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走路不稳,逐渐出现足畸形该怎么办?
2022年07月06日 482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门诊中,有一位小朋友在8个月时被确诊出脑瘫,等到应该会走路的年龄,还是不会走、不会站,发现异常后及时到医院就诊,由于孩子的情况较严重,还没有达到可以手术治疗的年龄,建议先康复,等到一年后再评估手术。回到家后就到康复医院去给孩子做康复,现在已经做了大半年的康复,每天主要做牵拉、按摩等训练,经过这段时间的康复,孩子学会了走路,但走路不稳,还慢慢出现了足畸形,就想来咨询下,根据孩子现在的情况能不能通过手术改善?
常崇旺教授介绍:通过对患儿的情况进行详细诊断,评估,确诊为痉挛型脑瘫,并发现患儿大脑在早期因为某些原因导致脑膜受到了损伤,及闹椎体损伤,导致患儿出现走路不稳、足畸形症状,那么治疗方案从患儿的症状发展情况出发,如现在患儿足畸形出现早期,且患儿目前可以行走,但步态不稳定。因此,治疗的目的有两方面,一是解决患儿步态问题,二是怎样做才能让患儿的畸形不再继续发展。
第一步:解决患儿步态问题。通过FSPR手术(功能性选择性脊神经后根离断术),该手术主要是在患儿腰部进行,通过对患儿腰部脊柱进行手术,对患儿的脊柱后根感觉神经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让患儿肌张力下降、阵挛消除的目的,痉挛的消除就会促进患儿步态的恢复;第二步:后期对患儿的畸形足进行矫正,通过给患儿做矫形手术让双足恢复正常,这就是患儿的治疗方案,但想要彻底恢复,还需要在术后配合主动的康复训练,以下肢力量、步态训练为主,让患儿的走路姿势越来越稳。
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而言,康复训练应是贯穿始终,尤其是术后康复训练更为重要。一般来说,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术后功能康复训练应遵循早开始、规律进行及一次性康复的原则。注意:脑瘫患儿的术后康复训练每天须定时定量,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另一个原则就是术后功能康复训练,其主要的训练目的是为了促进肌力的恢复,肌群间协调下的建立及行走平衡能力的训练,由之前的被动训练转化为主动训练!
FSPR手术有哪些优势及适应症?
FSPR术只是选择性阻断部分神经后根纤维,而不会影响支配肌肉运动的神经前根及运动功能。具体的手术部位可以根据患儿具体病情而定,在腰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下肢痉挛,在颈椎部进行手术可解决上肢痉挛。
一、FSPR手术治疗脑瘫的安全性
FSPR手术在多导联电生理的监测作用下,应用术中连续记录肢体多块肌肉的肌电图和体感诱发电位,脊髓诱发电位使FSPR手术更具有科学客观的依据,避免了经验性手术,主观因素决定切除后根比例的失误,最大限度降低手术的并发症风险,进一步提高了手术的疗效,使肌张力得到全面的下降,并改善平衡功能。
二、FSPR手术治疗脑瘫恢复快
伤口小、恢复快、手术切口控制在3厘米以内,患儿容易恢复。
三、FSPR手术治疗脑瘫效果好
术后效果明显。患儿各种明显的病症,如剪刀步、足内翻等脑瘫引发的畸形病态得到显著的好转。
FSPR手术已经凭借其以上的优势对一部分患儿进行了治疗,并达到了不错的效果。这对于脑瘫患儿而言无疑是一种希望。但是还是要提醒大家,如果选择这种手术的话,一定要做好全面的检查,看看自身的状况是否能够进行这种手术治疗,切勿因为FSPR手术的优势而忽略自身的的状况。
FSPR手术的适应范围如下:
1、痉挛型脑瘫或以痉挛为主的混合型脑瘫;
2、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
3、年龄在两周岁半以上,发育较正常;
4、肢体有一定的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