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治疗的常见问题

2019年11月11日 821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对于心理或精神障碍,是否进行科学的诊治,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了患者是否能够痊愈,将来是否容易复发,决定了疾病对生活造成损害的大小。但患者往往基于某些考虑不愿来医院寻求帮助,或不愿坚持治疗,我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见到的有以下17个原因和误区:
        常见误区一:得心理疾病的人是心眼小,是自己想不开,是软弱的表现。
        真相:人人都避免不了疾病,心理疾病也一样。约五分之一的人经历过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问题的困扰,是否患病取决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的变化,和一个人是否容易感冒是一样的。抑郁的人很多都是有才智的人,并不是小心眼、想不开的人,更绝非软弱。很多名人得过抑郁症,比如:美国总统林肯、克林顿,英国首相丘吉尔,王妃黛安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川端康成,主持人崔永元等等,这些人都有着杰出的头脑和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焦虑障碍更为常见,由于焦虑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本能,有时焦虑过多就会发展为疾病,容易焦虑的人往往有着更强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做人做事更为认真。
        常见误区二:去看心理医生会遭到别人的嘲笑。
        真相:医生护士的工作就是为了帮助患者,即便面对患者难以启齿的问题,也不可能嘲笑任何一位患者。而就诊的患者都在想着自己各自的问题,根本无暇顾及别人,更不要说嘲笑了。很多人选择默默忍受疾病的折磨,不求助于医生,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损害,给人生发展带来很大限制,而前来就医,接受规范的诊断,进行基于科学研究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问题往往可以得到解决。
        常见误区三:吃药是抑制神经,对大脑有刺激,长期吃药能把人吃傻。
        真相:抗抑郁焦虑药物的机理是提高大脑内负责情绪的物质比如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并不会刺激大脑,更不会让人变傻。恰恰相反,长期的抑郁、焦虑或强迫可以直接引起大脑海马区体积的缩小,导致记忆力注意力的下降,所以说对大脑有"刺激"的是疾病而非药物,药物反而可以改善和逆转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下降,增加海马区的体积。
        常见误区四:我吃了几天药,但感觉很不舒服,恶心,头晕,还是不吃了,吃药行不通。
        真相:个别抗抑郁药服用初期会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头晕、头痛、心悸、震颤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通常会在一到二周内减轻乃至消失。如副作用显著无法忍受,可相对医生建议的药量再进一步减半或减到四分之一,缓慢逐渐加量,一般都可规避明显的副作用。
        常见误区五:我吃了几天药,感觉症状加重了,看来我得的不是这种病,医生诊断错了。
        真相:尤其对于焦虑的患者,服药初期症状不缓解反而加重是正常的,比如心悸,震颤,焦虑,惊恐的感觉变得更加突出,一般缓慢加量可避免这类反应出现,药物一般见效需要两周,等到两周后往往效果开始出现,而加重焦虑的副作用会消失不见。
        常见误区六:我吃了一段时间药,感觉已经好了,没有必要再治疗了,也不愿意去医院。
        真相:无论对于抑郁,焦虑,强迫或是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必须经过维持治疗才能预防复发,刚刚好转就停药往往很快症状就会再次出现,将来复发的几率同样会升高。
        常见误区七:吃药就好,不吃就犯,药有依赖性,不能靠药,要靠自己。
