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肘
2018年05月20日 9849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病因: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症候群,是由于起点位于肱骨外上髁的肌群如桡侧伸腕肌、指伸肌群以及旋后肌等长期不正当反复发力、牵拉收缩,使得肌腱附着处被慢性撕拉、出血,从而形成了无菌性炎症。网球肘是过劳性综合征的典型例子。
诊断:网球肘的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查体,主要表现为肘关节外侧的疼痛和压痛,疼痛可沿前臂向手放射,前臂肌肉紧张,肘关节不能完全伸直,肘或腕关节僵硬或活动受限。
(1)Mills实验:前臂旋前、伸肘位,被动屈曲腕关节,肱骨外上髁出现疼痛即属于阳性。
(2)中指背伸实验:前臂旋前、伸肘、伸腕位、中指抗阻背伸,肱骨外上髁出现疼痛即属于阳性。
(3)Cozen实验:患者前臂旋前位握拳,主动伸腕,测试者在其手背施加阻力,肱骨外上髁出现疼痛即属于阳性。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第一阶段:急性或亚急性期:治疗重点在于减轻疼痛和严重,维持关节活动度,教育患者避免做伸肌肌腱紧张加重疼痛的姿势和活动。
1.1支具固定:使用腕背伸35°支具,使腕伸肌腱处于休息位;工作状态下建议使用网球肘保护支具(伴有骨间后神经综合征和桡管综合征的患者禁用!)。
1.2关节活动度练习:腕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肘屈伸等,每天三组每组10-15个。
1.3按摩:伸肌起点的按摩以及腕伸肌肌腹部进行深部横向摩擦按摩(不应引起剧烈疼痛)。
1.4冰敷:使用冰袋冰敷10min,帮助缓解疼痛和炎症(尤其是手法按摩后若有皮温升高一定要及时冰敷)。
1.5理疗:超声波治疗(3MHZ)、药物离子导入、TENS电疗等可以用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建议每周2-3次,共6-8次。
第二阶段:疼痛评分VAS<=2-3分,休息位只有少量疼痛或无痛时,继续上述治疗病进入该阶段(训练过程不应使疼痛加重)。
2.1肌肉等长收缩增加肌力。
2.3适当牵伸伸肌肌群
2.4开始主动力量训练。
第三阶段:让患者恢复足够的力量,可以继续正常、无痛的参加社会活动,回归生活。
3.1通过增加阻力、训练频率、采用离心收缩等增加肌肉的力量、耐力和控制。
3.2冷热敷交替训练前可用温热水(39℃-42℃)或热毛巾在肘关节周围热敷20-30min促进血液循环;训练后用冰袋(0-5℃)在肘关节周围冰敷10-15min,减少渗出避免肿胀。
3.3ADL训练指导和鼓励患者正确的患侧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2.手术治疗:
如果是网球肘的晚期或顽固性网球肘,经过正规保守治疗半年至1年后,症状仍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可以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微创的关节镜手术和创伤亦不大的开放性手术,以清除不健康的组织,改善或重建局部的血液循环,使肌腱和骨愈合。
3.预防:
3.1纠正直臂击球的动作,让大臂和小臂无论在后摆还是前挥时都保持一个固定且具弹性的角度。
3.2用支撑力较强的护腕和护肘把腕、肘部保护起来。限制腕、肘部的翻转和伸直。
3.3打球时于前臂肌腹处缠绕弹性绷带,可以减少疼痛发生,但松紧需适中。
3.4一旦被确诊为网球肘,则最好能够中止练习,待完全康复并对错误动作进行纠正之后再继续进行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