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出血知识知多少?
2016年12月12日 791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鼻出血是几乎所有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见的情况,是鼻和鼻窦疾病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也可能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种表现。 鼻出血可轻可重。轻者仅仅是早上起床擤鼻涕中稍带血丝,严重的大量出血甚至可以导致失血性休克、窒息等危及生命的危险境况。
鼻子为什么出血?
笼统的说鼻子主要由互相贯通的鼻腔、周围的四组鼻窦(前额部的额窦、内眦处的筛窦、眼球后方的蝶窦以及眼眶下方牙槽骨以上的上颌窦)、以及后面的鼻咽部组成。 其中鼻腔由中间的鼻中隔也就是鼻梁骨一分为二,到鼻咽部处又合二为一。整个鼻腔里都有粘膜覆盖,粘膜内有血管,所以粘膜破了常常就会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可能的原因包括鼻子局部病因,主要指鼻腔和鼻窦及其周围结构的炎症(鼻炎、鼻窦炎、鼻咽炎等)、外伤(挖鼻、揉鼻、用力擤鼻涕、摔伤等)、肿瘤、畸形(鼻中隔偏曲等)、异物(小孩常见)等引起的鼻出血。
除了鼻子外,全身病因也有可能。电视剧经典桥段之一就是主人公鼻子出血了,结果一查是白血病的情节。全身病因中只要是能引起血压增高、凝血功能障碍或血管变脆的病因均有可能引起鼻出血。其中常见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血液病、肝肾等慢性疾病、中毒、内分泌失调等。
可以自行处理的鼻出血
绝大部分患者的出血量都不会太大,主要表现为涕中带血丝,塞入鼻腔的纸巾或棉球上有血丝或鲜血,或者鲜血自鼻孔滴下但速度不快、不连续。稍加压迫或不处理会自行停止。 这些情况常见于鼻腔前部的出血,因为那边有血管丛,由于天气干燥、慢性鼻炎等导致鼻腔粘膜充血、变薄,再加上挖鼻、用力擤鼻、剧烈喷嚏等导致充血粘膜糜烂或损伤而出血,儿童以此种情况多见。
1. 压迫止血
一般出血量不大的患者可以通过休息、轻轻从鼻孔两侧向中间鼻梁骨方向按压、或者鼻腔内填塞棉球几分钟等方法达到压迫止血的效果。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经常将纸巾或棉球塞入鼻腔内擦鼻涕、挠痒等,因为反复摩擦会损伤鼻腔粘膜从而引起鼻出血,使原有的鼻出血加重或经久不愈。
2. 低头,不是抬头
头仰起来只是会使本来从鼻孔流出的血液向后经鼻咽部流至口中,或者咽下至胃内,这样似乎看起来出血量减少了,其实只是改变了血流途径而已。咽下可能会产生消化道刺激症状。
3. 用冷毛巾敷头
采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和后颈部,可促使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 还有一部分病人是由于那个位置有小血管瘤,常在喷嚏、用力屏气或者提重物时反复发生鼻出血,虽然量不大,但是建议在止血后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需要去医院看急诊的
如果鲜血为连续滴下,甚至成为血流,那说明鼻腔内的出血速度不算慢了,这时应该考虑去医院就诊。无论血是从一侧鼻孔流出,或是经鼻咽流下至口中吐出大量鲜血,甚至从对侧鼻孔涌出,这种出血量迅速且大的情况都应立即就近就诊。
这种大量出血的情况,出血点往往位于鼻腔的后部或鼻咽部,自行止血无效,可能是较粗大的血管或血管瘤破裂出血,或者前面提到的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所致。
1. 出血不要下咽
就诊途中注意让病人尽量将口中鲜血吐出、不要下咽,一方面避免咽下去的血液对胃部刺激引起后期呕吐,另一方面有利于医生估计出血量。
2. 提供给医生准确信息
为了能使医生快速、准确地了解患者病情,病人或家属最好能较为准确地提供以下信息:鼻出血的时间、频率、诱因、开始出血时的表现,如血首先从哪侧鼻孔流出,先从前鼻孔流出还是口中吐出、是否经过治疗及之前的医疗记录、平时身体状况、用药情况等。
3. 常规治疗
(1)找到出血点,烫凝:如果医生通过检查,顺利找到出血点,一般会通过铬酸把出血点烫掉或电凝止血的方法。
(2)找不到出血点,填塞:但实际临床上并不是所有的鼻出血都能发现出血点,或找到引起出血的原因,在未明确出血点时,通常医生会采取经鼻孔填塞油纱布的方法进行止血,填塞后需维持 48 - 72 小时再到医院抽出填塞物。
(3)再甚者,手术处理:如果在门急诊通过鼻腔填塞的方法仍不能有效止血,或者出血点位置太靠后,在诊室内无法处理时,那么就需要至手术室在内窥镜下进行全面的鼻腔探查,寻找出血点、彻底止血。
4. 寻找病因
除了明确鼻子局部出血的,医生会通过测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功能等检查能诊断是否有高血压、常见心血管系统和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病因。
怎么预防鼻出血?
主要针对鼻子局部病因造成的鼻出血,应避免挖鼻、揉鼻、用力擤鼻。天气干燥时注意保湿,除了通过加湿器等给空气增加湿度,局部还可以涂一些金霉素油膏润滑鼻腔粘膜。 尤其需要提醒家长朋友们的是,目前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日趋增高,许多患儿由于鼻痒常常会挖鼻、揉鼻等,从而引起鼻出血,因此除了治疗鼻出血外还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从而从根本上避免鼻出血的反复发生。
鼻出血是小事也是大事,当发生鼻出血时无需慌张害怕,首先自行进行压迫止血,如该方法无效或出血量特别大,应及时就近就诊。此外千万不要忽略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