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伤(冻伤)好发于寒冷地区的室外劳动者和运动员(如登山运动员),和某些低温作业者(冷库工作人员)。严寒是造成冷伤的主要原因,但气候环境与身体抗寒能力也起重要作用。大风时气流加速热的对流潮湿的环境和衣袜使体表散热加快,均促使冷伤发生。营养不良、过度疲劳、肢体受压(鞋袜过紧)或血管疾病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这些因素使机体抗寒能力下降。受冷部位因血管强烈痉挛,组织缺血,温度过低时,细胞间隙中结成冰晶,细胞脱水变形;温度恢复后血管扩张,血液郁积,血浆渗出,这些均可导致组织坏死。冷伤可分局部和全身两种。分类与表现1.局部冷伤好发于指、趾、鼻尖、耳郭和脸颊等暴露部位。根据不同程度分为3变①1度冻伤(红斑性):皮肤从苍白变为块状蓝紫色,以后转为红、肿、痒、痛、感觉麻木等,7~10日后症状消失,不留瘢.②Ⅱ度冷伤(水疱性):冷伤部皮肤除红肿外,尚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局部剧痛,对冷、热、针刺感觉不敏感,2~3周后水疱干枯形成干痂,痂皮脱落时有新皮覆盖创面。③Ⅲ度冷伤(坏死性):皮肤从苍变紫黑,伤部皮肤周围肿胀并可有水疱坏死组织脱落后创面愈合需2个月以上,且形成瘢痕。严重的坏死区可延及深部的肉等,患部的知觉和功能丧失,愈合更费时,且易继发感染。2.全身性冷伤多数发生在寒冷地野外工作者,当饥饿或酗酒而冻僵倒地,体温继续下降,病人感觉疲乏、反应迟钝、睡待体温降至32℃以下时就出现意识,直至昏迷。皮肤灰白或紫绀、冰冷,压脉率下降,呼吸减慢。如不及时抢8落往导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