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寒未消 养生有诀窍
2018年05月03日 8102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自惊蛰起,气温逐渐回升,土壤开始解冻,雨水增多,温暖的气候条件让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昆虫慢慢苏醒,田间野草也相继萌发。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田间地头一片繁忙的景象。与此同时,蛰伏了一个冬天的病毒和细菌也随着渐暖的天气而被“惊”了起来。因而想要将疾病阻挡在身体之外,为全年的健康养生打下良好基础,惊蛰养生显得尤为重要。
A 穿衣应以捂为主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忽冷忽热的惊蛰时节是冷转热地过渡阶段,最难以调养静息。人们已经习惯在冬季多穿衣服,并且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也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俗话说“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春天气温刚转暖,气温变化大,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病菌容易乘虚而入,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春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惊蛰时节穿衣应当以“捂”为主。
B 饮食清淡多吃梨
惊蛰时节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此时再摄入大量脂肪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加上“每逢佳节胖三斤”节后综合症还在持续,因此这一时段饮食上要着重注意养生,应遵循顺应阳气升发的特点,饮食清淡化,降低身体负担。清淡饮食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食物多样化,主食应以谷物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经常吃奶类、豆类和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在此基础上,对脂肪和食盐的摄入量加以控制。一些地方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的功效。梨可以生吃,也可以蒸着吃或煮着吃,只是蒸、煮会破坏其中的维生素。冰糖蒸梨、川贝蒸梨制作简单方便,对咳嗽有一定的作用。
C 早睡早起去春困
随着天气日益变暖,人体皮肤和肌肉也都进入了舒张的状态,从而易使脑供血不足,久而久之,“春困”也就不请自来。尽管“春困秋乏夏打盹”都是人体的正常机能反应,但是面对因为昏昏欲睡而每况愈下的工作效率,不做一些应对之策还真不行。想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做到早睡早起最为适宜。早睡能让你睡眠更充足,能让你精力充足表现更好。而晚间身体会进行排毒和休养,晚上熬夜会导致血压和胆固醇含量升高,给自己带来压力,早睡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良性循环,让你远离癌症和其它心脏类疾病。
D 疏肝理气养身心
惊蛰期间阳气升发,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体阳气也是如此,因此肝火特别旺,各种肝病容易复发,所以在这个时节很多朋友都爱发脾气、爱急躁、眼睛干涩、眼睛发红。
这时候就需要疏肝理气了,按五行而论,肝属木而性喜条达,主疏泄,为藏血之脏。疏肝理气具有疏理肝脏气机,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季节中,肝对应春天,春天是养肝最好的季节。建议大家多去户外透透气锻炼身体,这样有利于加快气血循环,促进身体健康。
惊蛰:百草回芽,百病易发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云:“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惊蛰时节万物生发,气候变化以风为特点。此时天气由寒转温,草木生发萌芽,万物复苏,人的新陈代谢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人体内以肝、胆经脉的经气最为旺盛和活跃。在这个时候应特别关爱自己的身体,防治疾病。体弱多病者、老人和孩子要防止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而且这个时候特别容易诱发中风。中医认为,“春主风”,与“风”有关的疾病,春季最容易发生。医学研究结果认为,高血压是导致中风的罪魁祸首。随着春季气温的不断升高,血液循环加快,血压也随之升高。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就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引发中风。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暖中有寒,有时一日气候三变,忽风忽雨,忽冷忽热。寒冷使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外周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引起脑出血。
另外,寒冷还会增加血纤维蛋白原浓度,引起血黏稠度增高,造成脑血栓。
温暖使人体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外围小动脉舒张,导致血压降低。血压的骤降,也是造成脑缺血中风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春季温差较大的日子里,有中风倾向的患者一定要注意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同时,患者要注意血压的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当然,中风是有先兆的。比如,突然眩晕或头痛,视物不清或突然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肢体麻木或活动不便,无原因的嗜睡等。一旦发现中风先兆,应立即就医,保持镇静,避免紧张,卧床休息,尽量减少移动,防止头颈扭曲,头应偏向一侧,以免突然呕吐引起窒息。另外春风拂面,有的人嘴一下子被“吹”歪了。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面瘫”。面瘫,即面部神经麻痹,是一种轻型的中风。任何年龄均有发生的可能,以中青年居多,男性略多于女性。主要症状为:面部表情肌出现不对称瘫痪;患者面部表情动作完全丧失,眼睛不能完全闭合,前额无皱纹,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口唇歪斜;不能做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轻度患者一般在一个月内恢复功能;中度患者3个月至半年恢复;重度患者不易恢复,往往并发有面肌痉挛。
在春季生活中,只要多加注意,是可以预防面瘫发生的。
首先注意保暖,宜避开风寒对面部的直接袭击。年老体弱、病后、过劳、酒后及患有高血压病、关节炎、神经痛等慢性疾病者,尽可能不要迎风走。
第二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春天正是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好时光,可选择不同锻炼项目,如散步、跑步、体操、打太极拳、爬山、健身、瑜伽操等,惊蛰时节万物萌动,人也会变得烦躁不安。适当运动可以对身体各个器官和各部分肌肉施加压力来调节血液循环、润滑关节。
第三多吃果蔬。冬季进食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因此,春天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如韭菜、春笋、芥菜、油菜、香椿芽等,既可增强体质,又可增强抗病能力。
最后,惊蛰也是春耕的开始,很多人会在惊蛰时节开始打拼事业,这个时节气候不稳定,人的运势也会多变,有个好身体,才能打拼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