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丛集性头痛
2020年02月06日 827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丛集性头痛(cluster headache):是一种少见的伴有一侧眼眶周围严重疼痛的发作性头痛,具有反复密集发作的特点。病因及发 病机制不明,可能与下丘脑功能障碍有关。任何年龄均可发病,20~50 岁多见,男性患者居多,约 4~5 倍于女性。在某一段时间(通常 3~16 周)内出现一次接一次的成串的发作,故名丛集性发作,常在每年春季和/或秋季发作一两次;每次持续 30~180 分钟,每日可发作一至数次。群集期通常为 3~6 周。头痛为眼眶周围剧烈的钻痛,患者来回踱步,以拳捶打头部或以头撞墙,疼痛难忍;并常有结膜充血、流泪、流涕、面部出汗异常、眼睑水肿和 Horner 征等伴发症状。
(1)发作期的治疗:
① 5-羟色氨受体激动剂舒马曲坦是目前控制发作最有效的药物,3~6mg 皮下注射可使约 75% 的患者在十几分钟内症状缓解。
② 吸氧:7L/min 进行面罩吸氧 15min 可使约 60% 的患者在 20~30 内症状缓解。
③ 酒石酸麦角胺、利多卡因可能有效。
④ 肾上腺皮质激素最为有效(但并非首选),可用泼尼松 20~40mg/d,或与麦角胺并用。
⑤ 睾丸素(testosterone)可使 80% 患者获显著效果,25mg 肌注,每日 1 次,连用 7~10 日,然后改为 10mg/d,再用 7~10 天。
(2)丛集期的预防治疗:
① 维拉帕米:目前被认为是预防丛集性头痛的首选。每日剂量多为 240~320mg,对部分不敏感的患者可用到 480~720mg。理想药效约在 2~3 周时可达到,可作为预防发作的基础用药并可与舒马曲坦、麦角胺、皮质激素及其他预防性药物合用。
②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60mg/d,连用 5 天,此后每日减量 10mg,可对 70~80% 的患者有效;也可应用地塞米松 2~4mg/d。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对预防有效。
③ 碳酸锂:首次剂量 300mg,一日 2 次,并根据头痛症状和血药浓度调整用量,血药浓度保持在 0.4~0.8mmol/L。注意其副作用并应避免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利尿剂及卡马西平同时使用。
④ 酒石酸麦角胺:辅助预防用药。1~2mg 睡前口服可预防夜间发作。
⑤ 托吡酯:起始剂量为 25mg/d,根据患者情况每 3~7 天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 200mg/d,治疗 4 周,可达到治疗和预防的双重效果。
⑥ 丙戊酸钠:5~20mg/Kg/d。副作用:脱毛、嗜睡、体重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