        真相:目前的主流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都是没有依赖性的,不会"上瘾"。痊愈后足量维持治疗可以预防复发,维持的时间因病情而异,有的需要3个月,6个月,有的需要12个月,24个月,达到疗程后方可逐渐减药停药,到了疗程后再停药就不容易再犯了。只有安定类药物长期服用存在依赖性,由于能快速缓解焦虑,患者也容易在心理上依赖这些药,此类药包括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奥沙西泮,劳拉西泮,氯硝西泮,地西泮等,可用于治疗初期来快速缓解焦虑症状,由于有成瘾倾向,不推荐应用一个月以上。"靠自己"听起来很容易,其实做起来却很难,患者往往受症状的折磨被不良情绪淹没而难以自救,就像掉在井底,自己爬不上来,而药物就像放在井里的绳子,会帮助患者爬出来。"靠自己"这种误区的本质就是认为心理疾病不是病,是自己想的,不需要治疗。而无论是抑郁、焦虑、强迫还是精神类疾病也好已经经过大量研究证实属于疾病,也有明确的药物可以治疗。
        常见误区八:西药都是伤肝肾的。
        真相:心理精神领域的大多数药物都没有伤肝肾的作用。西药伤肝肾的观念深深扎根于国人心中,很大程度是由于这些年电视广告的灌输,一些卖中药或保健品的广告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根据无底线地毁谤西药,这都是极不道德的行为,最终损害的就是老百姓的利益。人们花了很多钱去买这些产品,最终钱花了很多,病不但没有好,而且耽误了应有的治疗。类似降压药,降血脂药,降糖药在医生的指导下都是可以长期服用的,抗抑郁药抗焦虑药也是一样。对于一些敏感人群,某些抗抑郁抗焦虑药引起一过性的肝功异常是有可能的,但停药减药后是可以恢复的。而某些中药,由于含有重金属成分,尤其是长期服用明确对肝脏肾脏具有毒性,可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大家不要忽视一点,自古以来我们国家的人就在吃中药,那时的中药比现在的好,无农药纯天然,但是古人寿命并不长,得了结核和肺炎就会致命,相反,人类的寿命是随着近几十年来众多至关重要的西药的问世得以延长,让很多过去治不了的病得到了治疗,生命质量得以提高。
        常见误区九:西药不去根。
        真相:很多患者害怕疾病复发,想要将疾病"去根",这样的心情很让人理解。可除了像阑尾炎这样的病可以将阑尾切除"去根",大多数疾病还是存在复发的可能。不过好的消息是大量研究表明对于心理和精神疾病进行维持治疗可以把复发几率降到最低,维持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以减药最终实现停药,而且即便真的复发,我们还是有办法再一次把病治好、控制住,这比很多需要终生治疗的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压要乐观多了。但中药,据我所知,也许对轻度的抑郁焦虑失眠是有效的,但对很多心理精神疾病并无显著效果,更不要提"去根"了,门诊常常见到喝了几十副汤药没有效果的患者,治疗了一年没有好转,还是认为中药"见效慢"。中药"去病根"的说法,其实完全属于误传,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先不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病,就感冒这个小病来说,中药能否将感冒去根让人永远不再感冒?人是避免不了要得病的,但经过科学的治疗,可以使疾病变得可控,减少发作次数。中药去根西药不去根的说法,属于伪科学。我们期待有一天会有像青蒿素这样基于我国传统医药的伟大发现可以有效治疗心理和精神障碍,而且优于西药,但至今尚无这样的药物问世。
        常见误区十:西药说明书上写着一大堆副作用,副作用太大了,吃中药没有副作用。
        真相:西药基于科学研究,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发现的副作用都会被罗列在说明书中,而每一种副作用的发生率都有相应的具体百分比。精神心理科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多数集中在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以下,很多副作用属于罕见,而且对于每种副作用医生都会有相应的处理对策。相比而言,中药并非没有副作用,中药说明书中副作用写的是"尚不明确",因为并没有做过相应的科学研究,所以并不知道患者吃了之后会出现怎样的副作用,也不知道对哪些患者不适合应用,我想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可以掌控的药物。有些西药的说明书中写到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或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其实并不是说吃这些药会导致这些病,打个比方来说,一座年久失修的危房,会怕风吹,但是好的房子并不怕风吹,对于身体健康状况差的人,做医生的会像维护危房一样,用药会很小心,因为在严重疾病状态下身体失去了正常的调控功能,稍有刺激这些疾病就可能加重,但对于健康人来说服药过程中通常不会出现问题。
