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患者的咽喉反流研究02
2020年08月22日 793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3、咽喉反流(LPRD)与胃食道反流(GERD)的区别: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LPRD一直被认为是GERD累及咽喉部的食管外症状表现。直到近些年的诸多研究揭示了LPRD与GERD在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LPRD开始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LPRD与GERD都是由胃内容物的异常反流引起的,反流物必须通过食管才能到达咽喉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在GERD的病理情况下,由于食管内大量、持续的胃内容物暴露状态,必然导致LPRD发生的风险性增高,或使原有的LPRD表现加重。
但两者之间又在以下几方面存在着不同:①发病机制不同:GERD主要为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障碍,引起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并伴有食管蠕动障碍和胃酸暴露时间的延长,而LPRD主要为食管上括约肌功能失调,造成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其食管蠕动及胃酸清除功能大多正常;②发病条件不同:咽喉部粘膜上皮薄弱,对酸刺激更敏感,且不能像食管一样通过蠕动功能来清除表面停留的酸性胃内容物。对于食管来说,1天内出现50次的反流都被认为是正常的,但在咽喉部,1周出现3次反流就可以造成喉粘膜损害。③反流模式不同:GERD主要为发生在仰卧位、夜间的持续性反流,而LPRD多为发生在直立位、白天的非持续性反流;④临床表现不同:GERD主要为消化系统的症状如反酸、烧心、胸痛等,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弥漫或区域性充血、糜烂、溃疡等,LPRD主要症状为声嘶、频繁清嗓、慢性咳嗽等,内镜下可见喉后部炎、假声带沟、声带水肿等体征;⑤治疗不同:GERD对抑酸剂的反应更敏感,小剂量、短期用药即可得到满意疗效,而LPRD的抑酸剂治疗剂量更大,所需治疗时间更长。
4、胆囊结石与咽喉反流(LPRD):咽喉反流性疾病与胆囊结石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相关性,近期有胆绞痛急性发作的患者更易出现咽喉反流,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为:胆囊结石患者大多合并一定程度的胃肠道运动功能障碍及肠道分泌激素平衡紊乱,当胃-幽门-十二指肠的协调运动失调时,就会使得胆汁、胰液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胃,同时食管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食管清廓能力下降等因素均有可能使已经反流入胃的十二指肠内容物连同胃内容物一起反流进入食管。食管上括约肌功能障碍松弛,可使内容物进一步反流到达咽喉部位,引起咽喉损伤,出现LPRD的症状与体征,但其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本文选自朱政霖,胆囊结石患者的咽喉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