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良性肿瘤
2018年07月21日 488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肾脏良性肿瘤可以起源于肾脏的任何组织,包括肾小管、平滑肌、脂肪、血管及肾包膜等。这些肿瘤在临床表现上没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多因肿瘤体积增大引起临床症状或者出血而就诊。肾脏良性肿瘤在临床上很常见,最常见的两种为单纯性肾囊肿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在影像学上都具有特征性表现,比较容易诊断。此外,在怀疑为肾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的肿瘤中大约有10%最终证实为良性。近些年,由于B超和CT在无症状人群中的广泛应用肾脏小肿瘤的发现比例不断增加,随之肾脏良性肿瘤的发现机率也有所增高。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泌尿外科朱开常
鉴别诊断
肾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分类主要包括恶性和良性肿瘤、炎症以及血管畸
表1 肾脏占位性病变的病种
囊性病变
单纯性囊肿
轻度复杂性肾囊肿(Bosniak II型)
高度复杂性肾囊肿(BosniakIII型)
囊性肾癌 (BosniakIV型)
实性病变
恶性肿瘤
肾细胞癌
移行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
转移癌
淋巴瘤
肉瘤
良性肿瘤
腺瘤
嗜酸细胞瘤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后肾组织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
囊性肾瘤
上皮间质混合性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MESTK)
平滑肌瘤
肾素瘤
其它间质起源肿瘤
炎症
肾脓肿
炎性假瘤
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
血管病变
动静脉畸形
形等(见表1)。本文主要对常见肾脏良性肿瘤的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特征进行总结。良性肾肿瘤中最常见的为腺瘤、嗜酸细胞瘤和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近些年来又增加了两种新的类型,即后肾组织腺瘤和上皮间质混合性肿瘤。有关肾脏良性肿瘤的组织病理来源问题还在不断进展。
肾脏良性囊肿
尸检数据显示,大于50岁人群中有50%以上具有一个或多个单纯性肾囊肿。应用CT对相同年龄段人群检查发现近三分之一患有单纯性肾囊肿。近年来肾囊肿的检出率更是有提高趋势。单纯性肾囊肿在B超和CT上很容易诊断。B超表现为透声好的薄壁无回声病变。CT表现为均一的水样密度病变,边界光滑锐利,没有钙化或分隔,注射造影剂增强扫描无强化。单纯性肾囊肿绝大多数为良性,但可以因为体积增大或者压迫肾脏集合系统(肾盂旁囊肿)引起梗阻而产生临床症状。临床上常用的囊肿引流和/或硬化的微创治疗方法包括经皮穿刺抽吸加95%乙醇硬化(85%治愈率)和腹腔镜囊肿切除(90%治愈率),后者创伤稍大,其优点为可以直视下观察囊肿。
根据Bosniak分类标准,良性肾囊肿也可以有薄(≤1mm)的分隔,囊壁上也可有小的钙化灶(见表2)。此类轻度复杂性肾囊肿(Bosniak II型)多为良性,可以随访观察。许多出血性囊肿也为良性,属BosniakII型范畴。此类囊肿在CT上为高密度,如果囊肿直径<3cm,圆形,囊壁光滑而且注射造影剂后无强化则考虑为良性。高密度囊肿如果不符合上述标准则其为恶性的危险有所增高。更复杂的肾脏囊肿性病变因其为恶性的风险很高需要接受手术切除。
表2 单纯和复杂性肾囊肿的Bosniak 分类
I 型
单纯性囊肿具有①透声好;②囊肿内无回声;③边缘光滑锐利。
