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2019年03月07日 8533人阅读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范畴,有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出现猝死的倾向。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相对稳定型心绞痛而言的。稳定型心绞痛是指由于劳累、情绪激动等原因引起的心绞痛,其发作性质在 1~3 个月内没有改变,也就是说每月或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发作的劳累和情绪激动的程度大致相同,每次疼痛发作的部位和性质无改变,疼痛的时间相仿(3~5 分钟),用了硝酸甘油后,疼痛消失时间也基本相同。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脏性猝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包括除稳定型心绞痛以外的其他各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既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心肌梗塞甚至心脏猝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 初发型心绞痛:初次发生劳累性心绞痛时间未到 1 个月。有过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已数月不发生疼痛,现再次发生,时间未到 1 个月也可列入本型。
2. 恶化型心绞痛:原为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在 3 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时限、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可发展为心肌梗塞或猝死,亦可逐渐恢复为稳定型。
3. 卧位型心绞痛:休息或熟睡时发作,常在半夜发生,偶在午睡时发生,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4. 变异型心绞痛:此型患者比较年轻,多有长期吸烟史,但大多没有其他冠心病易患因素(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几乎在完全安静的情况下发病,临床表现与卧位型心绞痛相似。此类型心绞痛患者迟早会发生心肌梗塞。
5. 急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亦称中间综合征。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历时较长,达到 30分钟到1小时或以上,但无心肌梗塞,常为心肌梗塞的前奏。
6. 梗塞后心绞痛: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 1 个月内又出现的心绞痛,随时有再发生梗塞的可能。
7. 混合性心绞痛:其特点是患者既可在心肌需氧量增加时发生心绞痛,亦可在心肌需氧量无明显增加时发生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有条件时应积极考虑介入治疗,条件差或不具备条件者应以药物综合治疗为主。药物治疗需包括调脂治疗、抗血小板、抗凝和抗缺血4个基本方面。调脂治疗有证据表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心肌梗死的关键是冠状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所以应当进行调脂治疗,注意保护血管内皮、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
Ref:
1. 魏开敏.中国医药报/ 2003年/ 10月/ 16日.
2. 魏开敏.大众卫生报/2005年/05月/24日.
3. 王佳. 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2月/27日/第0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