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强直性脊柱炎

2021年03月24日 237人阅读

导语: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质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炎症性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质是由于自身免疫紊乱导致的炎症性疾病。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脊柱是由一节一节的椎体组成,椎体间留有合理的缝隙,使得我们的脊柱可以灵活运动。但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如果早期不及时治疗,放任炎症持续发展,各椎体间可能会慢慢联结在一起,使得缝隙消失,最终使得脊柱变得如同竹子一般,身体也会由于僵硬而活动受限。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患病率大概是0.3%左右[1],粗粗估算,全国大概有500万人正在经历着强直性脊柱炎带来的痛苦[2]。这个疾病的发病有一定特点:

    · 发病年龄通常在13-31岁[1]

    · 男性比女性患病风险更高一些[1]

 

发病影响因素

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比较复杂,概括起来与几个方面的因素相关:

   · 遗传因素:研究发现,人体带有一种名为HLA-B27的基因。HLA-B27基因对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重要作用,其阳性者的发病风险是阴性者的200~300倍。然而,大约80%的HLA-B27阳性者并不发病,同时大约10%的患者表现为HLA-B27阴性,提示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参与发病[3]。因此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表达可能只是一个重要因素的遗传因素,但不是影响疾病的唯一因素。所以它并不属于遗传性疾病,有家族患病史或者B27基因呈现阳性并不代表一定就会患病,所以也不用过度紧张。

  · 环境因素:感染是强直性脊柱炎发病的诱发因素。有家族患病史或者B27基因呈现阳性的人,本身并不一定发病,但如果不小心感染了细菌或病毒等,可能就会诱发身体发生异常。

  ·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强直性脊柱炎的本质是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导致身体内部发生以炎症为主的战争,并逐渐侵蚀骨头以及周围的肌腱和韧带,刺激形成新的骨头,导致脊柱和关节发炎,最后出现强直。

 

疾病常见表现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最容易出现的症状包括:

  · 下腰部疼痛及臀区疼痛:下腰疼痛和臀区疼痛可以是单侧的,也可以两侧同时,两侧交替疼痛比较多见。

  ·  晨僵:指早晨起床后或者久处一个姿势后身体出现僵硬、不灵活,活动以后能够缓解的感觉。晨僵时间越长说明炎症程度越重。

随着疾病发展,这种疼痛和僵硬会渐渐从腰部沿着脊柱向上蔓延,累及胸背部甚至颈部出现类似的不适。此外,强直性脊柱炎还会引起外周关节的疼痛和肿胀,常见的如发生在膝、髋、脚踝、肩等部位,有些人可能在足跟后部的跟腱部位出现肿痛。这些都是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比较典型而且容易出现的一些表现。

 

风湿免疫科是诊断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正确科室

很多人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疾病而选择在骨科就诊,其实这是错误的。事实上,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就医时应选择风湿免疫科。

 

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和治疗目的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得病的根本是人体自身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导致体内发生了炎症,所以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来纠正免疫系统紊乱,减轻炎症及阻止骨结构改变。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分几大类:

   1. 非甾体抗炎药:老百姓也常称为消炎止疼药,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2. 传统合成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例如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临床上主要用于膝踝等外周关节发炎的患者中;

   3. 生物制剂:通过基因工程制造(而非通过化学合成)的药物。生物制剂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最有效的药物;

   4. 糖皮质激素:多用于发炎部位局部注射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理疗和康复运动等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强直性脊柱炎药物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缓解疼痛僵硬症状和减轻炎症,抑制骨结构损伤(包括骨破坏和新骨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阻止脊柱强直和活动受限,提高患者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

为什么抑制骨结构损伤非常重要?因为强直性脊柱炎会导致骨结构发生异常,一方面骨头因为炎症被侵蚀破坏,另一方面会导致新骨形成。当新骨形成达到一定数量后,脊柱椎体之间的缝隙就会消失,椎体之间相互连接形成骨桥,导致患者的脊柱活动受到限制。所以,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不要认为在疼痛感减轻后就可以停止治疗。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来说,即便在疼痛感消失的情况下,骨头的结构极可能仍在变化,日积月累,就会导致活动受限。因此,控制骨结构损伤是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减轻残疾的重要途径。

本文作者:徐惠萍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国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60.

[2]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骨科专家共识. 中华骨科杂志. 2012;32(9):895-8

[3]刘越等.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5;23(3):235-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