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3继发性不孕5年、宫腔镜摘除息肉后AIH有孕)

2014年11月17日 970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诊疗经过  

       患者白某,35岁,2010年9月初诊。诉2001年10月,足月顺产一女婴,产后放环避孕,2006年取环后至今未孕,2006年11月在外院行“右巧克力囊肿剥除术”,13岁月经来潮,周期28天,经期5天,量中,无痛经;近半年经期延长至7-8天,经量偏多,外院及本院B超监测自然周期卵泡发育及排卵正常,内膜增厚。2009年12月子宫输卵管造影示:子宫形态正常,内壁毛糙,双侧输卵管通畅。因丈夫多次复查为弱精症,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拟行丈夫精液人工授精(AIH)。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13/70mmHg。一般情况可,神志清,精神可,心肺(-),腹软,肝脾未及;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阴道通畅,宫颈光滑,肥大,宫体后位,经产大小,双附件未及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女方基础内分泌:FSH:7.09mIU/ml,LH:2.42mIU/ml,PRL:11.16ng/ml ,T:0.2nmol/l,阴道分泌物检查正常。2010年1月1日精液常规检查提示:量4ml,PH:7.3,液化时间:40分,密度38.34百万/毫升,精子活力51.74%,A级15.65%,B级13.48%,C级22.61%,D级48.26%。2010年3月27日复查精液常规检查提示:量2.4ml,PH:7.4,液化时间:40分钟,密度28.41百万/毫升,精子活力54.46%,A级30.05%,B级3.29%,C级21.13%,D级45.54%。血清ASAB(-),UU、CT(-)。治疗经过:第一周期行自然周期,2010年11月27日患者末次月经,因多次B超监测内膜厚,月经第1天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内膜多发性息肉及息肉样增生,行诊刮及息肉摘除术,月经第14天,阴道B超见优势卵泡,医嘱给予绒促性素10000U,im,st,次日上午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精子优化后为28.5×10^6,手术顺利,术后复查优势卵泡已排,常规黄体支持,半月复查未孕。第二周期:2010年12月26日行氯米芬+尿促性素促排卵治疗,月经第16天阴道B超示:EM:1.4cm,B型,右侧卵泡:未见大卵泡;左侧卵泡:1.85cm1个,1.65cm1个,1.5cm1个予绒促性素10000u肌肉注射,月经第17天行宫腔内人工授精,精子优化后为前向运动精子数15.3×10^6,手术顺利,术后复查优势卵泡均排,常规黄体支持。术后半月复查血β-HCG:578.54IU/L,3周后复查,宫内早孕,双胎(一胎心搏动好,另一个未见胎心搏动)。2011年3月5日(AIH术后56天)宫内早孕,单活胎。

2.讨论:

       宫腔是胚胎着床的部位, 宫腔镜作为一种低危性的微创检查和手术,在不孕症治疗中,主要起到了解宫腔内环境,以发现和治疗干扰胚胎着床或发育病变的作用。在不孕症的诊治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

1)宫腔镜与传统的检查技术比较:

①与子宫输卵管造影比较:造影可检查宫腔形态及输卵管情况,造影时宫腔内的小血块、粘液、内膜碎片甚至气泡等,会造成X线示宫内充盈缺损的假阳性征象。据统计子宫输卵管造影发现异常者,仅68%得到宫腔镜检查证实。宫腔镜检查和造影检查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②与诊断性刮宫比较:诊刮为盲视手术,仅凭术者感觉和经验进行,局限性病灶不能定位,可能会遗漏,如部分息肉和粘膜下肌瘤,通过诊刮无法刮出,有些息肉刮碎后病理无法准确诊断,造成漏诊。

③与B超检查比较:B超可全面了解宫腔内外及附件情况,比较全面,B超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积液、子宫畸形等情况,甚至可根据内膜线的情况提示宫腔粘连的存在,但是诊断的准确率与B超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有关。而且B超只能提示不能确诊。具体影响受孕的子宫内膜的微小病变不能明确诊断,对子宫肌瘤的诊断难以准确定位,宫腔线明显增厚时不能排除子宫内膜息肉,而宫腔镜检查则可明确诊断。宫腔镜常与B超联合检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研究发现,子宫内膜息肉的部位尤其输卵管开口处的息肉可以影响受孕的过程,息肉可阻止精子的运输、精卵结合而影响妊娠。一般认为小的孤立性息肉不影响妊娠,而大的多发性息肉可导致受精卵着床障碍,文献报道大于2cm的息肉与妊娠有关,切除息肉妊娠可以获得明显改善,切除输卵管结合部位的息肉可以明显改善妊娠率;影响宫腔形态的较大息肉,多发性息肉、反复行辅助生育技术失败的,再次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之前应切除息肉。该例患者继发性不孕症与男方弱精症、既往曾行“右巧克力囊肿剥除术”有关,与存在子宫内膜息肉亦密切相关,IUI术前检查充分,排除一切影响因素提高受孕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