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儿童皮肤过敏
2017年02月09日 1294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所谓过敏,是指人体接触到本来对人体无害的物质(事物或空气的过敏原),会制造一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产生不寻常的免疫发炎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反应称为过敏。
皮肤过敏症状通常呈现为几种形式,一种是感知症状,如刺痒、紧绷;一种是外显症状,如泛红,脱屑,红肿等,当然更严重的是两种症状都有。儿童皮肤过敏症状表现包括一般症状和行为改变两个方面,常在儿童接触过敏原半小时至数小时后出现。
儿童皮肤过敏一般表现为面颊、鼻头及耳垂潮红,耳道湿润,耳痛,鼻塞,打喷嚏,黑眼圈,眼睑肿胀、下垂,头痛,唇干,皮肤干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现皱纹,臂、腿或关节处有湿疹,反复感染等。
不同年龄组的儿童,过敏后外在行为表现各异。
0~1岁婴儿组:持续哭喊或尖叫,不能进食或需要不停地进食,烦躁或极度萎靡,入睡困难或嗜睡,不愿被抱,摇头等。
1~3岁幼儿组: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过分活跃,乱蹦乱跳,撞床,疲劳,蜷缩在桌椅下、床底下或家具内等黑暗的角落里,拒绝被接触,不愿穿衣、脱衣,等等。
3~6岁儿童组:情绪和行为突然改变,多动,不能安静地坐着吃饭、听故事或看电视节目,烦躁,疲劳,违拗,沮丧,有攻击行为,摇晃腿,嗜睡或梦魇,写字或画画时不能在一水平线上进行,或字越写越大并往上翘(兴奋型),或字越写越小并往下降(抑郁型),间歇性讲话困难,5岁后还尿床等。
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新妈妈们要知道哪些食物会引起宝宝过敏。这些食品主要有富含蛋白质的牛奶、鸡蛋;海产类的鱼、虾、蟹、海贝、海带;有特殊气味的葱、蒜、韭菜、香菜、洋葱、羊肉;有特殊刺激性的辣椒、胡椒、芥末、姜;可生食的食物如番茄、生花生、生核桃、桃、柿子;富含细菌的食物如死鱼、死虾、不新鲜的肉;含霉菌的食物如蘑菇、米醋;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蛤蚌类、鱿鱼、乌贼;种子类食物如各种豆类、花生、芝麻。
给宝宝添加辅食要少量少种类的添加。第一次给宝宝添加的辅食要易于消化而又不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通常为谷类,其次是蔬菜和水果。一般六个月以后再给宝宝添加固体食物,如鸡蛋、鱼、花生、麦类等食物,不要过早也不要太迟。宝宝的饮食要清淡,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在宝宝的过敏现象好了以后,妈妈也要长期观察宝宝的愈后情况:像对牛奶、鸡蛋过敏的情况,在宝宝十四个月后会慢慢消失;而对花生和海鲜类食物过敏的情况往往会伴随一生。
孩子一般容易患有以下过敏皮肤疾病:
第一,最常见的,是干性湿疹,也可以定义为干燥性皮炎。因为尤其在早春,天气的特点是天气干、比较凉、风比较多。所以这时候我们生活环境里的空气特别的干燥,孩子因为皮肤比较娇嫩,所以他皮肤的保湿作用差,经常会出现皮肤干燥,他的表现是小脸蛋、肩膀、胳膊腿外侧,摸着皮肤有点发糙,白天没有事,晚上脱了衣服后就在皮肤上挠,接下来有点发红,里面有小丘疹,甚至有抓痕,有结痂。实际上,这跟吃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跟生活环境有关系。
