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套叠一例分析
2018年07月29日 6971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小儿美克尔憩室1例的诊治反思?
对我院收治的小儿 Meckel憩室1例分析如下 。
1 病历摘要
男 ,2岁 。腹泻8天,腹胀2天。病程早期见腹稍隆起 ,全腹无压痛反跳痛 ,未扪及包快,肠鸣音减弱。后腹胀加重,哭闹不安。伴发热,腹部拒按。腹部B超:胆汁淤积,左侧腹部肠管扩张,蠕动减弱,右侧腹部胀气,少量腹腔积液。部分肠管疑似“同心圆”改变。腹部平片:可见大量肠气影,充气肠管呈平行管状排列,显示较扩张。立位片示中上腹肠腔内可见多个明显液平,下腹部显示较致密。提示肠梗阻。大便常规:稀便 ,检:脂肪球+,脓球+,OB+ 。以“肠梗阻”入院并术前准备,在全麻下剖腹探查,行肠套叠松解复位+美克尔憩室切除+肠吻合+结肠修补术。术中见小肠套叠入结肠至结肠脾曲,轻柔手法松解套叠,肠管复位后见套叠起始部,即距回盲瓣约30cm处回肠有一2.0cm×2.5cm大小憩室 ,基底部宽约2.0cm,壁充血、水肿、增厚。切除憩室 ,回肠端端吻合,检查回肠无出血 、无破裂穿孔、无狭窄 ,结肠脾曲处见一约1cm×1cm肠壁缺血坏死、穿孔,修补该处穿孔。术后抗炎输液等对症支持治疗 ,术后病检示:符合肠道憩室 。术后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术后6d患儿开始进食流食,进食后出现腹胀、反复发热伴全身浮肿,考虑术后肠瘘可能,转至武汉协和医院,后行剖腹探查,行肠粘连松解+结肠穿孔修补术+末端回肠造口术,术后恢复饮食 ,伤口拆线后出院 。此后一直在家给予造口护理,5月过后在全麻下行小肠造口闭合术,最终痊愈出院。
2 讨论
胚胎发育期间,卵黄管从脐端向肠端萎缩退化 ,若脐端已退化 ,肠端未退化则形成一盲 囊 ,即Meckel憩室 。 正常人群中Meckel憩室的发病率为2% ,大多数患者终生无症状 ,只有发生并发症时才出现症状 ,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10岁以前小儿占半数,3岁以下婴幼儿一旦发生症状就很严重 ,多需手术治疗。并发症以小肠梗阻(30%)、急性消化道出血 (40%)和 急性憩室炎(20%)为主[1],而肠梗阻是Meckel憩室的第二大并发症,多由粘连扭转或套叠引起。一旦形成,则可造成梗阻段及近端肠管扩张,肠壁缺血,粘膜屏障破坏,严重者肠坏死,穿孔。该病例中穿孔部位为肠套叠区,伴随明显的肠壁血运障碍改变。在临床上,术前未行空气灌肠及钡灌肠,出现套叠段远端结肠穿孔较为少见,术前易漏诊,应予以充分重视。
钡灌肠、全消化道造影、腹部B超、CT等常规检查对于Meckel憩室的诊断无特异性[2]。憩室壁包含浆膜、肌层和黏膜3层,黏膜通常为回肠黏膜,约有50% 含异位组织如胃黏膜和胰腺组织,以胃黏膜最多。99Tcm 对胃黏膜壁细胞具有特殊亲和力,能被异位胃黏膜吸收,使局部呈放射性浓集。99Tcm 扫 描 检 查可见腹部有异常放射性堆集区[3],99Tcm显像诊断Meckel憩室的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71.4%,准确度为83.3%[4]。但是99Tcm 显像检查在大多数基层医院无法开展,而且急腹症患儿也来不及做这种检查,故临床用途有限。所以说术前确诊为Meckel憩室非常困难 ,那么基层医院如何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呢?一般的基层医院都没有开展小儿外科。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在此呼吁基层医院重视对小儿外科医师的培养,建立与大医院小儿外科的密切联系,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可以及时请教授会诊以及安排相关的检查,避免患儿病情进一步加重,这样对家庭、对整个社会都是无法估量的价值。只要政府、医院舍得付出,社会效益造福千秋万代。
本例患儿Meckel憩室合并肠套叠,急诊手术探查时才确诊。如果在严重的套叠出现前能诊断而剖腹探查,大多可行一期手术,避免了以后的造瘘、关瘘手术,既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痛苦,又大大节约了患者的经济成本。病人一旦出现腹胀,一般都合并肠炎及梗阻,肠道环境差,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
一旦术中发现Meckel憩室 ,原则上切除Meckel憩室就可 。本例患儿Meckel憩室并发肠梗阻,术后肠瘘,尽管二次手术行末端小肠造口术后效果良好 ,但第一次手术中对因套叠梗阻引起的肠壁血运障碍重视不够,没有充分考虑该穿孔处肠壁营养、粘膜屏障、血运等因素,及早期恢复肠内营养对小儿的重要性。没有预防性肠造口。在今后应充分重视。此外需要注意的是,Meckel憩室也可伴发其他畸形 ,如脐膨出、肠旋转不良、肠闭锁、肠重复畸形、先天性心脏病等,术后可进行相应的检查,排除上述疾病[5]。
参 考 文 献
[1] 邱厚兴,赵崇华 .麦克尔憩室炎致粘连性不全肠梗阻1例报告
[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6,26(1):53.
[2] 廖方义,余建群 .麦克尔憩室的影像学诊断及其临床病理特征
[J].华西医学 ,2007,22(1):215-217.
[3] 王健,刘建栋 ,孙学勤 .放射性核素显像诊断小儿美克尔憩室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6(11):2204-2205.
[4] 赵志勇,王伟.小儿美克尔憩室核素显像的诊断价值 [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111.
[5]万光霞,马劲松﹒小儿美克尔憩室误诊一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5):86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