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2018年08月06日 777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一组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寿命的增加,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临床上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一般病情重,预后差,感染不易控制,常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应予高度重视。1 临床资料同济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康非吾
      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共收治口腔颌面部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50~80岁,其中6例为首次发现糖尿病,19例既往有糖尿病史,感染来源于智齿冠周炎6例,下颌牙根尖周炎12例,牙周脓肿5例,腺源性感染4例,患者多急症人院。入院后行病灶牙拔除、病灶搔刮及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给予抗感染、控制血糖等综合治疗与精心护理,患者愈合良好。
2术后护理
2.1   切口护理口腔间隙感染治疗不及时即形成脓肿,需及早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必要时按皮纹行多处切开,充分引流,改变厌氧环境,使脓液和腐败坏死物排出体外,以解除局部疼痛、肿胀和张力。伤口置引流条或引流管。切开引流液做细菌培养和药敏,以指导合理用药。根据药敏选择抗菌素。脓肿切开后,每次更换敷料2~3次,用1%~3%H2O2或1/5 000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创口,或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或者根据药敏选择敏感抗菌素加生理盐水冲洗创口。观察引流液性质及患者神志、面色、生命体征变化,发现患者面色苍白,暂停冲洗伤口。如糖尿病合并闯隙感染患者脓肿较大、坏死组织较多者,在清洗创腔内的絮状坏死组织时,可在生理盐水内加入少许利多卡因溶液,以减轻患者创口的疼痛,以便完成创腔的冲洗,效果较好。冲洗完毕,协助患者半卧位,减轻伤口张力,利于伤口引流。
2.2   加强口腔护理颌面部间隙感染常由于牙源性或腺源性感染扩散引起。糖尿病患者唾液分泌减少,自洁作用降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甚至高热,口腔黏膜干燥;患者张口受限,影响进食或进食减少;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害,口腔黏膜感染易扩散,难控制,因此预防口腔感染是切断颌面间隙感染的重要途径,加强口腔护理是预防口腔感染的有效措施。主要措施有:详细指导患者正确漱口,有口腔及牙龈出血者,用冷开水或3%NaHCO2液漱口,禁用牙刷刷牙口;每餐后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漱口,智齿冠周炎者做患处冲洗,以清除龈袋内食物碎屑及坏死组织和脓液,冲洗后用探针蘸2%碘酒、碘甘油等放入龈袋内,每天1~3次;可根据口腔pH值、感染细菌选择适当漱口水;积极处理口腔溃疡。
2.3   呼吸道梗阻的观察与护理感染向舌根发展扩散或咽旁间隙脓肿伴喉头肿,水可出现声嘶、呼吸困难,严重者烦躁不安,甚至出现“三凹”征。本病区收治2例呼吸道梗阻患者,因及时行气管切开术,解除呼吸道梗阻,患者均康复出院。故颌面间隙感染脓肿者,常规床边备气管切开包及吸引器,以备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4   控制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或略高状态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间隙感染的前提。

2.4.1   血糖监测每天测血糖1~3次,目的监测血糖、尿糖,以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保持血糖在平稳状态。
2.4.2   饮食控制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措施之一,不论病情轻重都要严格长期进行下去。饮食以一日三餐微饱即可,切勿暴饮暴食。糖尿病血流变学呈高粘、高聚、高凝状态。故饮食应低盐、低脂、高蛋白、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禁吃刺激性食物。对于张口受限患者,我们采用吸管进食,鼓励患者每2~3小时进食1次,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
2.5    控制感染控制血糖与控制感染并重,两者不可偏废。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防止感染进一步向颅内、胸腔扩散,促进炎症消散。
3健康教育
3.1   预防口腔疾病牙龈炎、牙周炎是糖尿病的主要口腔并发症,口颌面部间隙感染常以牙源性感染较为常见。因此,在恢复期,详细向患者说明该病的发病原因及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使患者能自觉保持口腔卫生。
3.2   出院指导糖尿病为慢性终身疾病,治疗需长期进行,并非单纯依靠药物可以达到。以通俗的语言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教会患者自测血糖、尿糖,嘱患者规律锻炼,养成遵医行为,不可擅自停药。讲解低血糖的防治知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只要糖尿病得以控制并维持口腔局部卫生,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病发病率以及进展程度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因此,控制血糖,保持口腔卫生是预防糖尿病间隙感染的主要手段。
4结果
      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合并症,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切口愈合良好,治愈出院。糖尿病合并颌面部间隙感染远较单纯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复杂,常可因口底及颏下部弥漫性肿胀危及生命。早期治疗,合理用药并加强临床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