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症的中医治疗专家共识
2017年09月13日 1478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皮肤瘙痒症(Pruritus)是一种无明显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以瘙痒为主要症状的皮肤病。中医称之为“风瘙痒”,历代中医文献根据不同皮损及发病部位有不同名称,如“痒风”“阴痒”等,现统称之为风瘙痒。《外科证治全书·痒风》记载“遍身瘙痒,并无疥疮,搔之不止”。
1临床表现
皮肤阵发性瘙痒,痒无定处或局限于身体某些部位,以阴部、肛门周围、头皮、小腿较为常见。无原发皮损,反复搔抓可见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皮损,甚至继发感染引起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等。易反复发作。有发于秋末冬季,因寒冷干燥诱发;亦有发于夏季,因潮湿多汗诱发。全身性瘙痒症包括老年性瘙痒症、冬季瘙痒症、夏季瘙痒症等。局限性瘙痒包括肛门瘙痒症、阴囊瘙痒症、女阴瘙痒症等。
2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根据皮肤瘙痒,无原发皮损,常见抓痕、血痂等继发皮损诊断。严重程度可根据瘙痒评分、继发抓痕条数等进行评分。
3鉴别诊断
3.1 疥疮
疥疮好发于指缝、大腿内侧、阴囊等皮肤薄嫩皱褶处,皮损有丘疱疹、小水疱、隧道等,检查可见疥虫或虫卵。
3.2 虱病
虱病可有全身瘙痒,但是主要在头部及阴部,检查可找到虫卵或成虫,有传染性。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皮损以苔藓样变为特点,好发于颈项、肘部等摩擦部位,剧烈瘙痒。根据好发部位、皮损特点可鉴别。
4.1 风热血热证
皮肤瘙痒,遇热或饮酒后加重,搔破后血痕累累;伴心烦,口渴,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瘙痒不止,抓破后渗液结痂;或外阴肛周皮肤潮湿瘙痒;伴口干口苦,胸胁胀满,纳差,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3 血虚风燥证
以老年人多见,病程较长,皮肤干燥瘙痒,血痕累累,伴头晕眼花,两目干涩,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5治疗
5.1 中医治疗原则
以祛风止痒为原则,应根据患者体质、皮损特点、自觉症状、舌脉,辨证选用中药或中成药内服、外用。
5.2 分证论治
5.2.1.1 风热血热证治法:
清热疏风,凉血止痒。主方:消风散(《外科正宗》)加减常用药物:荆芥、防风、苦参、浮萍、生地黄、当归、牡丹皮、知母、蝉蜕、生甘草。
5.2.1.2 湿热内蕴证治法:
清热利湿止痒。主方: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加减常用药物:龙胆草、苦参、苍术、生地黄、黄芩、栀子、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