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看针灸专家如何治疗!

2017年12月29日 13806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朝九却非晚五,每天忙忙碌碌,饮食毫无规律,多少都市男女的健康正点点滴滴地流失,虽然也时常光顾健身房,但疲劳、胃口不佳等状态还是挥之不去。尤其是饮食不规律带来的一些胃肠疾病,比如慢性胃炎,让人身心受煎熬,慢性胃炎如何治疗呢?听听针灸专家的高招!

慢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根据胃镜检查所见的黏膜形态和有关的病理资料,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肥厚性胃炎3种。临床上以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为多见。其临床表现以胃部饱胀痞满、嗳气或疼痛为主症,病程缓慢,反复发作,可伴见呕吐、泛酸、消瘦无力,有时可见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上腹压痛范围广泛。中医虽无本病的记载,但其主要症状与“胃脘痛”“痞满”“呕吐”等病证有密切的关系。现代中医对本病的病机与治疗的认识,就是从总结前人对这些病症的治疗经验入手的。

1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

中医对于“胃脘痛”“痞满”“呕吐”病因的认识,认为与内因和外因多个方面有关。《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还说:“土郁之发……民病心腹胀,肠鸣而为数后,甚则心痛胁月真,呕吐霍乱……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可见外感于邪和饮食不节是引发这类病证的重要原因,而肝脾功能的失常,是其基本病理。其病因变化,有虚有实,实者为肝气横逆,旁干脾胃的肝胃不和证,虚者则为脾胃虚弱,中亏不运之证,或脾胃阴伤,胃失濡润之证。因其中虚,则变生痰湿、郁热、瘀血,使证候更为复杂。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心腹痛》论胃痛的病因时指出:“唯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其有因虫、因火、因痰、因血者,皆能作痛,大多暴痛者多有前三证,渐痛者多由后四证。”而总其大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唯一二”。证诸临床,确是事实。临床所见各类患者的病理表现,虽然千头万绪,然常见者只有肝郁气滞、脾胃虚寒、胃热伤阴等不同的病理变化类型。治疗当因证而异,其中萎缩性胃炎治疗更为困难。一般慢性胃脘疼痛胀满之证,大都属于虚寒之证,因饮食劳倦易伤脾胃之阳,而脾为湿土,易从寒化。但萎缩性胃炎,虽亦有气郁、寒滞、因痰饮、因血瘀者,而胃热伤阴最为常见,治疗当清养胃阴为主。

2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胃痛、呕吐、胀满等慢性胃炎常见症状的记载由来已久。早在《内经》就记载不少的治疗处方,如《灵枢·厥病》载:“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灵枢·四时气》载:“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灵枢·口问》:“寒气客于胃……故为噫,补足太阴阳明。”《针灸甲乙经》的记载亦复不少,这里就不再赘述。其后的《千金要方》对胃部病证的治疗处方记载尤详:“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下取三里;胃中热病,灸三里三十壮;干呕不止,粥食汤药皆吐,灸手间使三十壮;病人干呕,灸心主、尺泽佳,又法灸乳下一寸三十壮;治哕灸承浆七壮,炷如麦大,又灸脐下四指七壮,吐逆呕不得食,灸心俞百壮;吐逆不得食,灸巨阙五十壮;吐逆食不止,灸胃脘百壮;吐逆饮食即出,灸脾募百壮;呕吐宿汁吞酸,灸神光胆募百壮;噫哕呕逆,灸石关百壮;心痛腹胀,涩涩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心痛不可按,烦心,巨阙主之;心腹中卒痛石门主之;心懊微痛,烦逆,灸心俞百壮;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灸膈俞七壮;心痛烦坚气结,灸太仓百壮;商丘、幽门、通谷主喜呕,胃俞、肾俞主呕吐;少商、劳宫主呕吐,中庭、中府主呕逆吐,食下还出;维道主呕逆不止,膈俞主吐食,又灸章门、胃脘。”


《针灸大成·腹前胀满门·心脾胃门》:“食不下,内关、鱼际、三里;心腹胀满,绝骨、内庭;胀而胃痛,膈俞;胃腹膨胀,气鸣,合谷、三里、期门;心痛食不化,中脘;胃脘痛,太渊、鱼际、三里、两乳下各一寸、膈俞、胃俞、肾俞;支满不食,肺俞;振寒不食,冲阳;胃热不食,下廉;胃胀不食,水分;翻胃先取下脘,后取三里、胃俞、膈俞、中脘、脾俞;不能食,少商、三里、然谷、膈俞、胃俞、大肠俞;不嗜食,中封、然谷、内庭、厉兑、隐白、阴陵泉、肺俞、脾俞、胃俞、小肠俞;胃热,悬钟;胃寒有痰,膈俞。”以上这些针灸治疗处方,几乎涉及胃部疾病的绝大多数症状表现,对后世慢性胃炎的针灸治疗,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无物不受,无物不入,故为患最易。然其又为五脏之本源,人身之根蒂,受一身资粮之任,其所主经脉,多气多血,及其得病,若非顽邪胶固,或元阳式微,以针灸调之,亦可获效。可以肯定地说,针灸对于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症状改善作用。此外,我们还比较了针灸前后胃黏膜组织学的变化,结果发现针灸明显地改善了胃黏膜的病理表现,一些萎缩性胃炎的黏膜竟出现了逆转,这说明针灸的疗效具有一定的组织学依据。我们认为,对于胃病的治疗,应辨证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在临床上,既要牢牢地把握住病机,又能选择针对性的用穴,则可明显地改善症状。

慢性胃炎虽有痛、呕、痞、滞等症状,但它们都是各自病理证候的外在反映。临床上还应该对其进行辨证施治,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根据临床的表现,一般可分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寒和阴虚胃热三大基本证型,对于肝郁气滞证,治疗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常选用中脘、肝俞、期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如肝火犯胃,痛势急迫者,可加太冲穴,若见呕血、黑便者,可选用膈俞、血海。对于脾胃虚寒证,治拟健脾益气,温中和胃,方以脾俞、胃俞、章门、中脘、足三里为主,若见食积配天枢、中封。对于阴虚胃热证,应以养阴益胃,清热润燥为法,方用胃俞、中脘、内关、三阴交、太溪、内庭,口干便结者加承山。以上证候临床常相互兼夹,治疗时,需加以兼顾。一般地说,治其实,多用募及症状所现之腹部穴位,加相应的下合穴及足阳明、足少阳等经穴位;治其虚,多用俞募相配,加相应的原络穴位,甚则可用关元、气海、命门等补益之穴。痰多用中脘、丰隆;郁热加内庭、三里;气滞配期门、支沟、内关;血瘀用血会、血海、三阴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