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腹腔镜ALPPS治疗传统手术不可切除的广泛肝脏转移瘤

2020年03月05日 826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患者54岁男性,因“胸腺瘤术后发现肝占位1月”入院。患者因“前纵膈肿物”于2018年10月15日于当地医院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B2型胸腺瘤,术后补充放疗28次。1月前于当地医院体检行腹部B超发现多发肝占位,考虑肝转移瘤可能,为求手术治疗来我院。

强化CT提示:病变位置广泛,占据肝脏2,3,4,5,6,7,8段,侵犯肝中静脉可能。多学科讨论结果:病变性质考虑胸腺瘤肝转移可能性大,建议行ALPPS或放化疗。为追求根治性治疗效果,向家属交代治疗选择后决定行腹腔镜ALPPS,一期手术腹腔镜下局部切除S2及S3病灶(红色剪头),同时结扎门静脉右支(RPV)并于门静脉矢状部右侧离断部分肝实质;二期手术行肝脏右三区切除术。ALPPS是指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分阶段肝切除术(associating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ligation for staged hepatectomy,ALPPS),常用于因剩余肝体积不足无法通过传统手术切除的较大肝脏肿瘤,但手术风险高,对术者技术要求极高。

一期手术

腹腔镜探查:可见突出肝表面的S3,S7,S8段病灶,S2病灶表面不可见

建立腹腔镜下肝门阻断带备阻断

腹腔镜超声标记S3及S2病灶(红色剪头)位置,分别局部切除

切除胆囊,解剖第一肝门,游离出右肝动脉(RHA),高位游离出右门静脉(RPV)主干,注意保护尾叶肝蒂,双重hemolock夹闭RPV

于镰状韧带右侧行肝实质离断,并离断发向S4的4支肝蒂,结束一期手术

术后标本如上图,S3病灶直径5*4cm,S2未见明确肉眼肿瘤,病理结果:S3段病灶为胸腺瘤B2型肝转移,S2段肝脏未见明确肿瘤细胞。手术时间3小时,出血100ml

术后第1天拔除胃管、尿管,进流食;术后第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无胆漏及腹腔感染。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8天及第14天复查CT,可见肝左外叶迅速增生,右肝病灶有所缩小(上图中红色剪头为离断的S4肝蒂)

左外区肝体积增生情况如上图,手术左外区肝体积98.2ml(占SLV:7.1%),术后第3天为388.1ml(占SLV:28.2%,增长295.2%),术后第8天为441.6ml(占SLV:32%),术后第14天为465.8ml(占SLV:33.2%)。患者无乙肝背景,ICGR15为2.9%,决定行二期荧光腹腔镜肝右三区切除术

荧光模式下见肝表面转移病灶显示良好,同时S4荧光显像,考虑为一期手术离断4段肝蒂及肝劈离所致,正好可作为肝右三区切除的切除边界

由于炎性反应,腹腔粘连严重,尤其第一肝门、第二肝门;左肝短期内快速增生导致肝门向右侧明显转位,无法显露及分离右侧肝周韧带及肝短静脉,决定行前入路肝切除

闭合器离断右侧肝蒂

沿一期手术肝脏离断处继续行肝实质离断,术中以荧光作为S4切除边界,由于炎性反应,肝脏断面明显渗血

切肝结束后,由于炎性反应及肝脏转位,右侧肝短静脉及右肝静脉无法分离出来,为保证安全决定开腹进行上述静脉处理,去除标本后肝断面可见右肝静脉(RHV)及中肝静脉(MHV)断端

切除标本,荧光模式下可见肝表面病灶及S4显影。手术时间6小时,出血800ml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5天拔除引流管,10天拆线出院。拔管前复查强化CT见上图。

总结

1、腹腔镜部分ALPPS对患者肝脏及全身创伤较小,与完全肝脏离断相比,术后胆漏风险低;
2、腹腔镜部分ALPPS一期术后第3天肝体积增长情况已近峰值,之后肝体积增长较慢;
3、本例手术中,荧光腹腔镜可较好显示肝脏转移瘤和S4边界,有利于肝右三区切除过程中引导肝实质的离断方向;

4、最后感谢MDT中心黎功主任、卢倩主任、项灿宏主任等等各位主任的指导和帮助!

术者简介:
  王学栋医生,肝胆胰外科博士后,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中心主诊医师,擅长肝脏、胆道、胰腺和脾脏疾病的精准微创手术,尤其擅长:1、肝脏、胆囊、胰腺各类良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切除;2、微创胆囊切除术治疗各类复杂急性期胆囊结石胆囊炎,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息肉;3、腹腔镜免T管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4、经皮胆道镜微创手术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5、靶向和免疫药物治疗晚期肝胆肿瘤。门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出诊地点:门诊楼二层。

医院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立汤路168号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