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闭锁

2017年11月27日 13128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症状

Ⅰ型阴道闭锁特点:

1. 仅下段阴道闭锁,子宫内膜和宫颈发育良好;


2. 仅由泌尿生殖窦发育异常引起;


3. 表现为阴道上段积血,严重者可有宫腔积血;


4.痛经症状出现早而严重,就诊早,病程短;


5. 查体盆腔包块大,距处女膜距离近;


6.因为宫腔有一定容量,且患者因症状重就诊及时,经血及时得到引流,发生盆腔返流并造成盆腔内膜异位症的可能性较小。


Ⅱ型阴道闭锁特点: 

1. 阴道完全闭锁,往往合并宫颈发育不良,甚至没有宫颈管,子宫内膜发育不良;


2. 泌尿生殖窦发育异常,合并不同程度苗勒氏管发育异常;


3. 由于子宫内膜发育较差,痛经症状较轻,出现症状较晚,就诊晚,病程长; 


4. 查体盆腔包块小,距处女膜距离远;


5. 可容纳积血的空间小,且就诊引流晚,容易出现输卵管积血并逆流回盆腔,造成盆腔内膜异位症几率高。

 

病因

女性生殖器官在形成、分化过程中,若受到某些内源性因素(如基因或染色体异常等)或外源性因素(如使用性激素类药物)的影响,原始性腺的分化、发育、内生殖器始基的融合、管道腔化和发育以及外生殖器的衍变可发生改变,导致各种女性内外生殖器官畸形发生。

 

检查

1. 全身一般检查: 注意第二性征的发育情况,如身材、体态及乳房的发育是否正常,以排除有无性腺发育异常。


2. 妇科检查: 外生殖器的形态有助于阴道闭锁的诊断,盆腔双合诊检查和必要时的三合诊或肛诊可以帮助了解阴道、子宫颈和子宫的情况,发现内外生殖器官畸形。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为提示生殖器官畸形的部位、局部解剖特点、是否存在相关合并症,以及排查有无合并其他器官形态学异常。盆腔超声检查因无创、费用低廉,应为第一步的检查方法。三维超声、盆腔MRI检查对子宫颈畸形、子宫畸形、盆腔复杂畸形的诊断有优势,常作为进一步的诊断检查手段。X线和CT检查对于合并骨骼系统畸形的排查有价值。注意应常规同时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


4.实验室检查: 特殊的实验室检查包括染色体检查及女性激素水平检查,必要时需检查有关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的试验等来协助诊断。


5.内镜检查: 对于合并有其他手术治疗指征、经上述辅助检查仍不能完全明确诊断者,可考虑进行腹腔镜或宫腔镜检查进行诊断并同时完成治疗。少数合并下泌尿道(尿道、膀胱)畸形的患者,膀胱镜检查有助于协助诊断。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阴道上段积血,严重者可有宫腔积血;规律周期性的下腹痛,  痛经等)以及相关临床检查:(1)经直肠超声、MRI;(2)激素水平、染色体检测;(3)腹腔镜探查。并需同处女膜闭锁、阴道横隔/纵隔/斜隔以及其他类型的阴道缺如相鉴别。

 

治疗

Ⅰ型阴道闭锁:

1. 手术关键:将阴道下段切开,经血引流通畅;


2. Ⅰ型阴道闭锁处理较简单,但需与处女膜闭锁鉴别,区别点在于手术需切开阴道下段并扩张;


3. 手术时机选择在月经期手术,原因是阴道上段扩张,包块大有利于定位;


4.  操作要点是掌握切开的方向,可以拿硬膜外针穿刺入腔,血流出来后保持不动,沿针穿入再切除多余组织,过程中注意避免相邻器官损伤;


5. 如闭锁部分较少,可缝合阴道上段粘膜及前庭粘膜,如闭锁部分较长则不宜缝合,可应用羊膜覆盖或仅行止血,术后放置模具;


6. Ⅰ型阴道闭锁手术效果好,月经恢复好,有阴道狭窄的可能,主要与手术瘢痕及未坚持放置模具有关,术后坚持放置模具或行阴道扩张是保持手术效果的关键;


Ⅱ型阴道闭锁:

1.术前建议行MRI影像学评估,较超声更能清楚显示,并指导处理;


2.腹腔镜探查重要,可以明确盆腔器官发育情况,也能探查盆腔内膜异位症情况,指导临床决策;


3.对于不保留生育功能的,切除子宫以缓解症状,婚前行人工阴道成形术,相对简单;


4.对于保留生育功能的,应行阴道子宫接通术,手术可一期或分二期完成,有输卵管积血或巧囊者,术中同时处理,决策时考虑因素多,如病人症状的解除,盆腔内膜异位症情况,以及将来生育可能和手术效果;


5. Ⅰ型相似,穿刺定位后切开,注意不要损伤膀胱和直肠;


6.手术关键和难点:宫颈成型,如下图所示,对于宫颈管的重建,目前有生物补片法、Sentinol支架植入、覆膜支架置入等,可以重建通道,但重建宫颈管功能仍是难题,仍期待将来组织工程学、干细胞等新方法;


7. 目前保守手术效果不佳,术后仍可能痛经严重或盆腔内膜异位症严重,最终行子宫切除术

 

预后

Ⅰ型阴道闭锁手术效果好,月经恢复好,有阴道狭窄的可能,可再行切开术,术后效果仍好,可自然怀孕并经阴道分娩。 Ⅱ型阴道闭锁,不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效果好,仅需放置模具,预防阴道狭窄;保留生育功能的,术后月经量正常,但伴痛经并进行性加重,预后稍差。

 

预防

大力提倡优生优育,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避免早婚、早育,定期孕检。避免滥用性激素药物。早发现、早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