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请 登录 | 注册

【医学科普】小宝宝的视力问题,家长们注意到了吗?

2017年07月24日 1116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06岁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期孩子视觉系统的神经发展和生理成长非常迅速。如果在这一敏感阶段未诊断出视觉异常并做出相应的处理,视力发育则会受到严重影响,斜视、弱视、近视是儿童常见的视力问题,家长需要重点关注。但是,年幼的孩子既不会诉说“看不见”、“看不清”等视觉困难,又不能配合一般的视力检查,所以父母的细心观察就十分重要。


其实,很多现象可以帮助父母早期发现幼儿的视力问题:


1. 对光照无反应,面部不转向明亮处;


2. 对周围事物表情淡漠,亲人不说话或玩具不发声音时,则不会引起宝宝兴奋


3. 视力极低下的婴儿,还常有用小手挤压眼睛的习惯,医学上称之为“指眼现象”;


4. 会走路的幼儿动作笨拙,经常跌跌撞撞,躲不开眼前的障碍物;


5. 看上去“眼神不对劲”,如眼球不稳定,有节律地摇晃,或无目的地转动,或者瞪眼凝视却视而不见;


6. 斜视,仅用一只眼注视目标,看电视时歪头眯眼,看书时距离过近。


如果幼儿的两只眼睛视力都低下,是比较容易发现的。但如果仅有一只眼视力正常,而另一只眼视力低下,就很难被发现了,只有通过视力检查才能发现问题。


我国各医院用的国际标准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是以E字为视标的。经过示教,多数34岁的孩子可以学会用视力表查视力。有些孩子初次检查结果不准确,多次重复测试,结果就比较可信了。所以,在去医院检查之前,可以在家先训练一下,写出大大小小各种方向的E字,教孩子指出E字开口的方向。在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中,孩子很快就能掌握要点。医院检查时,往往在视力表的2.5m处,放置一面平面镜,以保证5m的检查距离。为了防止孩子面对平面镜时不知所措,可以先在家对着镜子练习。


对于视力检查结果,将1.0作为正常视力是成年人的标准,而儿童在成长发育中,视力水平是逐年提高的,因此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详尽的眼科检查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判断。婴幼儿刚出生时,眼睛的各部位组织和功能均未发育成熟。多数婴幼儿眼睛属正常或轻度远视,新生儿视力差,只能看见2-3米以内物体的轮廓。一般来讲,儿童视力的正常情况如下:a4个月婴儿视力为0.02-0.05b5-6个月婴儿视力为0.04~0.08c7~8个月婴儿已有固视,能长时间看一个方向;d、一周岁儿童能识别眼、耳、鼻等器官;e2~3岁儿童的视力达到0.5~0.6f3~4岁儿童视力达0.7~0.8g5~6岁儿童的正常视力接近1.0。如果宝宝的视力远远落后于正常儿童视力,则需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验光检查,否则若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孩子的视力障碍可能是终生的。一般来说,3-6个月进行一次视力检查,有助于及时掌握宝宝的视力情况。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拥有一双健康、明亮的眼睛,但在宝宝成长中可能会面临眼睛疾病的困扰,这就需要父母做有心人,多关注宝宝的眼睛健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