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内教研活动(第七期) | 戴秀珍主任:血管性痴呆诊断与治疗
2019年11月11日 8151人阅读
11月7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教研室开展了第七期学术交流活动,神经内科3B病区主任戴秀珍以“血管性痴呆诊断与治疗”为主题,并结合其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孙晓江主任、张静波主任、李世平主任、高岩主任及部分神经内科医生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
▲ 学术交流活动现场
血管性痴呆,成为痴呆的第二大病因
根据流行病学最新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简称VD) 是痴呆的第二大病因 ,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 Disease,简称AD),且随年龄的增加,脑血管性痴呆的患病风险约每5.3年就会增加一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戴秀珍主任介绍,血管性痴呆是由于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凡是与脑血管有关的痴呆统称为VD,如:缺血性、出血性、脑缺血缺氧性损害等脑血管病。其通常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性质;意识清楚,常伴有认知功能损害;同时伴有社会、生活活动能力减退等特点。
▲ 戴秀珍主任正在讲解
戴主任指出,一般卒中后3—6个月内,大约有15%-30% 的患者会发生痴呆,其病因复杂、异质性强,神经精神特征上与AD存在很大重叠,但执行功能受损是其显著的特征 。
随后,戴秀珍主任就血管性痴呆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类型、认知障碍特点、影像学特点、诊断要点、鉴别诊断以及如何治疗,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
VD与AD诊断的区别
对于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戴秀珍主任表示,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了解其病史,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其次还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心理量表测评,完成对其神经心理学、行为学的评价;最后还要结合患者影像学检查如:CT、MRI、SPECT、EEG的结果,才能做出最终的诊断。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要点,具体如下:
1、一般患者60岁以后发病,有卒中史;
2、卒中后通常3—6个月内出现痴呆症状;
3、出现波动性病程或阶梯式恶化;
4、具有脑血管病的局灶体征及相关影像学证据;
5、智能衰退达到痴呆程度(病史及MMSE测查);
6、执行功能损害较重,同时可有表情淡漠、焦虑及抑郁。
而阿尔茨海默病(AD)起病较为隐匿,为持续进行性认知功损害为主 ,主要表现为记忆、时间、地点定向、事件或语义损害较重,且发病之初就有记忆问题;而VD执行功能损害较重,一般是发病后期才会出现记忆问题。两者在临床上不易区分,VD在神经精神特征上与AD存在很大的重叠,但两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治疗与预后也不相同,因此在临床诊断时,一定要注意鉴别诊断。
VD治疗原则:积极治疗脑血管病
戴秀珍主任介绍,目前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其治疗原则是,积极治疗原发性脑血管疾病,加强患者认知症状的治疗,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康复治疗。
除了针对引起血管性痴呆的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外,对诱发其相关危险因素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血管炎、高血压以及胶原血管病等,也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控制。面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的问题,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改善其脑循环、脑组织的代谢功能等方法。还要对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各种不良的行为、睡眠障碍等,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
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药物治疗,戴秀珍主任特别强调可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不能只局限于一种药物的单一治疗。同时,因为血管性痴呆对患者自身和家属带来很大的伤害和负担,因此一定要重视血管性痴呆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及早期治疗,使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
之后,针对戴秀珍主任讲解的内容,神经内科专家们就自己临床遇到的相关情况和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着重对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时间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卒中后3—6个月内出现痴呆情况的几率很高,超过这个时间段出现的痴呆情况,就要作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了。
▲ 孙晓江主任发言
活动最后,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孙晓江对戴秀珍主任详细生动、图文并茂的讲解表示称赞,对临床医生在进行血管性痴呆疾病的鉴别及诊疗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孙晓江主任指出,目前大家对于脑血管病的治疗和研究比较深入,但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和研究却比较少,这就要求我们临床医生在今后脑血管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要加强对血管性痴呆疾病相关案例的认识和研究,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通过一次次教学的探讨和交流,大家经验共享,互学互进,共同探索前沿医学,对于年轻医生来说,是一次难得经验积累与学习的机会;而对于医院人才的培养和学科的建设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更有助于医院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