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
2019年06月23日 8754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1.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可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EV71和CoxA16为主,其中EV71比其它类型的病毒更容易导致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每年的4-10月是手足口高发期,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其他年龄也可发病。
2.手足口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入口感染。
3.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状?
手、足、口、臀部等部位出现疱疹;
臀部或膝盖也可能出现皮疹;
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的疱疹,疼痛明显;
有的还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少部分病情严重者还会伴有肌肉痉挛或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4.如何及早发现手足口重症?
两摸:一是摸宝宝额头是否持续高烧,二是摸四肢皮肤是否冰冷;
两看:一是看宝宝是否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等,二是看孩子肢体是否抖动、无力和惊跳等。
5.得了手足口一定要住院吗?
不一定。轻症只需在家护理即可,重症则必须住院治疗,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轻症——在家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大部分是轻症(约占99%);目前还没有治疗手足口病的特效药,因此家长要做的主要是对症护理,缓解症状。
多观察:观察小朋友的体温和精神状态,参照上面的“两摸两看”,重点观察重症手足口病先兆。
对症缓解症状:出了高烧症状,就使用退烧药;呕吐:出现了呕吐和脱水等症状,就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即使用口服补液盐);要防止皮疹抓破继发细菌感染。
清洁口腔:饭前饭后用淡盐水漱口,对不会漱口的宝宝,可以用棉签蘸淡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
合理饮食:饮食上应给予流质、温度偏凉的食物,以避免刺激溃疡造成疼痛。
清洁消毒:小朋友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重症——住院治疗
重症手足口(约占1%)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需额外引起注意,一定要住院治疗,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导致死亡。
6.孩子出现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持续高烧不退;
频繁呕吐;
四肢抖动、瘫痪或者抽搐;
精神差,白天过度睡眠、容易惊醒、烦躁不安;
呼吸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口唇发紫;
面色苍灰、皮肤出现花纹、四肢发凉,出冷汗;
3岁以下的宝宝,尤其是病程在4天以内的,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变化请及时就医。
7.如何预防手足口?
勤洗手:宝宝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和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擦干。家长们在接触宝宝前、替宝宝更换尿布、处理宝宝的粪便和呼吸道分泌物后,也要洗手。
吃熟食:不要吃生冷食物或半生不熟的食物,确保食物安全、易消化。
喝开水:不喝生水,多喝开水,促进新陈代谢。
常通风:不仅室内居室要勤开窗通风,而且不要到人员复杂、空气质量较差的公共场所去,避免从空气飞沫中感染病毒。
晒太阳:EV71病毒对高温非常敏感,而且最怕紫外线,夏季太阳好,被子、贴身衣物、毛巾等宝宝用品应多晒晒太阳,有助消灭病毒。
家长同时应注意,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少带孩子到游乐场、菜市场、车站等人群密集的地方。
8.得过手足口还会再得吗?
会。因为宝宝感染一种型别的病毒后只获得该型别病毒的免疫力,对其他型别病毒再感染无交叉免疫。比如,宝宝感染过CoxA16病毒就不会再次感染该病毒,但还可能感染EV71。
9.得了手足口需隔离多少天?
手足口病的隔离期应该是从感染后的14天结束。通常潜伏期2-7天,所以一般隔离10天左右。
10.大人会感染手足口吗?
会。虽然手足口是而通病,但大人也会感染手足口,一般不会发病,但是会因为携带病毒而传染给孩子,因此大人也要注意预防手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