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2016年12月28日 10357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古代医家凡大成者,诊断疾病,谙熟望、闻、问、切四诊技法,无不重视切法中脉诊,然而当今许多中医学者,脉诊形同虚设,甚至有些中医学院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讲,质疑脉诊,如何传承中医呢?可能这些也是当今中医衰退的原因之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从序中看出仲景是何等的重视脉诊,然而现出版有关《伤寒杂病论》著作、教材,大多将《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重要章节删除,《平脉法》、《辨脉法》《伤寒例》的理论贯穿应用到伤寒论条文中,那如何理解著作全貌,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呢?

       平脉辨证源于《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中“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其中“并《平脉辨证》”一句,证明“平脉辨证”是张仲景在搜集前人经验之上的发明,如《伤寒论》《金匮要略》, “辨XX病脉证并治第X”的篇首赫然在目,编排体例每篇如此,都从病、脉、证、治四方面的相互对应,为读者提供辩证思维方法和用方的灵巧思路。只有从“病、脉、证、治”这四个字机理,理解著作全貌,研究张仲景学术思想,拓展《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即从平脉辨证推演经方运用,确立诊疗规范。可见“平脉辨证”是张仲景的最有特色的学术思想。如何“平脉辨证”呢?如下:

一:脉阴阳为纲,明六经病分三焦

       (一)脉分阴阳

       张仲景在《辨脉法》中开篇曰:

       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浮与芤相类,弦与紧相类,滑与数相类,革与实相类,沉与伏相类,微与涩相类,软与弱相类,缓与迟相类。

       脉阴阳为纲,阳为太过,阴为不及,方法明了,易学易施。

       (二)脉位分阴阳

       脉位分阴阳:寸为阳,尺为阴,关前属阳、关后属阴。

       寸脉见阳脉,左为手太阳、右为手阳明;

       寸脉见阴脉,左为手少阴、右为手太阴。

       关脉见阳脉,左为足少阳、右为足阳明,

       关脉见阴脉,左为足厥阴,右为足太阴。

       双尺脉见阳脉,为足太阳;

       双尺为见阴脉,为足少阴,左属肾,右为子户。

       浮沉辨表里,故浮为太阳、沉为少阴,当指左寸;

       虚实辨阴阳,故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当指右寸。

       王叔和《脉经》曰:

       心部在左手关前寸口是也,即手少阴经也。与手太阳为表里,以小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曰神庭,在龟尾下五分。

       肝部在左手关上是也,足厥阴经也。与足少阳为表里,以胆合为府。合于中焦,名曰胞门,在太仓左右三寸。  

       肾部在左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左。  

       肺部在右手关前寸口是也,手太阴经也。与手阳明为表里,以大肠合为府。合于上焦,名呼吸之府,在云门。  

       脾部在右手关上是也,足太阴经也。与足阳明为表里,以胃合为府。合于中焦脾胃之间,名曰章门,在季胁前一寸半。  

       肾部在右手关后尺中是也,足少阴经也,与足太阳为表里,以膀胱合为府。合于下焦,在关元右。左属肾,右为子户,名曰三焦。

       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左为心、右为肺;

       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左为肝脾,右为胆胃;

       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双尺皆为肾。

       (三)六经病分三阴三阳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论.伤寒例》:“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伤寒论.伤寒例》:“尺寸俱长(长与洪相类)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伤寒论.伤寒例》:“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

       《伤寒论.伤寒例》:“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伤寒论.伤寒例》:“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伤寒论.伤寒例》:“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皆受病,已入于腑,可下而已。”

       《平脉法》强调:“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三阴三阳病的辨证论治不仅从表里认定,也从三焦区别,伤寒条文可佐证:“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由此可见,三阴三阳病不仅仅是六经病,而且是从古代解剖部位即上、中、下三焦以认识疾病表、里、内、外病位的证候群。

二:辨识脉太过与不及,重独脉

       《素问.三部九候论》:“帝曰:何以知病之所在?歧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

       《平脉法》中所谓“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

       仲景寸口脉法分左右手寸、关、尺三部,以三部对应三焦,三焦分属五脏六腑,五脏六腑对应左右寸、关、尺三部,三部六位脉动,表现有太过或不及,某处的太过或不及的特异脉象,为独脉,独处藏奸。由此独脉可推论阴阳、病位、病机。如伤寒条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此处只提到了一个关脉,关脉属中焦,与“心下”部位对应,痞胀不舒,按之濡软,故对应的脉为“关上浮”。“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此平脉见“寸脉微浮”这个独脉,即知“胸中痞鞕,气上冲喉咽,不得息”,病机为“胸有寒也”。再如“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此处提到“上关上”的脉象浮大,也是独脉。诸如以上类似条文在《伤寒杂病论》中并不罕见,但由于互文的缘故,这种独脉的描述常常以阴阳来代替,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阳微阴弦,即寸脉微尺脉弦,微主阳虚不足,弦属阴寒太过,主痛,故从阳微阴弦,不但可了解胸痹的病机在于阳运不足,并且平脉而知证,从脉象即可知其病位在心肺,当对应有胸闷短气疼痛的症状。还可从脉象太过或不及中确定主病之脉与兼证之脉,从脉象推测相应证候,再结合证候反推脉象十分相符,抓住三阴三阳六经病辨证提纲与左右寸关尺三关定位要领,主证与主病之脉互为印证,即可获得相关诊断。如左寸脉太过见浮为太阳、左寸脉不及见沉属少阴,而余脉之势弱而平,即可认定太阳与少阴合病。《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载有独脉法运用对于“积聚”的判断:“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这段脉法描述实质为病变病位诊断的精度脉法,是对“仲景脉法提纲”中“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的独脉的最好写照。脉法不仅辨证候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而且辨三阴三阳六经病位,还能判断脏腑病位。

三:脉证合参,辨方证病机

       (一)从脉辨证,从脉象与证候的对应中确认主证,脉证相符。如: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属少阳”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

       (二)从脉辨因,从脉象中推求病因,辨识病机。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

       “脉浮而细滑,伤饮”

       “脉弦数,有寒饮,冬夏难治。”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三)从证知脉,脉证合参,以鉴别诊断。如《伤寒论》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曰伤寒。”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四)从脉测证,从脉象中分析病机,明确方证主治。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五)从脉定方,以脉象概括病机,从脉象中直接确定方治 。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少阴病,脉沉者,四逆汤主之。”

       (六)从脉定法,凭脉象推求病机,再从病机确定治则。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

       “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发汗,令阳气微,膈气虚,脉乃数也。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

       从例证中可据,平脉辨证法主要用于辨识病机、确认方证,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由于疾病本身或疾病过程存在特异性,不同的病机而脉象必然有异,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内外相应,特定的症状必有相应的脉象, 脉象不仅与证候相应,也蕴含了病机,主脉与主证、兼证与兼脉之间自有其内在的联系,由一定的病机所决定,所以从证可以定方,从脉也可直接定方。

       张仲景平脉辨证以阴阳为纲,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为子目,把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所有疾病从脉象、证候的特异性分为三阴三阳六大类病系统。六大类疾病的诊断以“病、脉、证、治”为的诊疗规范,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再从脉证合参确立方证相应原则,尤显大道至简。

       遵循平脉辨证法则,无论六淫外感、还是内伤杂病都统一在三阴三阳的纲领下,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故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强调: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