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的诊治

2018年03月01日 8885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过敏性紫癜是皮肤或其它器官过敏所致毛细血管和细小血管的血液和血浆外渗至皮下、粘膜下和浆膜下的一种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关节酸痛、腹部症状和肾脏损害等的综合征。多见于男性青少年,病因不明,部分病人发病前有发热、咽痛、乏力等症状。


【诊断】

(一)症状:临床上分为单纯型、关节型、胃肠型和肾型四类。


1.单纯型紫癜

(1)损害仅见皮肤小而分散的瘀点或/和瘀斑,可有融合倾向。


(2)皮损常成批出现,约经2~3周消退,但容易复发。


(3)好发于双下肢,尤其小腿伸侧。亦可见于臀部、前臂及躯干部。常对称分布。


(4)通常无痒感及明显全身症状。


2.关节型紫癜(purpuraarthrotica)

(1)皮损除同单纯型外,亦可有风团、水疱、血疱、甚至溃疡、坏死等。


呈固定性或游走性关节疼痛及肿胀,与皮损加重正相关,常以大关节受累为主。


(3)多见于20~30岁青年男性,常有咽痛及发热等。


(4)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或更长,易复发。


3.胃肠型紫癜

(1)皮损同关节型紫癜。


(2)腹部症状明显,常见脐周或下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


(3)可伴有关节症状及发热。


(4)一般持续数周,但易复发。


4.肾型紫癜

(1)皮损同关节型紫癜。


(2)肾脏损害与皮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尿内出现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尿等。局灶性肾炎型最常见,肾功能不受影响。急性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型较少见。慢性肾小球肾炎型亦少见,但可反复发作。


(3)小儿发病较成人多见,但成人预后较差。


(二)实验室检查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血小板计数正常或正常值偏低。出、凝血时间正常。血沉可加快。可有轻度的白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白细胞可增高。肾型紫癜可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诊断主要根据发疹的部位,表现为瘀点、瘀斑,皮损可略高出皮面,且易反复发作,而血常规检查无明显改变。


【鉴别诊断】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损常为机械刺激则发生瘀点、瘀斑,无红斑、风团及水疱等皮疹。常有鼻衄、牙龈等粘膜和内脏出血倾向,脾脏常肿大,血小板数目减少,出血时间和血块凝缩时间延长。


2.坏血病:皮肤稍经碰伤,即出现瘀斑,常有口腔粘膜出血,齿龈肿胀、糜烂等。


3.腹型紫癜需与急腹症鉴别;肾型紫癜需与肾脏疾病鉴别。


【治疗】

1.寻找及除去致敏原,如药物、食物、感染灶等。


2.抗组胺类药物:如苯海拉明,又名可太明25mg每日3次;口服,或用氯雷他定(Loratadine,商品名开瑞坦)或咪唑斯叮(商品名  皿治林)10mg,每日1次,口服。


3.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及脆性药物:如维生素E、维生素C、路丁、钙剂等。


4.病情严重者可选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醋酸泼尼松,10~20mg,每日3次,口服。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


5.肾型紫癜可选用免疫抑制剂药物:多与类固醇激素联合应用。如环磷酰胺1~3mg/(kg.d)分2~3次口服。


6.雷公滕总甙片,开始剂量为1~2mg/(kg.d),分次口服,待皮损消退后减至1mg/(kg.d),维持10天左右,适用于伴有关节痛、腹痛或肾炎的患者。


7.抬高患肢,注意休息。


【预后】

病程约4~6周,但易复发。胃肠道型可发生肠套叠,甚至肠穿孔。约5%病例损害肾脏,如不及时治疗,则演变为肾功能衰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