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治疗Dandy-Walker综合征
2019年01月14日 496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神经内镜治疗Dandy-Walker4例
谢国强 陈晓雷
(衷心感谢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陈晓雷教授指导)
Dandy-Walk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以正中孔、侧孔闭锁和小脑发育障碍为特征的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为常染色体变异所致,常伴有其他器官畸形。最早于1914年由Dandy和Blankfan报道,1942年Taggart和Walker报道了3例先天性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侧孔闭锁的病例,并进一步阐明了该病系胚胎5~12周第四脑室渗透性损伤和小脑蚓部发育不全所致,支持Dandy阐明的发病机制。由于充分认识到Taggart和Walker对此病症的贡献,Benda将其正式命名为Dandy-Walker综合征。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神经外科谢国强
关于Dandy-Walker综合征的发病机制,目前多认为是在第四脑室正中孔形成以前开始的。推测是由来自菱脑顶部的斜形唇不能完全分化,来自翼板的斜形唇的神经细胞不能进行正常增殖和移行,造成小脑蚓部发育不全和下橄榄核的异位。本病可以见于任何年龄, 但以儿童期多见,该病的新生儿发病率在1/25,000~1/35,000之间,女婴多见,男女病例之比为1:1.5,约占儿童先天性脑积水的2 ~4%。Dandy-Walker综合征作为一种先天性疾病,因患儿出生时即头大畸形,并发育迟缓,85%在1岁之前得到诊断。
Dandy-Walker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为:①脑积水和颅内高压表现。②小脑症状:如躯干及双下肢共济失调,走路、站立不稳,宽基步态,眼球震颤等。③其他神经症状如精神运动发育迟滞、展神经麻痹和智力低下、癫痫发作,严重者可出现痉挛状态,还可能压迫脑干呼吸中枢致呼吸衰竭而死亡。Dandy-Walker综合征常合并有其他畸形,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非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对于妊娠期孕妇,产前超声检查以胎儿颅部横切第四脑室平面为标准切面(图像上显示侧脑室前角、透明膈、大脑脚下部 小脑及颅后窝池)。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主要依据:小脑蚓部完全缺失,第四脑室直接与扩张的颅后窝池相通,颅后窝池深度测值>10mm。但对18周前诊断Dandy-Walker综合征应慎重,因正常胎儿到妊娠18周时蚓部才能完全闭合。该疾病典型的影像学特征为:①颅后窝巨大蛛网膜囊肿并与四脑室相通,囊肿呈现脑脊液信号,小脑幕及窦汇受压抬高;②小脑蚓部发育障碍或缺如,可伴小脑半球发育不良,脑干受压向前移位;③幕上脑室系统扩大,即合并脑积水。然而,借助常规MRI或CT影像,均很难清晰显示正中孔的闭锁。往往会因中脑导水管扩大而误诊为交通性脑积水,并导致选择脑室腹腔分流作为首选治疗。而我们借助MRI特殊序列(如3D-SPACE序列),可以清晰辨认造成正中孔闭锁的隔膜,从而证实该疾病属于梗阻性脑积水,并进而选择经颅内镜三脑室底造瘘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Dandy-Walker综合征的治疗主要为外科手术,治疗目的为缓解颅高压,在侧脑室与第四脑室囊肿和蛛网膜下腔之间建立脑脊液通路。手术方式以往主要有后颅窝囊肿造瘘及切除术、脑室-腹腔分流术、囊肿-腹腔分流术和侧脑室囊肿-腹腔双分流术。相对于开颅手术,分流术损伤小,可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但分流手术并发症较多,如感染、分流管位置不当、堵塞、移位等,并容易因幕上、幕下压力差而形成小脑幕裂孔疝,同时因患儿的身体发育需不断调整分流系统。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已经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首选治疗方法,但很少见到ETV用于治疗Dandy-Walker综合征的报道。2003年,Mohnty等采用ETV及在三脑室与后颅窝囊肿间置入支架治疗3例Dandy-Walker综合征合并中脑导水管梗阻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手术策略不仅避免了分流管的植入,同时通过中脑导水管支架内分流沟通侧脑室与后颅窝囊肿,避免了幕上、幕下的压力差。2006年,Aaron等回顾多中心21例采用神经内镜治疗(包括单纯ETV、ETV联合囊肿造瘘或脑室-囊肿支架置入)的Dandy-Walker综合征患者,失败率仅为24%。ETV失败原因考虑为部分患者伴随有蛛网膜颗粒的发育障碍,导致ETV术后,虽然脑脊液循环通路通畅,但脑脊液吸收障碍,从而导致脑积水缓解不明显。对此类患儿,需要继续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本研究中,4例患儿,在确诊DWS后,进一步行头颅MRI3D-SPACE序列检查,结果提示中脑导水管可见脑脊液流空影,考虑为导水管通畅,并后颅窝蛛网膜囊肿,故合并梗阻性脑积水。故在脑室镜辅助下进行了ETV手术,避免了分流装置的置入及由分流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术后复查其中三例疗效良好,好转率为75%;一例脑积水缓解不明显,考虑为蛛网膜颗粒本身吸收功能障碍,故进一步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症状好转,治疗效果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吻合。综合分析国内外文献,并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笔者建议对于DWS采用以下治疗策略:①对于中脑导水管通畅的患者,因ETV损伤小、无需终生依赖分流装置,更符合人体的生物学特征,可以做为首选治疗方法,造瘘失败后可考虑脑室-腹腔分流;②对于存在中脑导水管狭窄或梗阻的患者,ETV需联合中脑支架植入术以沟通脑室系统与蛛网膜下腔;③而对于行ETV及中脑导水管支架置入术后仍不能改善症状的患者,多考虑为脑脊液吸收障碍。因后颅窝囊肿-腹腔分流术容易出现硬膜下血肿、积液等并发症,故建议进一步行脑室-腹腔分流术。详见如下流程图。
总之,Dandy-Walker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神经系统畸形,常规MRI影像易诊为交通性脑积水,而借助特殊MRI影像,如3D SPACE序列等,可以明确诊断,并诊为梗阻性脑积水。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进步,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或联合三脑室-后颅窝囊肿支架置入手术因其损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在部分病例有可能成为继分流手术后,治疗Dandy-Walker综合征的又一有效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