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肠癌,我们该懂些什么 ——访上海六院胃肠外科王志刚教授

2021年01月08日 798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文章转载自:世界医疗网

专家简介:王志刚,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外科学博士(毕业于上海中山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青委,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结直肠肿瘤专委会—脏器联合脏器切除和质量控制学组副主任委员。擅长肠癌腔镜和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各类复杂肠癌如局部晚期、超低位、复发肠癌的手术治疗。开设并领衔国内首个复杂肠癌多学科诊治整合门诊。

年近七十的沈先生,患有心脏病多年,近三个月来,时常感到恶心,没有胃口,以致严重贫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患有结肠癌。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体质弱,手术耐受力差。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志刚教授带领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和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为沈先生实施了“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手术”。

对此,世界医疗网记者就肠癌的相关问题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主任王志刚教授。

肠癌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

Colorectal cancer is associated with lifestyle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与生活方式、遗传、大肠腺瘤等关系密切。发病年龄趋老年化,男女之比为1.65:1。近年来,出现患大肠癌的年轻人愈来愈多,但王教授认为这并不意味着肿瘤发病率年轻化。


据王志刚教授介绍,在10年、20年前,他所接触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以六十岁为主,目前在医院就诊的患者平均年龄也在74岁左右。上海市一年有近万人得大肠癌,平均年龄只不过74岁。如今,他个人接触肿瘤病例以80、90岁为主,年轻人分散开来并不多。直至目前,他接触到的、最年轻的肠癌患者,是一个28岁的学生。

肿瘤发病率并非单纯跟实际年龄有关,还需专业评估你的身体年龄和心理年龄。王教授举例说,若一个八十岁的老人经评估,其身体年龄和一个实际年龄为六十来岁的人差不多,也许他患肠癌的可能性就不大。

据王教授分析,造成大肠癌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有:

 饮食多荤少素,且缺少运动;

 高脂肪的摄入,肥胖者增多;

 工作压力、熬夜、生活不规律。

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大肠癌在年轻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增多。

王教授介绍,现在上海大肠癌的发病率与欧美持平,在二十年前这不敢想象,胃癌和肠癌的比率最早是3:1,然后是2:1,进而1:1,现在上海基本上是1:2,再往1:3上跑,也就是说,胃癌的发病率在下降,肠癌的发病率在上升。


王教授认为肠癌发病还与饮食细化有关。饮食细化导致人们吃的粮食越来越精良,粗粮吃的越来越少。像腌制烧烤,煎制烧烤,腌菜,泡菜等人们经常吃的东西,也都是对肠胃不好的。

肠癌手术治疗也有“金标准”

Colorectal surgery also has the "gold standard"

大肠癌的传统治疗为开腹手术,这种手术方式有时间长、伤口大、疼痛感剧烈以及恢复期长等特点。近年,许多临床研究表明,微创“腹腔镜技术”在恶性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中,能获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根治效果,特别是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术,有逐渐成为肠癌手术治疗的“金标准”的趋势。


临床资料显示,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肠癌相比,肿瘤的复发率相差无异,而淋巴结清除率甚至优于后者,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开放式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开阔、操作精准、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

家住徐汇区的沈先生今年70岁,患有心脏病多年,身体状况一直不太理想。近三个月来,时常感到恶心,没有胃口,以致严重贫血,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已经患有大肠癌。

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体质弱,手术耐受力差,家人经过反复咨询,带他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普外科胃肠微创专业组,接受了腹腔镜下肠癌根治手术.


王志刚教授带领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和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在腹壁上戳几个0.5-1.0厘米的“钥匙孔”放入相应的器械进行手术,借助腔镜良好的照明和开阔的视野,用超声刀对肠癌病灶进行了分离和切除,并彻底清扫了病变组织周围的淋巴结,完成了以往需要20厘米以上切口才能完成的手术,术后只有一个几厘米长的小切口(供取出手术切除标本)。

整个手术创伤较小,出血少,老人第三天即可进食,第四天就能下地走路,很快便康复出院。


专家预测,随着微创手术时代的来临,腹腔镜下胃肠肿瘤根治术在胃肠肿瘤治疗中所占的比例还会继续扩大,预计将会有更多的患者将受益于此项技术,免受开腹手术的痛苦。

肠癌术后会复发

Bowel cancer postoperative relapse

大肠癌术后复发一直困扰外科医师,也是影响术后平均死亡率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导致大肠癌出现复发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

 肿瘤的分期、

 生物学特性、

 外科医生的因素、

 手术后综合治疗的运用、

 疗效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状态等。


从以上因素分析来看,可以掌控的因素最主要的是手术操作者对于高危患者的手术操作规范、手术方式选择以及综合治疗的运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内容:

 手术方式的选择;

 手术过程的各类具体技术的运用;

 手术后的继续治疗包括严密规范的随访等问题。

对于大肠癌复发,首要面临的问题是要判断患者下一步如何处理,最理想的是通过再次手术切除复发灶,再次达到根治效果。如果合并远处转移,要达到根治较困难。因此,这里重点强调的是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再手术适应证。

临床上一般将复发分为局部与远处复发、不可切除的局部复发、可切除的局部复发三种。

在大肠癌术后复发治疗过程中,辅助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治疗方法。对于局部侵犯较剧,判断手术切除可能性较小或较困难的病例,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手术前进行适当的放化疗治疗,待治疗结束后再评估切除的可能性。由于个体差异,具体术式应随复发类型及肿瘤侵犯范围而变化。

复发性大肠癌的手术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一种挑战,由于第一次手术后造成局部解剖结构的改变,加上局部肿瘤侵犯的程度不同以及放疗等影响,在手术过程中需要仔细的外科分离技术和精确地判断相邻重要结构的位置,以避免副损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