常受到体重、肌肉和韧带张力的影响和挤压,当进行诸如跑跳或负重等体育运动时,易使纤维环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破裂,使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根,产生腰腿痛症状。因此,外伤尤其是积累性损伤,是引起纤维环破裂椎间盘突出的诱因。

        在体育运动中,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原因有:

        ①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够;

        ②腰部活动不当;

        ③腰部负荷较大的运动或训练中,缺乏腰部保护措施;

        ④自我保护观念不强。

        因此,为了更好地避免体育运动中损伤腰部, 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无论何种体育运动,在正式开始前均应对脊椎、四肢进行由小幅度到大幅度、由慢到快的准备活动,以腰部充分活动、四肢关节灵活为度。

        在体育运动中,应合理安排腰部运动量,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并在运动中有一定时间的间歇,以避免腰部过度疲劳。

        注意运动姿势。应注意所有体育运动均涉及脊椎的姿势是否正确,尤其是体育运动中的腰部状态,应尽力保持其自然体位。

        在腰部负荷较大的体育运动中,应加强腰部保护措施。如进行举重等运动时,应佩带宽腰带或弹性的腰围,其不仅能够起到加强腰部肌肉力量的作用,而且可适当限制腰椎的过伸或过屈活动,从而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应及时、正确治疗腰部损伤,在腰伤未愈的情况下切不可继续训练,以免反复损伤,迁延难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