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临床中经常会见到,这样的老年人,以及反复的,腹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但是呢,有的患者做了腹部的ct,甚至胃镜,结肠镜,小肠镜等等这些检查都做了,均没有发现明显的病变,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给患者可以做一个腹部造影,或者腹部的多普勒超声或者核磁检查一下腹部血管的供血情况,要考虑是不是有慢性肠系膜供血不足。
胃肠道血供主要来自腹主动脉的三大分支,及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在腹腔动脉下半个椎体,除供应胰腺,十二指肠外,还供应全部小肠,右半结肠的血液。肠系膜下动脉主要分为结肠左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两支,供应左半结肠血液,由于其分支的联络线长,吻合支少,所以说血供较差。
慢性肠系膜供血不足,又称为肠绞痛,或者腹绞痛,多见于老年人,常有严重的动脉硬化,并影响腹主动脉两支或三支大分支。临床表现为间歇性的中上腹部疼痛,特点是发生于餐后15到30分钟,并持续1到2个小时,这是由于进食之后,胃肠道所需要的血液供应明显增多,而引起了肠系膜供血相对不足,从而导致了疼痛,患者往往由于害怕进食会引起腹痛,因此进食减少,伴体重明显的减轻,腹部检查可能听到收缩期杂音。动脉造影可见,两支或三支腹主动脉的分支有明显的狭窄,以及有侧枝循环的证据。近年来有应用多普勒超声或核磁检查餐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血流改变,正常情况下,餐后血流增加,而本病不增加。
该病的内科治疗包括扩血管的药物,比如说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等,对部分患者有效,外科手术包括旁路术,动脉内膜切除术和血管移植术等。近年来经皮股动脉穿刺后,在狭窄处采用气囊导管扩张术,或者放置支撑管,提供了非手术治疗的可能性。
以上是关于慢性肠系膜供血不足这个病的一些简单的介绍,如果大家有这方面的困扰的话,可以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向我报道,发起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