II 型
囊肿良性表现但影像学发现有分隔、小钙化灶和密度增高
III 型
囊肿复杂不能确定良恶性,具有较多钙化灶,分隔明显或壁厚,近50%为恶性。
IV 型
囊肿恶性病变明显,具有结节性成分,边缘不规则;有血管成分。
肾脏腺瘤
肾脏腺瘤多为发生于肾皮质的良性小肿瘤,尸检发生率为7%~23%。绝大多数为实性,位于肾包膜下,25%为多中心病变。几乎所有的肾脏腺瘤都没有临床症状,而且由于肿瘤体积大多<1cm,致使影像学检查很难发现。近期,一项大规模超声筛查肾肿瘤的研究结果显示在40,000例无症状成人中肾脏腺瘤的发生率低于1%,男:女=3:1,稍高于RCC男女患病比例,发病与吸烟有一定关联。肾脏腺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有所增加,在von-Hippel-Lindau综合征以及终末期肾衰获得性囊性肾病患者中更常见。另一组尸检报告显示,在43例血液透析的肾肿瘤患者有25%为良性乳头型腺瘤。
光镜下,肾腺瘤表现为均一的方形细胞,胞浆为嗜酸或嗜碱性,细胞排列为条索状、乳头状或管状结构。胞核及细胞形态具有明显均一性特征。腺瘤与RCC在组织学上有很多相似性,提示两者可能为同一病理起源,另有学者认为许多腺瘤可能为初期的RCC。因此许多病理学家认为无论是光镜病理、超微结构还是免疫组化都无法将两者区分开来。腺瘤的乳头型病变与乳头型RCC在细胞形态上非常相似,目前还没有分子遗传学或组织学特征来帮助确定肾脏皮质小肿瘤的恶性潜能。
在尸检结果中病理学家很乐于作出肾腺瘤的诊断,但在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本中腺瘤的诊断率就明显降低。肿瘤大小曾经作为腺瘤诊断的重要依据,即“Bell 法则”。因Bell报告38例<3cm的肾皮质肿瘤中只有1例发生转移,而在106例>3cm的肿瘤中则有70例发生转移。因此认为<3cm的肾肿瘤可能为良性,提示肾脏腺瘤可能。但其后又有报告显示在62例<3cm的肾肿瘤中有3例(4.8%)发生转移,反应出肾脏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不可预测性。虽然小肾脏肿瘤中有5%的转移几率,但“Bell 法则”在泌尿外科界仍然流行了许多年。Bell本人也提出单凭病理分析无法对腺瘤或RCC进行鉴别。然而病理学家还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肿瘤大小来帮助作出肾腺瘤诊断,如细胞核分级为I级,体积<1cm则考虑为腺瘤。如果肿瘤体积大、具有透明细胞成分或者细胞有不典型增生则不能诊断为肾腺瘤。
目前,肾脏腺瘤的诊断还存在争议,许多学者认为所有的肾脏实质上皮性肿瘤都具有潜在恶性可能。因此对于所有临床和影像学证实为肾脏肿瘤的病例都应该考虑手术探查进行肾部分切除或消融治疗。
肾脏嗜酸细胞瘤
自Klein 和Valensi在1976年报告了13例肾脏嗜酸细胞瘤以后,本病才被接受为是一种良性肿瘤。嗜酸细胞瘤占所有肾脏实质肿瘤的3%~7%,通常为单一病灶,双侧或多病灶病变发生率为3%~14%。近些年,肾嗜酸细胞瘤大多数(58%~83%)为偶然发现,与RCC情况相似;男:女=2~3:1,发病高峰年龄与RCC相似也为40~60岁。大多数嗜酸细胞瘤为散发病例,但也有明确家族性聚集发病现象。Weirich近期报告了5个家族性肾嗜酸细胞瘤家系,其特征为双侧、多病灶发病倾向增加和发病年龄提前。散发或家族性发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还没有明确。
大体上,嗜酸细胞瘤境界清晰、质地均一;在手术切除标本中33%~50%有卫星状中央瘢痕表现。肿瘤很少有坏死和多血管现象。嗜酸细胞瘤的平均直径与RCC相似,为6cm。光镜下,绝大多数嗜酸细胞瘤为均一的多角形或圆形细胞,胞浆中含有丰富的嗜酸性颗粒,包裹在线粒体内,电镜下可以清晰的观察。绝大多数嗜酸细胞瘤的细胞为低分级,核仁明显,不典型增生罕见,16%的病例中可以观察到核分裂相。但也有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侵犯肾周脂肪(11%~20%)和出血(20%~30%)等。
