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积的防治
2018年11月05日
775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儿童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但其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不易适应食物量和质的变化,加上乳食不知自节,故易发生食积。目前供给儿童的食物十分丰盛,节假日期间食积尤为多见。
食积初期,口中气味酸腐,舌苔厚腻,或有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这就是“伤食”了,应减少食量,适量饮水,即“一顿吃伤,十顿喝汤”,并可服食小儿消食片或平胃散等;
若食积未得到合理及时的调养和治疗,积久化热,出现午后夜间面颊潮红、手足心热、烦躁不宁、舌质红赤、舌苔黄厚腻,这就是有“食火”了,应服用小儿七珍丹或香砂平胃散等;
若食火进一步加重,并有纳呆厌食、舌质红、苔剥脱、舌乳头增生时,这就是“食火伤津”了,应服益胃汤或消积生津汤等;
若食积失治或治疗不当,过用消导攻下而出现食少腹胀、大便稀溏、面黄肌瘦、腹大青筋、舌体瘦小、舌苔少或白腻时,这就是“脾胃并伤”了,需服补脾化积汤或启脾丸等。
预防食积应少吃饭、多吃菜,避免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进食后不要随即入睡,以防“压住食儿”,不要勉强孩子多吃,特别是“发物”如鱼、虾、肉、鸡、烧烤等高蛋白高热量食物。
中医强调“忍三分饥,吃七分饱”是有道理的。元代著名儿科医家曾世荣:“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一分饥与寒;但愿人皆依此法,自然诸疾不相干。”明代医家万密斋《育婴家秘》针对当时的社会育儿过分强调暖衣、饱食,提出“若要小儿安,常受三分饥与寒”。到了当今这个物质生活丰富的社会,人们摄取的食物热量越来越高,“三分饥与寒”显然比“一分”更有针对性,更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