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中浆(十四)

2019年05月29日 8290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十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辨证论治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在眼底诸病中发病率较高,起病常为急性,治疗不及时易转为慢性,病程缠绵,易于反复发作。本病主要症状为视物模糊,眼前似有固定黑影挡住视线,视物变形及视物黄赤,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视瞻有色”、“目茫茫候”、“目黑候”、“云雾移睛”、“视惑”、“视正反斜”等证范畴。多年来张怀安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满意。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张明亮

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蔽阻脉络证

主症:眼前似有黑影遮挡,或伴有视物变形,口干或口干不欲饮,小便频数或小便急痛,尿色黄,大便燥;舌质红,苔黄腻或薄白,脉滑数或细数。眼底检查:黄斑部水肿,在水肿边缘可见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反射光晕,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在水肿区有黄白色或灰白色圆形渗出小点。治法:清热利湿,佐以益阴。方剂:加味猪苓散(经验方)。药物组成:猪苓10g,萹蓄10g,川木通10g,车前子10g(包煎),滑石10g(包煎),栀子10g,狗脊10g,菊花10g,生地黄15g,苍术10g,桑椹10g,女贞子10g,甘草5g。加减:大便燥结者,加大黄10g~15g(后下)。

2.肾阴不足,相火上炎证

主症:视物模糊,或伴有视物变形,头晕耳鸣,腰脊酸痛,口干咽痛,心烦盗汗,尿黄便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眼底检查:黄斑部水肿,中心凹光反射消失或减弱。在水肿区有黄白色或灰白色圆形渗出小点,或块状渗出物。治法:滋阴补肾,壮水制火。方剂:桑椹地黄汤(经验方)。药物组成:生地黄20g,熟地黄20g,女贞子20g,桑椹20g,黄精15g,玉竹15g,决明子15g,炒麦芽10g,麦冬10g,石斛10g,石决明15g(先煎)。加减:火盛,加蒲公英15g,连翘10g,金银花10g;小便不利,黄斑部水肿甚者,加车前子10g(包煎),赤小豆10g;日久不愈,加鸡血藤10g。

3.肝失调达,气血郁闭证

主症:视物昏渺或伴视物黄赤,情志忧郁,头晕目眩,胸胁胀痛,口苦咽干;舌质红,苔微黄或薄白,脉弦细。眼底检查:黄斑部可见黄白色点状或块状渗出物,中心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黄斑部水肿或有或无。治法:疏肝解郁,通经活络。方剂:舒肝明目汤(经验方)。药物组成:柴胡10g,白芍10g,茯苓20g,桑寄生10g,决明子10g,栀子10g,黄柏10g,女贞子20g,桑椹20g,牡丹皮10g,白术10g,首乌藤15g,甘草5g。

4.肝肾亏损,目失濡养证

主症:头昏眼花,记忆力差,腰酸耳鸣,遗精;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眼底检查:视网膜脉络膜多呈晚期病变,周围有黑色素沉着。治法:补肝养血,益肾明目。方剂:加减石斛夜光汤(经验方)。药物组成:生地黄15g,熟地黄15g,女贞子20g,天冬10g,白术10g,麦冬10g,桑椹20g,枸杞子10g,茯苓15g,石斛10g,菟丝子10g,五味子5g,牛膝10g,防风10g,刺蒺藜10g,青葙子10g(包煎)。

病例介绍

案例1:陈某某,男,40岁,省建筑设计院工作。于1978年10月17日就诊。

病史:右眼前突然起一棕色圆形阴影挡住视线,视物变形(视直如曲,视物变小变远)已月余,虽经西药治疗但无效。

检查与诊断:右眼视力0.04,左眼1.0+2,外眼正常。右眼底检查:黄斑部可见许多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周围有一水肿圈,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诊断:右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右目视瞻有色)。

辨证与治疗:患者自觉头晕,口干但不欲饮,尿短色黄,大便燥结;舌质红,苔薄白,脉滑数。证属湿热内蕴、蔽阻脉络。治宜清热利湿,佐以益阴之品。经服加味猪苓散,加大黄5g(后下),5剂后,大便溏泻,1日2次,视物较前清楚,仍以原方去大黄,服至11月15日。检查右眼视力恢复至0.9+2,自觉头晕、视物稍矇外,其余诸证已愈。眼底检查:黄斑部仍可见少许黄白色小点痕迹,水肿已消退,中心凹光反射清晰可见。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细数。给桑椹地黄汤10剂。12月1日检查,右眼视力1.2,眼底黄斑区渗出物全部吸收,中心凹光反射清,嘱服杞菊地黄丸,调理善后。

案例2:陈某某,男,37岁,益阳市三中电机厂工人。于1979年8月23日就诊。

病史:1979年3月中旬左眼视力锐减,经某医院住院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力曾一度恢复到0.8,出院8天左眼又复发,右眼视力亦减退,视物黄赤,再经原医院多方治疗而无效。

检查与诊断:右眼视力0.6,左眼0.3;外眼正常。眼底检查:双眼黄斑部有许多黄白色点状及块状渗出物,周围轻度水肿,右眼黄斑部中心凹光反射减弱,左眼黄斑部中心凹光反射消失。诊断: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双眼视瞻昏渺,右眼兼视瞻有色)。

辨证与治疗:患者情志忧郁,两胁作痛,口苦咽干;舌质红,苔微黄,脉弦数。综上所述,证属肝失条达,气血郁闭,治宜疏肝解郁,通经活络。方用舒肝明目汤加猪苓10g,泽泻10g。服至9月15日,自觉除视物稍矇外,余无不适。检查:右眼视力1.0,左眼视力0.8。眼底检查:右眼黄斑部仍可见少许黄白色小点痕迹,左眼黄斑部仍有不规则黄色块状渗出物,双眼黄斑部水肿均已消退,中心凹光反射均隐约可见。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改服桑椹地黄汤。服至10月10日检查:双眼视力均恢复至1.5。眼底检查:右眼黄斑部渗出物已全部吸收,中心凹光反射恢复正常;左眼黄斑部仍可见少许色素沉着,中心凹光反射恢复正常。

体会

1.本病急性期,多数为膀胱湿热、蔽阻脉络证,或肝失条达、气血郁闭证,这个时期应抓紧治疗,以清利湿热和疏肝解郁为主。急性期过后,肾阴不足、相火上炎证,或肝肾亏损、目失濡养证较多,则应以滋阴补肾、壮水制火和补肝养血、益肾明目为主。但有一部分病例,仅以视力减退为主,全身症状不明显,故应尽可能利用现代医疗设备,详查局部病变。对于黄斑部水肿明显,渗出物较多者,可选用加味猪苓散;视网膜呈晚期病变,周围有黑色素沉着者,选用加减石斛夜光汤,亦可做丸药服用较长时间。把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疗效。

2.虽分为四证辨证,一个病例治疗的不同阶段,证型可不同。如病例1,初为“湿热”治疗后转为“阴虚”。例二,初为“肝郁”治疗后也转为“阴虚”。

3.本病容易复发。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喜条达”,往往愤怒暴悖或情志抑郁可诱发本病,亦可引起复发。故应劝导病人思想开朗,对有烟酒嗜好者,还应劝其禁酒、戒烟,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加强营养,适当休息,劳逸结合,亦是减少复发的重要手段。

(张明亮,张健,张湘晖,张清编著.张怀安眼科临床经验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