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狭窄
2018年06月01日 866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创建人: 曾海 主任医师 重症医学科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审核人 专家委员会 提交时间 2018-05-24 10:27:21
疾病基本属性
对应ICD-10疾病: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脑卒中[中风]
别名:暂无
英文名:intracranial artery stenosis
发病部位:颅内动脉
症状:头痛脑缺血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多发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患者
并发疾病:暂无
治疗手段:综合治疗
是否遗传:是
是否传染:是
疾病介绍
颅内动脉狭窄在中国是高发区,非常常见,是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病因(约是颅外动脉狭窄的2倍)。
疾病知识
症状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分为无症状性狭窄和症状性狭窄,其中症状性狭窄分为:
I型狭窄:狭窄血管供血区域缺血,出现相应区域缺血的临床表现;
II型狭窄:狭窄引起侧支血管供血区域缺血(盗血),狭窄血管供血区得到代偿而未出现相应症状,临床表现是侧支血管供血区域缺血症状盗血综合征;
III型狭窄:混合型或复杂型。以上各型又进一步细分为A、B、C三个亚型。A型相应区域无梗死,或有腔隙性梗死但无神经缺损后遗症,乙酰唑胺激发试验异常,预计血管重建术后患者能获益。B型相应区域小面积梗死,患者发生过小卒中,或合并远端血管串联性狭窄,或远端主干闭塞,但该支动脉尚参与其他狭窄血管的侧支血供,预计血管重建术后患者能部分获益。C型相应区域大面积梗死,有大卒中后遗症,或远端主干慢性闭塞,且该支动脉未参与其他狭窄血管的侧支血供,预计血管重建术后患者不能获益。该临床分型最大的优势是对临床实践中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分型不仅需要参考颅内血管的狭窄程度,还需结合患者的侧支循环和血管储备功能,从而对不同临床分型进行具体的定义,有助于选择最佳介入治疗的患者。该分型为专家意见,缺乏大样本资料临床验证其有效性。
病因
造成颅内动脉狭窄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根据狭窄病灶性质不同,颅内动脉狭窄可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和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前者更常见。
1、动脉粥样硬化性危险因素为异常脂代谢、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且同时暴露于两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更易致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也有研究发现血脂异常中的单个指标可能是本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非动脉粥样硬化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尤其是有头痛或伴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炎性指标升高的患者、烟雾病、甲状腺疾病、 血管肌纤维发育不良。
检查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血管造影检查;
4、血清学标志物检查;
诊断
本病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依靠影像学、血清学标志物检查,影像学包括经颅多普勒超声(TCD)、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确诊。
治疗
1、目前对于颅内动脉狭窄的药物治疗未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所以,处理重点依然是预防为主,预防第一(包括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
2、尽早启动他汀类药物治疗,建议目标LDL-C降至1.8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50%,并长期维持。针对胆固醇升高的治疗都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和降脂药物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等应用等。
3、血管成形和支架置入术因其安全、可靠、损伤小、疗效肯定的优点,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有效手段。颅内动脉支架术应在有条件的单位、由经验丰富的术者选择性地进行。
预后
早期明确诊断积极规范化治疗,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延误治疗或者有严重并发症等患者预后不佳。
预防
1、积极锻炼身体、控制体重达标;
2、清淡饮食、戒烟酒;
3、积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4、出现与本病的相关症状体征时应及时就医,
健康问答
颅内动脉硬化狭窄如何导致梗塞?
• 动脉硬化累及穿支动脉,造成穿支动脉闭塞--斑块位置; • 动脉硬化斑块破裂,微栓子脱落导致远端小血管闭塞--斑块稳定性; • 动脉硬化斑块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远端低灌注--管腔狭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