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干是中医门诊常见的一种症状,许多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因口干而就诊,或口干多饮,或口干而不欲饮,或口干夜间为甚,或口干伴有口苦、口粘、便秘、口臭等其他症状,除外干燥综合征、鼻咽癌放疗后、糖尿病、抗精神类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口干症状,一般的口干均可以通过传统中医中药的治疗均能够得到较大改善,我们结合文献及临床经验认为:
一、口干多饮与津液不足有关
经常口干,饮水量多,是津液所需量无法满足机体组织活动和代谢所引起,饮水量多是机体津液自救的表现。多见于实热证,消渴病及汗吐下后。一般情况下,如患者近期经常感到口干口渴,饮水量多,而尿量并不增加,同时伴有身肤发热、口苦、便秘等症状,往往是身体内热过重引起,需要针对病因应用纠正机体阳热过盛的状态,以期留存阴津。如若经常口干,饮水量多,且排尿次数及排尿量明显增多,有必要进行血糖、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以排除消渴病(糖尿病)引起血液高渗的可能性。此外,汗吐下后体液及电解质丢失,口干口渴是自然现象并非常态,应及时补充液体。
二、口干不欲饮与津不上承有关
临床也常见患者经常口干,但不想喝水,或饮水少量润口即罢,甚至伴有唇燥、口腔内有异物感或烧灼感、自觉唾液少影响讲话和进食。中医认为,此类口干与体内津液输布异常、津不上承有关,并非机体津液大量缺失。那么,什么原因会引起津不上承呢?常见湿热、瘀血、水停、气滞等影响全身气机,气虚或气机不畅,不帅津以行,加之口为呼吸通道,粘膜长期暴露,蒸发水液较多,则口干,但由于机体津液无实质性的不足,故而不欲饮或饮少润口即罢。此外,仍有阴虚之因,此乃阳不生阴致阴不足而上承不济,饮入之水无以转化为真正有用的阴津,故而口干并饮少。
以上两种口干为临床常见,口干并不一定是病,却非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无特殊方法,除外某些器质性疾病引起的顽固性口干症状,中医中药治疗多有优势。相对而言,口干多饮纠正起来较为方便,而口干不欲饮的治疗需辨证为之,湿热则清化湿热;瘀血则活血化瘀;水停则利水;气滞则理气,俾邪去气机畅通,津液输布恢复正常;而阴虚之人,则需阳中求阴,化源而补不足,如此津液复常,口干便迎刃而解。中医认为,有诸内必显于诸外,身体任何的不适症状往往是“疾病”的外在表现,因此,广大的中老年朋友们,如果发觉自己经常口干,常规的饮水不能解决问题,请至正规的中医院就诊,在排除器质性问题的情况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