嗜酸细胞瘤在细胞遗传学特征上表现为第1对和”Y”染色体缺失,染色体14q杂合性缺失以及11q13重排。相比之下,嗜酸细胞瘤染色体3、7和17发现异常的机会很少。上述遗传学特征与RCC的各种亚型都有显著区别,只与嫌色RCC有部分重叠,表现为第1对和”Y”染色体缺失。因为嗜酸细胞瘤和嫌色RCC都起源于远端肾小管(集合管),故在组织学上具有一定程度的共性。在嗜酸性嫌色RCC上表现尤为突出。可以存在组织过渡性表现,称为Burt-Hogg Dube 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同时发生肾嗜酸细胞瘤和嫌色RCC,并且伴有特征性皮肤病变。除上述组织过渡型表现病例以外,散发性嗜酸细胞瘤和嫌色RCC在细胞遗传学和免疫组化谱上都存在明显区别,以公认为不同的肿瘤类型。近期有学者报告细胞角蛋白染色谱对鉴别嗜酸细胞瘤和嫌色RCC具有一定价值,嗜酸细胞瘤表现为CD7-、CD14+和CD20+,而绝大多数的嫌色RCC为CD7+、CD14-,只有0%~8%的RCC为CD20+。与RCC相比,组织蛋白酶H染色阳性也是嗜酸细胞瘤的特征。
但绝大多数嗜酸细胞瘤都不能通过临床或影像学方法与RCC进行鉴别。两者在发病年龄、性别和临床症状上都没有明显差异。嗜酸细胞瘤在CT上可以表现为具有中央星状瘢痕,在血管造影上可以表现为轮辐状血管结构,对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在MRI T1像上嗜酸细胞瘤表现为均质低信号肿瘤,而典型RCC则为中至高信号不均质肿瘤。有27%的嗜酸细胞瘤在MRI上也可以观察到中央星状瘢痕的存在。但上述特征只能提示而不能确定嗜酸细胞瘤诊断。穿刺活检对术前诊断具有一定意义。但嗜酸细胞瘤和嫌色RCC在组织学上的相似性使病理判断难度很大。此外,嗜酸细胞瘤和RCC也可以在同一病灶中或者同一肾脏中共存,报告两者共存的病例占7%~32%。
因为术前很难明确嗜酸细胞瘤的诊断,绝大多数学者强调应该根据肿瘤的具体情况积极的行肾切除或肾部分切除手术。但如果术前考虑为嗜酸细胞瘤,且肿瘤大小及生长部位适宜,可以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或者热疗,基于嗜酸细胞瘤的良性病程、多中心、双侧病变机会大以及复发率高(4%~13%)的特性,对家族性嗜酸细胞瘤患者选择保留肾单位手术尤其重要,因为此类患者多为多病灶和双侧病变。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为发生于肾脏的一种错构型良性肿瘤,含有不同数量的成熟脂肪、平滑肌以及厚壁血管组织(认为起源于血管周围的上皮样细胞),男:女=1:4,因此推测AML发病可能受激素水平影响。散发性AML患者的诊断年龄为45~55岁。国外报道20%的AML患者伴有结节性硬化(Tuberous sclerosis,TS),而TS患者中近50%(外显率不完全)会发生肾脏AML。伴有TS的AML患者发病年龄偏轻(25~35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但更易为双侧病变且具有临床症状。
所有含有脂肪密度(CT值≤-10Hu)的肾脏肿瘤都强烈提示AML可能。但也有报告显示极少数的RCC也可以含有脂肪密度,RCC可以有钙化灶,但迄今还没有AML发生钙化的报告,因此钙化是AML与RCC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有14%的AML在CT检查中没有脂肪密度,无法确定诊断。这时可以选择MRI压脂像,在CT等影像学检查无法判定时具有很高的诊断意义。B超强回声以及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样扩张对AML诊断也很有意义,但可信度逊色于CT和MRI。
多项报告显示随着AML体积的增大,出现临床症状和肿瘤出血的风险明显增加。AML破裂导致大量腹膜后血肿(Wunderlinch syndrome)可能危及生命。Oesterlling报告AML患者中有9%是以出血性休克就诊,此类患者的肿瘤体积均>4cm。一般认为无症状的AML,如直径<4cm可以每6~12个月复查B超或CT来随诊观察;如AML直径>4cm,则应每6个月规律随访;如果肿瘤体积较大或者具有临床症状应行血管造影检查,考虑选择性血管栓塞或者肾部分切除。