第二,是热痱。夏天气温高,汗液分泌过多,汗液蒸发不畅,导致汗孔堵塞,而阻塞的汗腺还在分泌汗液,使汗管破裂汗液外溢渗入周围组织,刺激皮肤就形成了痱子。长了痱子后,宝宝皮肤瘙痒,烦燥不安,如果抓破皮肤,还可能引起皮肤发炎。
第三,尿布疹,宝宝较小,饮食是以流食为主,所以大小便的次数较多,大小便中的一些成份会产生刺激皮肤的物质,如果不及时更换尿布,用不了半天时间臀部皮肤即会被腐蚀,开始是接近肛门周围的皮肤发红、肿胀,逐渐发展到小皮疹、水疱、皮肤擦烂脱皮、露出皮下鲜肉。这即是平时所说的臀红。
第四,晒伤,宝宝要经过晒太阳,才能促进钙质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生长,但夏季阳光太强,宝宝娇嫩的皮肤绝不能直接在太阳下晒,免得晒伤皮肤。晒伤的皮肤会出现红、肿、热、痛,随后出现水疱,脱皮,给宝宝带来痛苦。
第五,湿疹,湿疹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发生在宝宝的下颌、面颊、头顶、屁股,以及四肢弯曲等部位。湿疹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红色丘疹高出皮肤,局部有渗出或糜烂,时常反复发作,严重的可波及全身,并发细菌或真菌感染;湿疹常引发局部瘙痒,影响宝宝的饮食和睡眠,宝宝表现为烦躁不安、大哭大闹。宝宝发生湿疹的原因非常复杂,较常见的原因是先天性过敏体质受到致敏因子的刺激而发病。致敏因子中最常见的是食物过敏,如牛奶、鱼肝油、鱼、虾、羊肉等。
第六,脓疱疹,脓疱疹又叫黄水疮,是夏季幼儿很容易得的一种皮肤病,属于一种细菌性感染。这种疮有传染性,会越长越多。此病大多在春季开始上升,夏季可达到高峰。疹子多长在宝宝的头、脸、颈、背等处,也可蔓延全身,脓疱表皮薄,大小不等,周围无红晕,较周围皮肤稍隆起,疱液开始呈现黄色,慢慢浑浊,大疱破裂后可见鲜红色湿润的基底面,此后可结一层黄色的薄痂,痂皮脱落后不留痕迹。轻症宝宝没有全身症状,若不及时预防和治疗病情加重即可并发周围淋巴腺炎、疖肿、败血症及急性肾炎。如有并发症可产生发烧或全身症状。
第七,沙土性皮炎,夏季是儿童患沙土性皮炎的多发季节。沙土性皮炎,医学上称为幼儿丘疹性皮炎又叫摩擦性苔藓样疹,好发于2至15岁的儿童。其病因是由于宝宝皮肤娇嫩,皮肤受到水、沙土、肥皂的多次刺激摩擦后,防御机能降低,加上夏天强烈的阳光照晒以及汗液浸渍,从而导致皮肤发炎。沙土皮炎初起表现为手背、手腕处出现许多密集的如针尖或粟粒大小的丘疹、小水疱,局部灼热、刺痒,常常影响患儿睡眠。有的患儿不仅手背、手腕部位,而且在前臂,甚至大腿、臀部出现皮炎。最初皮损为针头到米粒大小肤色或淡红色小疙瘩,散在或密集不融合,以后由于搔抓皮损处可融合成片、结痂,这种病不发生水疱、流水,宝宝有轻度痒感,1个月左右可逐渐自愈。
第八,虫咬性皮炎,是夏季皮肤科常见病症,皮肤被叮咬后可出现疱疹或水疱;损害中央可找到刺吮点,像枕头大小暗红色的淤点,宝宝常会感觉搔痒、烧灼或疼痛,从而发生出烦躁、哭闹等情况。如果症状严重,宝宝可表现为眼睑、耳廓、口唇等处明显红肿,甚至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引起虫咬性皮炎的昆虫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有蚊子、臭虫、跳蚤、螨虫、飞蠓(小黑虫)、黄蜂等。
当代社会环境的改变,造成当今过敏病症的急剧增加。预防重于治疗,过敏病症的产生是受到遗传体质和外在环境刺激的影响,婴幼儿时期外在过敏源越高,未来发生过敏疾病的机会和过敏的严重程度都会增加。所以做好过敏源和非过敏源的避免,注意副食品的添加,可减少或延缓宝宝过敏疾病的产生。对于已经有过敏史的宝宝,除了环境的改善之外,妥善使用药物也是很重要的。只要能够及时发现并做治疗处理,一般来说,病情都可以得到改善,这些是需要患儿、家长和医师共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