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真菌引起的疾病,常被误诊为肺癌到外科手术,如何治疗才对

2019年04月06日 933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肺隐球菌病为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内脏真菌病,呈亚急性或者慢性表现。新型隐球菌是一种特殊的真菌,又称为溶组织酵母菌,菌体周围有肥厚的荚膜,常常存在于土壤或鸟粪中,尤其是在鸽粪中最常见。对人类而言,它通常是通过呼吸道被吸入人体,吸入了隐球菌并不是都会引起肺隐球菌病,是否出现症状取决于患者的免疫状态、吸入病原菌的数量以及病原菌的致病能力,在免疫力正常的患者中,超过三成是没有症状的。

肺隐球菌病主要侵犯肺和中枢神经系统,但也可以侵犯骨、皮肤、粘膜及其他脏器。免疫功能低下为隐球菌发病的重要诱因。免疫功能正常的健康人感染后可以自愈或病变仅局限于肺部。而免疫功能受损的人,比如白血病人、艾滋病人、恶性肿瘤晚期病人、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长时间使用抗生素的病人,这类病人吸入隐球菌后,隐球菌在体内进展活动,引起肺炎并经血行播散至全身。由于隐球菌对脑膜和脑组织有很强的亲和力,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隐球菌通常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肺部是感染的首发部位。感染的初期,多数病人可无症状,少数病人出现低热、咳嗽、咳粘痰、乏力、胸痛及体重减轻等症状。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中,可以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当出现脑膜炎时会表现为高热、头痛。一般常规进行胸部CT检查,病变可呈孤立的大球形灶或数个结节状病灶,周围无明显反应,类似肿瘤;或为弥漫性粟粒状阴影;或呈片状浸润阴影;部分患者有空洞形成。病变以双侧中下肺部比较多见,亦可为单侧肺部或局限于某一个肺叶。对于通过病史、症状、CT结果高度怀疑肺隐球菌病者,可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痰液进行培养及做药敏试验。若能从呼吸道样本中分离出隐球菌病原体,特别是在免疫缺陷人群中,这对于诊断肺隐球菌病是有极大帮助的。有创性检查包括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进行隐球菌凝集试验。对于单个结节病灶无法与肿瘤鉴别者可行肺穿刺活检。怀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需行腰穿,进行脑脊液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检测。

治疗

按照肺隐球菌病治疗指南,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局限性肺隐球菌病患者必须保证严密的观察。在有症状的病例,建议使用氟康唑,400mg/d,共6个月。在所有病例中,均需严密观测以排除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对于不能耐受氟康唑的病人,伊曲康唑(200,400mg/d,共6,12个月)是一种可接受的选择方案。对于免疫功能缺陷及严重的感染病例,需采用两性霉素B治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