平滑肌瘤
肾脏平滑肌瘤临床病例很少,但在尸检报告中其发生率却达4.2%~5.2%。尸检报告中肾脏平滑肌瘤的体积通常较小(<2cm),经常为多病灶且多局限于肾皮质。但有时肾脏平滑肌瘤也可以长至很大,产生临床症状,多表现为腹部肿块和/或腰腹部疼痛。镜下血尿见于20%病例。Stiner在1990年总结了30例肾脏平滑肌瘤,肿瘤平均直径为12.3cm,最大为57cm;患者平均年龄为42岁,女性占66%。近期肾脏平滑肌瘤的诊断病例逐渐增多,多为小体积肿瘤,在肾脏良性肿瘤中所占的比例有逐渐增高趋势。大体上,肾脏平滑肌瘤切面呈编织状,黄棕色,具有完整包膜,境界清晰。73%的肿瘤为实性,17%肿瘤伴出血,不规则钙化见于20%病例。肾脏平滑肌瘤可以发生于肾脏任何含有平滑肌组织的部位,但临床上最常见的部位为肾包膜(经常认为是肾包膜肿瘤),发生于肾盂和血管(如肾静脉)的病例也时有报道。光镜下肿瘤细胞似平滑肌细胞,细胞为梭形,排列呈长束,纵横交错作编织状。核分裂像罕见或无,此项是与平滑肌肉瘤鉴别的关键,如核分裂像>5/10HPF,则应考虑为平滑肌肉瘤。免疫组化至少呈现一种肌肉标记物阳性如SMA或结蛋白(Desmin)等。
肾脏平滑肌瘤可以表现为囊性、实性或囊实性,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上都无特异性,不易与平滑肌肉瘤或RCC相鉴别 。IVU对诊断帮助不大;B超仅能判断肿瘤大小、囊性或实性,不能与肾脏其它肿瘤鉴别;动脉造影既可以表现为少血管也可以表现为多血管;CT诊断价值相对较大,多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实性肿瘤,有中度强化。可有下列特征:1)病变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2)没有肾外侵润或转移表现;3)病变位于肾包膜、肾包膜下或肾盂。肾脏平滑肌瘤术前很难作出正确诊断,确诊需要病理结果。因此手术是治疗和诊断的唯一方法,根据肿瘤的大小和生长部位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对于体积较小,界限清楚的肿瘤应尽量行保留肾脏手术。如肿瘤体积大,或不能排除恶性可能者,应行根治性肾切除。肾脏平滑肌瘤为良性肿瘤,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肾素瘤(肾球旁细胞瘤)
肾素瘤(Juxtaglomerular cell tumor)又称球旁细胞瘤,是一种分泌肾素导致血压升高的良性肿瘤,由Robertson在1967年首先报告。2001年总结文献发现已有超过65例的肾素瘤报告。发病平均年龄为24岁,女性发病率稍高,男:女=1:2。目前认为肾素瘤起源于肾小球旁器(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的血管组织(血管外皮细胞,故又称血管外皮细胞瘤)因此肾素瘤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III因子及相关抗原强阳性。绝大多数肾素瘤体积小于4cm,但也有肿瘤直径达9cm报告。肾素瘤绝大多数为实性,包膜完整;光镜下不同形状的肿瘤细胞排列呈索条状,电镜下特征性表现为含有肾素原体的菱形颗粒。肾素瘤在B超表现为实性软组织肿瘤;CT平扫与肾实质密度相近;Dunnich总结报告肾素瘤血管造影检查均提示为少血管(9/9例)。肾素瘤最常见的症状为高血压、头痛、多饮、多尿、夜尿以及神经肌肉症状。内分泌及生化检查包括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升高以及血钾降低。分侧取肾静脉血测定肾素水平对肿瘤定位有一定意义。对于血浆肾素活性明显增高的高血压患者,如果排除肾动脉狭窄,就应该考虑肾素瘤的诊断。Schonfield报告术前可通过穿刺活检明确肾素瘤诊断,有助于确定手术指征,因迄今为止,肾素瘤通过肾切除或肾部分切除后还没有局部复发或转移的报告。绝大多数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肾素瘤可以治愈高血压,但有近10%患者在手术后其血压仍然偏高,可能与长期高血压导致肾脏血管的慢性改变有关。
