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出暑,天地始肃,小心脾胃寒
2020年08月24日 8173人阅读 返回文章列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正所谓“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处暑前后,因“脾胃寒”而至传统中医门诊就诊的人数逐渐增多。
一、脾胃寒的病因病机。
民谚有云: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处暑之后,秋意渐浓,却仍有一段短期回热天气,并持续高温,“暑热”未去,人们的饮食习惯还可能停留在西瓜和冷饮,起居方式还固定在空调和风扇,穿衣形式还保持在裙子和背心,与此同时,受天地肃杀之气的影响,平素脾胃较弱的人群,脾胃最先“寒冷”起来,遇外在诱因后,脾胃不和,不能有效健运,发挥其脾升胃降,运化腐熟的功能,则表现出如腹泻、纳差、脘痛、便秘、腹胀、嗳气、脘腹不适等症状。
二、脾胃寒的典型临床表现。
1、 腹泻:处暑前后,气温走低,昼夜温差大,使抵抗力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婴幼儿及久病体弱的人经常发生腹泻。或表现为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的胃肠型感冒、或单纯性消化不良、或急性胃肠炎。
2、 胃脘痛:众多腹痛中,以胃脘痛(包括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等)的比例最高。处暑前后,胃脘痛的发作和加重频率增高。临床多表现为剑突下或上腹部疼痛,遇寒冷刺激则加重,或隐痛或胀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
3、 纳差:经过暑热“苦夏”的消耗,大部分人在处暑之后食欲会相应增加,然而婴幼儿及体型消瘦的人群,先天脾常不足,处暑之后,脾胃先寒而功能下降,反而更加容易出现食欲不振,纳呆,厌食油腻等症状。
4、 泛酸:泛酸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当胃酸过多时,酸性分泌物会刺激胃粘膜,引起泛酸,让人有烧心的感觉。处暑前后凉风至,很多患者会表现出这类症状,多与脾胃功能减弱,及饮食寒冷等刺激因素有关。
三、如何预防和治疗脾胃寒。
1、避风寒:肺主卫,卫主一身之表,脾胃素弱之人,土不生金,卫气亦虚,容易感受风寒湿等六淫之邪。而肺胃相关,许多脾胃的问题往往与感受外邪有关,如某些患者遇空调风或自然界凉风便腹泻即为此理。故而,避风寒,重点在腹部、足部、颈背部、腰部等部位,做好保暖工作,减少外源性刺激肠胃之因素。
2、畅情志:“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人们在秋天的萧瑟环境中容易产生悲凉的情绪,悲则气消,影响到脾胃,则会使脾升胃降的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纳呆、腹胀、便秘、腹泻等症状。故而,抵抗脾胃寒,最好多晒太阳,使身体阳气充沛,则悲愁自消,从而减少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的发生。
3、调饮食:《十四难》曰: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生之病,或溏泄无度,或心下痞闷,腹胁胀,口失滋味,四肢困倦,皆伤于脾胃所致而然也。处暑前后,虽然仍有短时的“酷暑”,对于脾胃较弱的人群,应避免西瓜、绿豆汤、苦瓜、凉拌菜、冷饮等寒凉类食品的摄入,同时可以增加莲藕、山药、红薯、栗子等健脾之品。
4、及时中医中药干预:临床所见大部分表现为“脾胃寒”临床症状的患者皆属于功能性问题。“脾胃寒”患者若经过日常的生活饮食等调养后不能改善症状者,可至传统医学科就诊,运用中医中药或针刺艾灸等方法治疗,使恢复正常的脾胃功能;若治疗后不瘥者,可行进一步血检或胃肠镜等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