        常见误区十一:药物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真相:没有这样的作用,药物不会作用于人体负责生长发育的部分。但不可否认,国内基本没有批准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药物,因为药厂没有在国内申请相应的适应症,没有经过相应的研究,但同种药物在欧美常被批准用于青少年,因为进行过的研究比国内充分。青少年得了病,我们国内的医生并不会放任不管,会经常给18岁以下的患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因为安全性通常没有问题。医生治病,其实在为每一位患者权衡治疗的利弊,如果可能出现的损害多于疗效,医生绝不会给患者使用。
        常见误区十二:吃药后病情好转了,尽早减少药量。
        真相:为预防复发,多数疾病是需要足量维持治疗的,也就是说初期吃哪个药量有效,就在维持期(无症状的状态下)继续服这个药量。尽早减少药量的想法多是出于上文提到的种种误区,出于对服药的顾虑。
        常见误区十三:吃药后体重增加了,药里面有激素。
        真相:激素一般用于抗炎,对所有的心理精神障碍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会引起抑郁和焦虑,所以医生不可能用含有激素的药物。但是不可否认,有些药物因为其药理特性对一些患者是会引起体重的增加。一旦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应及时在复诊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我们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尽量控制患者体重或设法使体重下降。
        常见误区十四:我感觉好多了,没必要再去医院了。
        真相:"好多了"往往并不意味着痊愈,部分缓解的状态不等于痊愈,定期复诊,医生的目的是关注那些残存的尚未消失的症状,积极去调整药物(加量,合并其他药物,换药)以使患者达到痊愈。痊愈后,再经过维持治疗,复发的风险会非常显著地降低。而部分缓解,过早停药,直接预示着复发的可能。总之,治疗一般都分为两步:第一步,积极调整药物,达到痊愈,而非缓解。第二步,足量药物的足疗程巩固治疗。二者缺一不可。很多患者第一步都没有完成,这时就一定要定期找医生复诊,这直接决定了将来的预后。
        常见误区十五:抑郁症就是有心结解不开,心结解开就好了。
        真相:这种观点常常存在于患者家属心中。家属往往向医生表示,患者一定是有什么心结,你跟他唠唠,帮他把心结解开,病就好了。这种观点我倒希望它是真的,我希望我们医生有那么神奇的手段,像变魔术一样一次性就把患者变好。这种错误观点的本质是:抑郁症不是病,也不需要治。对正常人来说,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心情不好,有点"心结",几天之后慢慢就会调整过来,因为人是有自我修复和调整能力的。超过两周持续不缓解的情绪低落,兴趣下降,同时伴有疲劳,食欲下降,失眠,自杀的观念等等,就属于疾病了,需要进行规范的治疗。并不是心情不好就需要吃药,一定同时符合多条其它的症状,超过两周,才诊断抑郁,才会用药。对存在某些心理诱发因素的抑郁症在吃药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也是需要进行多次,每次50分钟,进行几个星期,才能有效的。
        常见误区十六:吃抗抑郁药能把人变成抑郁症,吃抗精神病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
        真相:这种观念我听很多患者说起过,可见老百姓对精神类药物误解颇深。如果我们吃降压药能否把我们变成高血压患者?吃降糖药之后能否变成糖尿病?答案是不可能。抗抑郁药也不会使人变成抑郁症,因为这类药物是起到提高情绪的作用,不会压抑人的情绪。对一些抑郁焦虑的患者,我们还常常会小剂量用一些抗精神病药,来改善睡眠、食欲、快速缓解焦虑,或用来缓解冲动行为,或者有时作为强迫症治疗的增效剂,而且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药普遍具有抗抑郁作用,应用这类药物安全性通常是没有问题的,更不可能把人变成精神病。
        常见误区十七:吃了一段时间的药,感觉没有任何好转,看来吃药解决不了问题。
        真相:药物起效时间一般平均需要两周,有时还会延迟到一到二个月,而且抗抑郁抗焦虑药的有效率在2/3左右,总会有患者吃某些药物无效,但这并不代表所患的疾病是无法治疗的,如果一种药物在最高剂量仍然无效,我们常常会合用另外一种药物或直接更换其他药物,或是合并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等,之后往往会出现效果。切勿轻易就放弃治疗,因为心理精神障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医生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仍然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