后肾组织腺瘤(Metanephric adenoma,MA)
1995年Davisz等报告了50例新型肾脏肿瘤,该肿瘤虽然多具有临床症状且肿瘤体积较大但病程为良性。因其在组织学特征上显示出与“Wilms”瘤有一定关联,故命名为后肾组织腺瘤。在Davisz的报告中,肿瘤的平均直径为5.5cm,绝大多数肿瘤境界清晰,但出血和坏死现象很常见。22例(44%)患者以腹部疼痛、肉眼血尿或肿块就诊,6例患者(12%)伴有红细胞增多症,手术后消失。所以的病例都为单侧病变,绝大多数为单一病灶。Davisz的临床报告中男:女=2:1,但其它作者报告均为女性发病稍高。发病年龄多为50~60岁,但年龄跨度很大,从15个月到83岁均有报告。
光镜下MA细胞排列紧密,高度嗜碱性上皮细胞形成腺泡样、管状或乳头状结构。许多病例中的细胞形态与“Wilms”瘤相似,近期Muir等报告两种肿瘤有很大的关联。分析6例MA显示“Wilms”瘤蛋白(WT1)和CD57强阳性,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7呈局灶性表达阳性,而CD56和结蛋白(Desmin)阴性。上述免疫组化特征与儿童或成人“Wilms”瘤以及生肾嵴组织非常相似,提示MA的组织来源与“Wilms”瘤可能相同。但很难完全对MA及成人“Wilms”瘤进行鉴别,细胞形态单一、核分裂像少见以及缺少芽基再生有助于MA的诊断。
MA的准确组织来源还没有定论。一项报告显示在11例MA中有7例同时发生性染色体缺失及第7和第17对染色体增加现象,提示与乳头型RCC有相关性。然而,更近期的一项研究显示12例MA中WT基因区(11p13)和乳头型RCC基因区(17q21.32) 等位基因并没有发生变化。相反,5 6%的MA中发现2p13等位基因发生改变,是明显区别于其它肾脏肿瘤的特有遗传学表现,提示MA为一种具有显著特性的独立病种。
文献报告MA的临床表现均为良性病程,但绝大多数患者都接受了肾脏根治性切除术。鉴于不能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方法在术前确定诊断,以及临床病例少见,MA目前还是一种病理诊断。因为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瘤,几乎所有MA患者均需接受手术治疗。
囊性肾瘤
囊性肾瘤为一种发生于肾脏的复杂性囊性病变,曾称为多房性囊性肾瘤,手术前属于典型的BosniskIII型囊肿范畴,但其具有特征性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为良性病程。年龄分布为双峰,第1个发病高峰年龄为2~3岁,第2个发病高峰见于50~70岁。在儿童中,囊性肾瘤多见于男性,而在成人中则女性患者多见。绝大多数患儿以无痛性腹部包块就诊,而成人多以腹部疼痛或血尿就诊。绝大多数囊性肾瘤为散发性,单一病灶,单侧发病。病变通常境界清晰,包膜完整,经常占据肾脏某一极。囊腔内衬为扁平或立方上皮。
影像学检查对囊性肾瘤具有一定诊断提示意义。CT扫描上所有的囊性肾瘤都为多房性,而且绝大多数属于BosniskIII型或IV囊肿。虽然囊性肾瘤在血管造影上表现为少血管或无血管病变,但CT或MRI增强扫描上其纤维间隔有强化表现并不少见。有报告显示弧形钙化或者病变突入肾盂引起集合系统梗阻提示囊性肾瘤可能,但最终还需病理来证实。
不论临床表现还是影像学检查都很难将囊性肾瘤与成人囊性RCC或儿童囊性“Wilms”瘤鉴别开,因此绝大多数患者都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根治性肾切除术为最经典手术方式。近些年来保留肾单位的手术方式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特别是对于术前已经考虑可能为囊性肾瘤诊断的患者更有优势。Castillo报告的29例囊性肾瘤中有24例接受了肾脏部分切除术,平均随访39个月,没有局部复发的病例,进一步证实囊性肾瘤为良性病变。对于儿童病例,因为不能与该年龄段最常见的囊性“Wilms”瘤鉴别,绝大多数患儿都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
肾脏上皮间质混合性肿瘤
肾脏上皮间质混合性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近期被认为是一种良性肾肿瘤,该肿瘤的各种特征受到广泛关注。顾名思义,MESTK含有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可以为实性或者囊性。间质成分为梭形细胞,排列成瘢痕样纤维组织,或者呈编织样,类似平滑肌瘤;上皮成分分布于梭形细胞之间,偶尔有嗜碱细胞排列成大囊泡样结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表现为结蛋白(Desmin)和 平滑肌肌动蛋白(Actin)强阳性。据悉,以前报告的成人中胚层肾瘤(Mesoblastic nephroma)和囊性错构瘤现在看来实际上大都为MESTK。MESTK主要发生于围绝经期女性。近期对11例MESTK进行研究显示,MESTK缺乏中胚层肾瘤的典型遗传学改变;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中胚层肾瘤几乎都发生于婴幼儿,而且没有女性发病率高的现象,提示MESTK可能与中胚层肾瘤并无关联。因此“成人中胚层肾瘤”的名称可能要被废弃。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MESTK的组织细胞来源和分子遗传学特征。
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MESTK患者都为女性,而且很大一部分患者都接受了雌激素治疗。Adsay的报告中唯一的1例男性患者也在接受长期的GnRH激动剂和己烯雌酚治疗。此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许多MESTK都表达雌激素和/或孕激素受体。上述结果提示体内激素水平在MESTK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Adsay报告MESTK的发病年龄范围为31~71岁,平均为56岁。在12例患者中有6例以疼痛、血尿或感染症状就诊,其余患者为偶发病例。所有12例患者都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平均随访49个月后没有肿瘤复发病例。其它文献报告也支持MESTK为良性肿瘤。
其它肾脏良性肿瘤
起源于肾实质的其它良性肿瘤包括纤维瘤、淋巴管瘤以及脂肪瘤等。肾脏纤维瘤又称为肾髓质间质细胞瘤,表现为发生于肾髓质的结节性肿瘤,体积较小,境界清晰。肿瘤起源于肾脏髓质的间质细胞,该种细胞中含有调节血压的血管活性物质,但与肾素瘤又有本质区别。肾脏纤维瘤在尸检中的发病率很高,文献报告可达26.8%,但仅有很少具有临床意义的病例报告。绝大多数病例以血尿或者在静脉肾盂造影、逆行造影上发现充盈缺损而就诊。肾脏淋巴管瘤为一种良性囊肿性肿瘤,囊腔内衬扁平上皮,腔内为液性成分。淋巴管瘤表面可以呈蜂窝状,囊肿大小从0.1cm至1.5cm不等。一项20例肾脏淋巴管瘤综述显示,发病平均年龄为34岁,女性多见,其中6例为儿童。临床症状包括腰部包块、血尿、肾区钝痛或肾绞痛。B超、CT和MRI表现都为非特异性,对诊断帮助不大。治疗通常为根治性肾切除,确诊需对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分析。肾脏脂肪瘤非常少见,偶尔可以长至很大体积引发疼痛或血尿症状。在CT扫描上很难将脂肪瘤与脂肪肉瘤或AML区分开,确诊也需手术切除后病理分析。
结论
肾脏良性肿瘤临床并不少见,熟悉其诊断和处理方法非常有必要。单纯性肾囊肿、轻度复杂性囊肿以及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而且大多数仅需随访观察;嗜酸细胞瘤和囊性肾瘤在术前很难与肾癌鉴别开,需病理分析才能确定诊断;肾脏腺瘤还具有争议,不易确定其恶性潜能;有多种肾脏良性肿瘤类型多发于女性,因此对于以肾脏肿瘤就诊的年轻女性(<45岁)患者,应该加以注意。期望通过肾脏抽吸或穿刺活检将良性肿瘤与RCC鉴别的方法并不可靠,但随着各种肾脏肿瘤分子遗传学特征的进一步明确,穿刺活检的诊断价值将会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